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微电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微电机
微电机

谭顺乐

月刊

1001-6848

micromotors@vip.sina.com

029-84276641

710077

西安市桃园西路2号

微电机/Journal Micromotor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微电机》杂志创刊于1972年,是由西安微电机研究所主办的电工技术类核心期刊,是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微电机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微特电机专委会会刊、机械工业微电机科技情报网网刊。 《微电机》已连续十年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并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微电机》为月刊,大16开本(210mm×285mm),96页,另含彩色广告、彩色插页广告及内页文字广告。《微电机》杂志不但可读性强,而且印刷精良,具有收藏价值,是工作、学习和深造的良师益友。 《微电机》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专业技术刊物,主要报道微电机及伺服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理论探讨、应用实践、技术展望,提供行业发展动态及国内外经济、市场信息。 主要栏目有设计与研究、伺服技术、综述、测试技术、工艺与装备、技术讲座、使用与维修、国内外动态及新品讯息,是集学术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一体的双月刊。《微电机》每期定价7元,全年定价100元(含邮费)每月28日出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鲸鱼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方法

    商晓恒张正曹学鹏霍帅...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驱动液压源中永磁同步电机满秩辨识模型在非稳定状态下辨识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稳定状态识别的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考虑电驱动液压源负载变化特点,通过实时计算滑动窗口内均方差值识别稳定状态,在已识别的稳定状态下进行参数辨识.使用鲸鱼优化算法优化可调参数进行参数辨识,结合自适应权重提升前期搜索广度,结合模拟退火算法增强全局搜索能力.结果表明:该稳定状态识别方法准确度可达 85%;负载恒定时,改进参数辨识方法辨识误差最大为1.46%,对比方法的最大误差为8.1%;负载变化时,改进参数辨识方法辨识误差可保持在3%内,消除了对比方法存在的辨识结果波动.

    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鲸鱼算法

    电主轴用复合转子无槽高速永磁电机设计与分析

    李欣王皓张凤阁
    6-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主轴向着高精度、高转速以及低损耗的方向发展.过去所采用的异步电机因其低效率、低功率因数及转子发热等缺点难以满足电主轴的发展需求.为了进一步减小电主轴电机的齿槽转矩和涡流损耗,本文提出了一种电主轴用新型复合转子无槽高速永磁电机.首先,基于复合转子无槽高速永磁电机的结构特点,以 1 台 10kW、80000 r/min的电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定转子主要尺寸的确定、定子绕组的设计以及新型复合转子结构参数的确定等展开了研究,得到了其电磁设计方案;其次,对所设计的电机进行了特性分析,得到了磁力线、磁密分布云图、齿槽转矩以及转矩曲线等,验证了所设计电机的合理性;最后与一台普通无槽高速电机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新型复合转子无槽高速电机性能的优越性.

    新型复合转子无槽高速永磁电机电磁设计

    超高速永磁电机环形与实心永磁体结构对比研究

    徐猛崔存龙蒲涛杜光辉...
    12-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探讨了超高速永磁电机永磁体结构之间存在的差异,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比了环形与实心永磁体结构在电磁、损耗、传热和机械应力上的区别.并通过样机试验验证了上述分析方法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实心结构具有较高的磁通密度,能产生更高的反电势;环形结构铁耗较低,而实心结构涡流损耗更低.在传热方面,实心结构导热性能更佳,永磁体和护套温度较低.此外,两种结构在极限工况下均能保持良好的机械应力,其中实心结构在机械应力方面表现更好.

    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电磁特性损耗特性传热特性多物理场分析

    基于改进鲸鱼算法的永磁同步伺服电机多目标优化设计

    张宏周大伟陆丽康小东...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通用伺服电机的平均转矩以及降低其齿槽转矩峰峰值和空载反电动势总谐波畸变率(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鲸鱼算法的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方法.通过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建模和改进鲸鱼算法多目标优化的流程对伺服电机进行优化设计.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电机的电磁性能,平均转矩提升了9.67%、齿槽转矩峰峰值降低了 37%、空载反电势谐波畸变率降低了 39%,证明了所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及高效性.

    永磁同步电机BP神经网络鲸鱼算法优化设计

    基于超螺旋滑模自抗扰步进电机矢量控制

    孙宁何延昭王贞艳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调速系统中,为提高调速系统的快速响应时间和稳定性,在双闭环的矢量控制策略中,速度环采用超螺旋滑模与自抗扰控制结合(STSM-ADRC)控制策略.对线性自抗扰控制器中的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器和跟踪微分控制器进行超螺旋滑模算法优化,并采用李雅普诺夫函数进行稳定性证明.仿真结果显示:电机运行转速可以达到毫秒响应时间且无超调,有效提高了步进电机调速系统的快速性和鲁棒性.

    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超螺旋滑模算法自抗扰控制矢量控制

    磁悬浮电机高稳定裕度控制器设计

    刘华东李跃林孔令勃孙亚伟...
    30-3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磁悬浮高速电机经常应用在比较恶劣的工业环境中,外部环境和转子自身的不平衡很容易对磁轴承控制系统造成干扰,造成系统参数的摄动.这就要求磁轴承控制器具备较大的稳定裕度,从而在高速时不会由于参数的摄动导致转子失稳.本文首先对磁轴承各环节进行数学建模,然后基于通道分散控制策略对控制器进行保相角裕度的设计,并兼容闭环系统的快速性、平稳性和高精度稳态误差等指标.

    磁悬浮控制稳定裕度

    宽负荷工况传递增益下超临界机组自动启停闭环协调控制方法

    卢浙安肖凯朱珂代涛...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宽负荷超临界机组自动启停情况,直接影响机组的整体经济性和可调度性,因此,研究宽负荷工况传递增益下超临界机组自动启停闭环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依据宽负荷超临界机组运行模型,分析机组的运行特性;依据分析结果,在机组自动启停控制系统(APS)基础上,通过加权准则完成APS各个控制级分配和加权,机组启停获取控制增量后,在模糊PID控制器中设计传递函数和伸缩因子,优化控制参数后,实现宽负荷超临界机组自动启停闭环协调控制.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可获取宽负荷超临界机组的控制增量,在不同扰动下快速完成机组控制;机组启停最大耗时均在0.5h内,可降低机组的热耗率和供电煤耗量,两者最高值分别为20.3%和321.7 g/kW·h.

    宽负荷工况超临界机组自动启停闭环协调控制传递函数控制增量

    基于改进ESO的PMSM滑模自抗扰控制研究

    陈彤蒋强金博丕吴治国...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伺服系统的电流环在传统PI控制下受到干扰,参数变化等因素影响时易发生抖振,鲁棒性变差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滑模自抗扰控制策略.首先,针对传统自抗扰控制中fal函数在原点周围不平滑,易引起抖振的问题,设计新的fal函数;其次,为减少待调节参数数量,设计一种新型趋近律和新型控制函数,并采用Lyapunov函数对所提的新型趋近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得到新型滑模扩张状态观测器.搭建Simulink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I控制、自抗扰控制相比,所设计SM-ADRC在简化参数整定的同时,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和控制精度,有效保证系统的鲁棒性.

    永磁同步电机滑模自抗扰控制fal函数新型趋近律新型控制函数

    大功率集成型风力发电机散热系统设计及数值模拟研究

    段志强王紫媛俞文斌王晓明...
    47-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风力发电机单机容量持续增大和散热空间的减小,为整机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准确计算发电机温升对其高功率密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海上大功率15 MW集成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为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理论搭建了包含水套冷却、内循环风冷和发电机部件的三维稳态流场-温度场仿真模型,研究分析电机流场特性和主要部件的温度分布.最后,通过温升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准确性和发电机散热系统设计合理性.

    风力发电机冷却系统流场温度场试验验证

    考虑多重不确定性风险的双馈型风电机群调峰调频混合控制仿真

    吴俊杰王帮华冯程浩周波...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重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共同作用下,风电机群调峰调频效果与预期效果偏差较大,加大了运营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双馈型风电机群调峰调频混合控制仿真方法.建立双馈型风电机群多重不确定性风险模型、多重不确定性风险下风电机群出力置信度评估、建立双馈型风险机群控制数学模型、调峰调频混合控制策略.通过对控制过程中全局参量与变量的关联分析与优化,实现调峰调频的混合控制效果.测试结果表明,方差权重始终小于等于1.证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提升风电机群在不确定性风险下的调峰调频控制精准度与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多重不确定性风险双馈型风电机群调峰调频混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