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体育画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体育画报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体育画报

中国体育报业总社

月刊

1102-879X

北京市朝阳门外大街22号泛利大厦11层

体育画报/Journal Sports Illustrate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策略研究

    王鑫涞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提出以及不断实施,在为小学体育课程足球教学指明发展方向、带来创新发展助力的同时,也对小学体育课程足球教学活动提出更高要求.在此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双减政策要求,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索更加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小学体育课程足球教学模式,在显著提升足球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为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但结合目前形势而言,小学体育课程足球教学仍然存在些许问题,有待改善,严重影响到足球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分析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课程足球教学现状以及现存问题,并且提出与之相应的实践教学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小学教育体育课程足球教学双减政策

    创新教育理念背景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褚金玲扈昕昕
    158-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教学策略,在我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综合发展.因此,体育教学正成为教育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高职院校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的体育知识,更要积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为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基于此,本文就创新教育理念背景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研究进行分析,旨在为广大高职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心理训练在伞降实跳教学中的应用

    江传灵
    160-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理因素是影响跳伞员伞降训练质量和训练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伞降训练安全性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跳伞员在伞降训练的不同阶段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心理训练在伞降实跳中的具体应用出发,探讨心理训练在伞降实跳的应用价值和应用策略,提高心理训练的应用效果.

    心理实跳应用

    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体育品德培养及案例研究

    赵旭洋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与价值取向,初中体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从而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做准备.体育品德作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运动情境中的良好道德行为迁移至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形成积极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本文从体育品德的内涵出发,分析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实施存在的问题,明确体育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进而从多个角度提出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有效路径,最后以初中篮球课堂教学为例,具体呈现出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体育品德培养,以期为体育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核心素养初中体育体育品德

    体教融合理念下中学体育课程改革路径研究

    赵沁怡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许多中学生普遍面临着身体素质较差、体重超标、视力不佳等问题,显然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效果,是解决这些顽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在体教融合理念下开展中学体育教学更将大幅度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这一理念的本质是回归到教育的根本,将"育体"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保驾护航.文章通过阐述中学体育课程体力融合理念的积极意义,分析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提出对策,提高中学体育教学体教融合的实践效果.

    体教融合中学课改体育教学

    "三位一体育人为本":创新高职校园足球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邱战鹏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校园足球应准确把握自身的内在特征,以足球运动为载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内涵,积极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为本"的校园足球培养模式.其中,"三位一体"即足球课堂、校园足球队、足球协会(社团)"教育阵地的有机统一;"育人为本"即"健康教育、技能教育、人文教育"育人宗旨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高职校园足球的长效发展.

    高职校园足球三位一体育人为本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研究

    陆正茂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于体育学科立德树人、提质增效的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的课堂形式,锻炼学生体魄,创新教学方式,由传统示范讲解为主转变为合作学习等新型模式为主,打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体育教师要以培育核心素养作为根本目标,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进行科学锻炼,提高学生体魄和肌肉力量,促进健康成长.

    新课程标准高中体育核心素养教学模式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创编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陈天怡
    1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健美操在当前高校教学中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喜爱,加强学生创编能力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健美操动作技能.本文对培养高校学生健美操创编能力的意义展开讨论,分析了健美操创编能力的构成,并提出明确健美操创编的目的与原则、加强学生的乐感培养、提高学生的素材整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与创新能力、采用有效的健美操教学方法、教师做好教学与引导工作等策略以帮助学生提升创编能力.

    高校健美操教学创编能力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颜丽
    173-174,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为了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均衡发展,阳光体育运动在各个学校中进行了广泛性的实施,不仅有助于为体育课堂指明正确的方向,还有助于使教师能够将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到不同的教育环节,真正地促进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阳光体育运动内涵的深入性解读,和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特点进行相互的协调,全面地创新当前的教育方案,使每个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有丰富的体验,增强体育教学的效果.

    阳光体育运动中学体育教学研究

    基于中职体育课程与专业交叉融合的研究

    黄佳彬
    175-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深化,体育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体育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终身运动的意识.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体育训练是其进行身体锻炼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同时中职学生也应该牢牢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成为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说中职学生既要有强健的体魄,也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因此中职学校应该注重体育课程体育与专业的交叉融合,促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训练中得到专业巩固.为强化体育课程与专业交叉融合的效果,本文通过文献法和经验法,从融合的内涵、原则、现状以及策略四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此为相关学校提供参考.

    中职体育专业交叉融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