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画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画报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体育画报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月刊

1102-879X

北京市朝阳门外大街22号泛利大厦11层

体育画报/Journal Sports Illustrate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现代化强国视域下中学生体育特长发展之研究——以濮阳县第三中学为例

    梁天洋孙自敏董广见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生理、心理、教育及体育等基本原理,结合有关专家学者理论与建议,在"1+X"兴趣教学普及-社团拔高的基础上,对中学生实施体育特长发展的实践展开研究.从特长发展在现代化强国视域下,能够适应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终身体育发展提供技术技能项目内支撑,以满足终身体育的需求,夯实全民健身事业的基础,凝聚其他群体而全面助力体育强国事业的发展,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以便于同仁参考研究而助力社会主义式现代化强国事业的发展.

    现代化强国"1+X"中学生特长发展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约束力与灵活性

    李桂花
    43-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初中体育课堂能够增强中小学生的运动意识、训练强壮体魄,对身体活动、身体机能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现在初中教育之中,因为语文数学课程仍然占有着教学课堂的主要地位,所以很多老师更重视文化课的教育.以至于忽略了体育课的教学,导致出现了文化课老师经常挤占体育课的现象,在这样的教育情况下,是不能开展合理的、全面的体育教学的,更无法体现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约束力和灵活性.另外,初中体育场馆建筑和器械设施的不足,也成为初中体育普及速度缓慢的原因之一.因为运动场地的建筑不足、设备的欠缺,无法满足学校要求和对中小学生身体锻炼的要求.初中体育属于辅助课程,对学校健康课程培训开展有着重要影响,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校园体育的开展,而相应的学校改革也对初中体育课程有了更新的要求.为了全面推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还需要针对当前初中体育课程的实际状况进行改革,以不断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约束力与灵活性.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约束力和灵活性

    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促进初中生体能提升的有效策略探析

    杨艳
    4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初中阶段来说,体育课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们关注到如何通过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性[1].体育它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全面成长.自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后,体育教育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初中是青少年成长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也是他们走向社会的起点.体育教育肩负着强壮学生体魄,推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职责.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促进其健康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对初中学生而言,这一时期,正是他们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搞好体能训练,能较好地实现学生成长发展.本文拟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探讨促进初中学生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

    初中体育体能学习动机策略

    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重构

    沈艳玲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面临职业认同感较低、专业发展能力表浅、社会关注力量薄弱等发展现状,结合新时代中小学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体育师资队伍要求,全面审思和分析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症结和突破口,主要从提高自觉内省、提升专业能力、协调共促等方面建设理想型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实现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质"的转型与跨越,为中小学体育教育质量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推动新时代学校体育稳健发展.

    中小学体育教师师资建设重构路径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健美操课程的美育探究

    王晓丹潘清文
    49-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美操是一种极具艺术动态美感的有氧健身运动,是通过美来展现力量性、协调性、整齐性的特征的体育运动,是以美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指导的人体运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健美操越来越受高职院校学生的欢迎,有助于他们鉴赏美、理解美,进而实践美、创造美,同时保持健康、塑形美体,提高审美、愉悦身心,促进心灵美,完善人格魅力.

    立德树人健美操美育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王俊洁
    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考察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活动等级量表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发现:(1)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2)中等运动量不能明显的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但是大运动量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情绪管理以及对生活满意度都有明显提高,使大学生能够有效应对学习和生活中所带来的挫折和压力,保持心情的稳定,从而使大学生感受到幸福.

    体育锻炼运动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体教融合背景下安徽省乡村小学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一以安徽省宣城市沈村中心小学为例

    穆范正曹垚
    53-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篮球作为竞技运动项目,一直被体育界所持续关注.近年来,我国职业篮球队的总体水平开始在世界竞技积分排名赛中不断下滑,特别是2019年男篮世界杯,我国篮球水平与世界篮球水平距离有明显的拉大.深入研究发现,我国篮球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人才储备不足,导致具备高技能高水平的篮球人才缺乏,一定程度上削减我国篮球的竞赛水平.2020年中央改革委第十三次会议上颁布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新时代青少年应以文化素质和体育素质协同发展,我国篮球储备人才应在学校着重发展与培养,扩大篮球人才的吸纳范围.因此,从安徽省宣城市沈村中心小学着手,分析校篮球水平发展的现状,并且给予一定的建议,为国家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体教融合篮球后备人才

    浅析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做好体育方面的幼小衔接

    王同同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落实,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成为了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幼小衔接阶段,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教育是教师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幼小衔接就是幼儿从幼儿园教育走向小学教育的过程,属于过渡阶段,所以教师要重视这个时期对幼儿的教育,与幼儿家长多沟通交流一起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使得幼儿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幼儿园阶段与小学阶段相比,不论是在学习方法、学习环境还是学习习惯方面都是存在很大不同的,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幼小衔接这个过渡阶段的教学,要意识到单纯凭借举办几个"幼小衔接"主题的班会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幼儿教师应该将幼小衔接教育有效融入到幼儿一日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幼儿可以从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做好准备.

    幼儿衔接存在问题具体意义幼小衔接与体育教学具体实施路径

    新时代传统武术发展的路径探究

    肖春明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传统武术源远流长,蕴涵着丰厚的文化精神.武术能够健身娱乐,修身养性,满足人身心发展多元需求.中国传统武术运动标志着民族精神,使国人产生一种由心而起的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怀.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传承与发展.但当前传统武术发展正面临着传播缺失、缺乏武术教学、受外来文化影响等问题.所以政府要大力支持武术发展,维护武术文化.新时代的社会矛盾发生改变,中国传统武术要与时俱进,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

    新时代传统武术发展

    核心素养背景下增加初中体育课堂新鲜感的策略探析

    王金飞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促进了教学方法和理念上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不仅可以赢得体育教育的制高点和主动权,而且可以促进课程改革的成功.然而,目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普遍下降,加之绝大多数学生运动兴趣的缺失,致使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激发他们参与体育练习的热情.面对体育中考的压力和亟待提高的学生身体素质,如何既做好对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又增加初中体育课堂的新鲜感成为广大初中体育教师面临的现实难题.为此,本文就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增加初中体育课堂的新鲜感进行了初步探究.

    核心素养新理念新方法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