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太阳能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

殷志强

月刊

0254-0096

tynxbb@public.sti.ac.cn

010-6200103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太阳能学报/Journal 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国家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太阳能学会主办,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承办,自1980年创刊以来,为我国新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主要报道我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海洋能及地热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登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仪器和实验技术、技术札记、简报及综述性论文。《太阳能学报》编辑严谨,被《EI》收录比例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特征组合的ECA-TCN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模型

    温廷新郭晓赛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挖掘光伏发电功率数据中的有效时序信息,进一步提升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效果,提出一种基于多因素融合的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ECA)-时间卷积网络(TCN)预测模型.首先,采用最大互信息系数(MIC)提取光伏发电功率相关特征;其次,使用多项式特征衍生方法融合各相关因素特征,衍生高维特征,进行特征组合;然后,将自适应选择一维卷积核大小的ECA模块与可有效捕捉光伏发电功率数据时序性信息的TCN相结合,搭建ECA-TCN预测模型;最后,采用多个模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特征组合方法可高效的选择光伏发电功率数据特征,提升特征的表现能力.特征组合后的ECA-TCN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为0.0828 kW,相较于LSTM、LSTM-TCN、ECA-LSTM,ECA-TCN的RMSE分别降低了0.29、0.23和0.13个百分点,并具有最优的拟合度(R2)90.74%.该模型可在保持高拟合度的同时有效提高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精度.

    光伏发电预测时间卷积网络最大互信息系数高效通道注意力

    连续拉晶过程中石英坩埚内气泡的变化规律研究

    石星宇李进何显马润...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石英坩埚在连续拉晶过程中需要长时间在温场和压力的环境下起到承载硅熔体作用的问题,提出内部的气泡变化可能会引起拉晶过程中晶棒的"断线"问题.针对石英坩埚内气泡在直拉单晶硅前后的变化规律和温度变化情况分别进行实验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过的试样中气泡含量高于未使用过的试样,石英坩埚在使用前后的试样中观察到φ=10~100 μm的气泡较多,其中外壁φ=100~200 μm的气泡明显增多,内壁的气泡在石英坩埚使用前后明显长大,侧壁、拐角和底部的气泡变化较为平均,拐角处在较高温度下约φ=200 μm的气泡较多,随着拉晶过程的进行晶棒出现"断线"现象的可能增大.

    石英单晶硅气泡形成温度固液界面

    基于平均灰度值与随机森林算法的光伏组件积灰程度预测

    陈佳豪杨建蒙翟永杰李斌...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光伏组件可见光图像的灰度直方图进行数值化处理,引入平均灰度值的概念,结合学校搭建的光伏实验台,证实平均灰度值与光伏组件积灰密度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基于此结论,对内蒙某光伏电站视觉检测平台的图像进行识别与处理,将其与光伏发电数据相对应,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洁侧与积灰侧平均灰度值差值的变化与发电损失正相关.根据该实验台收集的气象及图像数据,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积灰程度预测模型,在相关气象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前一天的积灰板平均灰度值共同作为输入变量,对积灰板平均灰度值进行逐天预测,并通过设置不同的调优参数提高预测算法寻优鲁棒性.

    光伏组件积灰随机森林图像识别平均灰度值

    一种混合级联九电平逆变器及其调制策略研究

    朱艺锋周飞杉贾小磊张紫阳...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1∶3型混合级联逆变器存在功率倒灌的问题,在五电平整流器的基础上构建含耦合电感混合级联九电平逆变器拓扑.首先,通过重构调制波,将阶梯波调制与高频调制相结合,提出混合调制策略,实现部分调制度范围内两级联单元的功率平衡.同时,通过深入分析调制度与输出功率的关系,对阶梯波调制和高频调制的范围进行调节,可实现更宽调制度范围内的两级联单元输出功率的均衡.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构建逆变器拓扑以及调制策略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混合级联混合调制功率平衡功率倒灌多电平逆变器

    基于自注意力特征提取的光伏功率组合概率预测

    王家乐张耀林帆周一丹...
    12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预测光伏出力的概率分布,提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特征提取的光伏功率组合概率预测方法,可以弥补传统线性组合预测方法在信息利用率及灵活性等方面的缺陷.首先构建兼具同质模型与异质模型的概率预测模型池,之后通过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特征提取模块对基模型预测结果进行自适应特征提取,最后将外部特征与所提取基模型特征一并输入残差全连接网络中,以预测分位数增量的形式实现单调分位数预测.基于公开光伏数据集进行算例分析,相关算例结果表明,相较于个体模型及传统线性组合方法,所提方法在概率预测方面具有更好的综合表现.

    光伏功率概率预测自注意力组合预测残差连接分位数预测

    优化IGBT开关性能的自适应变电阻有源驱动电路研究

    周家民黄连生陈晓娇窦盛...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IGBT开通过程中的电流及电压振荡提出一种新型自适应IGBT有源栅极驱动电路(NAAGD).该电路结合互补IGBT的电压电流信息进行开通驱动电阻的投切控制,可实现开通过程电流及电压振荡的抑制,且可自适应电压电流等级的变化.与现有有源驱动电路(AGD)方案相比,NAAGD的自适应响应具有更好的即时性;同时,相比传统驱动电路(CGD)增大驱动电阻抑制振荡的方法,可优化开通损耗.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所提NAAGD的有效性.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自适应损耗有源栅极驱动振荡

    基于改进YOLOv5算法的光伏缺陷检测

    王育欣张志张家亮韩江宁...
    139-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以往光伏缺陷检测中可识别缺陷的种类少、无法对缺陷进行定位、模型参数多体积大以及检测速度慢的局限性,改进传统的YOLOv5网络对光伏组件面板图像中常见的裂纹、断栅、黑芯、粗线和热斑5类主要缺陷进行检测和分类.使用3种不同的注意力机制模块:CA注意力机制模块、ECA注意力机制模块、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分别融入YOLOv5网络中进行对比分析实验,发现CA注意力机制更加适合光伏缺陷图像检测.随后对融入CA注意力机制模块的YOLOv5算法再次加入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结构,进一步加强网络的特征融合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对5类常见的缺陷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定位,与YOLOv5算法相比平均精准度(mAP)值提升3.7%,模型体积减小15%,图片的检测平均速度提升9.7%.结论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增强YOLOv5算法在光伏缺陷检测中的能力,同时可降低深度学习算法在光伏检测中误检和漏检的情况.

    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太阳电池YOLOv5光伏缺陷

    含虚拟同步机光伏并网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约束最优潮流算法

    李生虎宫俊伟夏伟健姚家伟...
    146-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含虚拟同步机(VSG)光伏(PV)并网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根据特征值及其阻尼比,筛选电力系统弱阻尼振荡模式和邻近失稳模式.建立上述危险模式对PV-VSG控制参数灵敏度,进而以潮流雅克比矩阵为桥梁,提出危险模式对同步发电机(SG)出力灵敏度的解析表达.以控制参数和SG出力调整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危险模式阈值为约束,提出PV-VSG并网电力系统稳定约束最优潮流(SC-OPF)算法.算例结果分析了对危险模式的优化控制效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光伏发电优化同步发电机虚拟同步机小干扰稳定性特征值灵敏度

    考虑季节因素的光伏出力主-噪成分概率特性分析及场景构建方法

    马昊天刘科研盛万兴何开元...
    154-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考虑季节因素的光伏电站出力多场景模拟生成方法,通过对不同季节下的采集数据在基础分量(主成分)和随机分量(噪声成分)两方面分别进行分析与构建,从而实现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在不同季节下的有效建模.首先采取基于Beta分布的概率化模型实现光伏出力基础分量的最优模拟,并给出不同季节下的Beta参数区间估计方法;其次,利用有色噪声模型来模拟光伏出力随机分量的不确定特征,针对不同季节下光伏出力具备不同的波动强度,给出随机分量噪声参数构建方法;之后,利用所给出的基础分量和随机分量联合模拟不同季节下的光伏电站出力分布,完成光伏季节场景的构建;最后,基于中国东南某地区光伏电站实测数据进行案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适用性.

    光伏发电系统光伏效应发电Beta分布色噪声模型场景生成

    区域太阳能供热集热场输配流量与光伏同频控制策略研究

    张睿超王登甲焦青太万航...
    165-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性提出一种基于光伏发电功率响应太阳辐照度变化,以光伏系统实时发电功率为基准驱动太阳能集热场水泵运行,进而控制输配流量和有效集热功率的控制策略.对所提出的集热场流量控制策略的节能运行效果进行计算分析,并与传统定流量控制和定出口温度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式具有最佳的经济与热力性能,其集热场单位产热量成本ηUHC为0.0405 元/kWh,而定流量控制与定出口温度控制方式的ηUHC分别为0.0455 元/kWh与0.0446 元/kWh;其供暖季热效率可达52.44%,高于定流量控制方式的52.43%与定出口温度控制方式的48.78%.

    太阳能集热器流量控制光伏系统经济性能热力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