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台州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台州学院学报
台州学院学报

冯尚申

双月刊

1672-3708

journal@tzc.edu.cn

0576-5137019

317000

浙江省临海市东方大道605号

台州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anzhou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台州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反映本校师生的科研成果为主,也吸纳校外有较好质量的稿源,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科研水平服务。编发论文突出科学性、高教性和地方性,既重视基础学科、基本理论和教育科学的研究,也注意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力求在学院学报共性的基础上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特别设置了“天台山文化”、“台温经济”、“地方高教研究”等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刍议笔记小说的史料价值及其与他类典籍的关系

    厚宇德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记小说是一种古代特殊文体.它或者记载有趣、有价值的人、事或知识,或者在事实基础上依靠虚构的故事阐释某个道理,并以传世为目标.笔记小说内容的多向性,决定了这类典籍与小说、史书和类书等其他类别典籍有着复杂的内在关联,甚至有时难分彼此,有必要对其深入辨析.鲁迅、谢国桢等著名学者都在著述中从多个视角揭示过笔记小说的史料价值;但客观地说,笔记小说内容也不无诸多局限性.比较而言,它是包括科技文化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类重要文献.

    笔记小说类书科技文化史料价值

    《菽园杂记》及其中的科技史料

    姚登程
    7-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菽园杂记》是一部明代笔记小说,其内容包罗万象,上到国家时政、典章制度、名人轶事,下至奇闻怪谈、方言雅音,书中均有所载.书中包括大量科技史料,医学、自然现象、动植物学、农学、手工业等领域都有涉及.这些内容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技艺,反映出明代科技发展情况,为今人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和古代科技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值得学界进一步发掘研究.

    陆容史料《菽园杂记》

    批判二元对立思维——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自然观、审美观过往研究的反思

    彭志恩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辩证的话语承诺与隐蔽的二元对立思维长期共存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当中.其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自然观、审美观的研究表现得比较有代表性.在辩证的话语承诺掩盖着的隐蔽二元对立思维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主体视角"与"客体视角"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自在之美"与"为我之美"等范畴经常被直观化、纯粹化、绝对化理解,由此导致在学理上形成一系列长期难以疏通的理论堵点.逐一反思与批判这类理论堵点及其背后隐藏的思维方式,不但有助于终结一些长期无法弥合的无效争论,而且有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理论体系在学理上真正完成上下贯通.

    二元对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自然观审美观

    和合文化与全球文明倡议——"2023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学术研讨会综述

    徐克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1月7日至8日,"2023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在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召开.论坛以"和合文化与全球文明倡议"为主题,围绕和合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合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和合文化的实践价值,以及天台山、台州与和合文化等论题展开.论坛彰显了和合文化在全球文明互鉴中的重要意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价值,实现了研究领域的新拓展、新突破,显示了和合文化研究的广阔前景.

    "2023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全球文明倡议天台山综述

    中华和合文化源头新探

    杨供法杨轲玮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中华和合文化的源头,学者主要从其产生的时间和文化母体两方面考察,前者最早定位为伏羲时代,后者主要定位为龙图腾文化、"三祖"文化和天台山文化.和合文化源头的这些定位都有其不足,和合文化探源还可以从思想渊源和社会根源两个方面着手.河图、洛书蕴含了阴阳和合、五行和合思想,是中华文化和合思想的"终极"源头;群体劳动中的分工协作关系,是中华和合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

    和合思想源头河图洛书分工协作

    论文化组学视角下寒山文化的域外传播

    周芬
    34-3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寒山诗歌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范式,其中蕴含的和合思想是构建当今和谐社会、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实践的精神动力.基于文化组学视角,运用语料库词语搭配研究方法,深入文本语境,挖掘文本话语信息,可以探索寒山文化在域外的当下影响力,探究寒山文化域外传播的更有效途径,以此提高中华传统文化的海外影响力.

    寒山文化域外传播文化组学语料库

    西方翻译理论研究对中国译学创新的启示

    胡作友陈晓敏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方翻译理论经历了从经验到科学再到系统的过程,形成了体系化发展的局面,对我国翻译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翻译理论研究遵循继承、批判、创新的发展模式,其独特性在于紧密的内在关系和清晰的逻辑联系,逐渐形成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我国翻译理论研究走的是一条从译介到借鉴再到新创的道路,虽然取得了卓越成就,但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理论研究效果不尽如人意.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动力不足、基础不牢和创新不足的缺陷,才能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建构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

    西方翻译理论理论体系科研创新中国特色

    人际类关系名词的语义及其词典释义

    高翀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际类关系名词不同于普通名词,其语义不自足,在句子中要求有领属定语共现.根据语义类型、句法特征等,人际类关系名词可分为单向关系名词和双向关系名词;结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分析,可进一步归纳为直接单向关系名词、间接单向关系名词、交互型双向关系名词、加合型双向关系名词四种释义模式.对《现代汉语词典》已收录的"孩子、恩人、上家、家属、同事、恋人"等关系名词词条提出的修改意见,说明《现代汉语词典》的编纂需要在词义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完善.

    人际类关系名词语义分析单向关系双向关系词典释义

    论英剧《天堂一刻》对左拉小说《妇女乐园》的松散改编

    王欣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剧《天堂一刻》从左拉小说《妇女乐园》中获取灵感,以松散改编的手法再现了19世纪中后期现代零售业诞生之后的社会变革.在保留小说《妇女乐园》基本情节和人物的同时,英剧《天堂一刻》借助肥皂剧元素和"小妞电影"创作技巧对小说内容进行了重新"编码".英剧《天堂一刻》在改编过程中为迎合当代观众,遮蔽了左拉小说中以欲望为核心的自然主义成分,突出了对"美好的旧时光"的怀念主题.

    《天堂一刻》《妇女乐园》英剧小说松散改编

    何为"诗的内容"?——雅各布森隐喻和转喻理论视野下的废名诗论探析

    徐旭敏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废名提出新诗成立的立足点是"诗的内容".借用雅各布森隐喻和转喻理论来阐释,"诗的内容"即是在诗歌的意义展开方式上以隐喻性原则为主导,令诗歌内涵呈现多义性和含混性特征,由此来达成诗意.废名还梳理和反思了旧诗传统,认为旧诗成立的理据是"诗的文字","诗的文字"指旧诗的格律形式.至于旧诗的内容,废名认为是散文的,即旧诗的意义展开方式是转喻式的,符合逻辑和叙事的连贯性,可以改写成散文.在新诗讲义中,废名把以"诗的内容"为新诗成立理据的观念,广泛地运用到新诗批评活动中.

    废名新诗诗的内容雅各布森隐喻转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