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外国教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外国教育研究
外国教育研究

孙启林

月刊

1006-7469

0431-85098501

130024

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长春市人民大街5268号)

外国教育研究/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载文研究日本、欧美等国的教育理论、教育制度及教学方法,涉及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报道教育改革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德国建设教育强国的六大政策面向

    孙进付惠
    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建设教育强国这一视角分析德国近年来出台的各项教育政策,可以发现其有六大基本面向:优质,指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公平、均衡与协调,指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社会群体之间均衡地配置教育资源,以促进教育公平,确保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以及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国际化,指从科研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国际化、跨国教育和国际流动等方面提升德国教育的国际吸引力;善治,指完善教育治理模式,构建多元参与、科学、规范的教育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价机制.这六大政策面向构成了一种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展现出一种德国建设教育强国的政策模式.该模式具有重视制度化、协同性、科学性和适应性等特征.

    德国教育强国教育现代化高质量教育体系

    美国教育发展战略的时代特征与基本逻辑:从美苏冷战到中美竞争

    邓莉陈丽莎王超男
    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安全国家将教育战略规划纳入国家经济和军事战略规划,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和塑造意识形态两条路径,将科学、数学和意识形态的教学置于学校课程中心.美国作为典型的"教育安全国家",在不同的大国竞争时期,其教育发展战略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在美苏冷战时期,注重通过教育助力其与苏联展开意识形态和军事领域的竞争;在中美竞争时期,侧重于帮助其保持全球霸主地位和遏制中国发展,其内容与手段也有所变化,且更为重视人力资本的提升.但美国的教育发展战略也体现出了基本逻辑,即通过STEM教育、关键外语教育等战略提升人力资本,通过公民教育与美国历史教育、国际教育战略等手段塑造意识形态,以实现其赋能国家竞争力提升和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

    教育安全国家美国教育发展战略大国竞争人力资本意识形态

    四天教学周:美国发展乡村教育的政策举措

    王楠楠孔令帅
    3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天教学周是美国应对乡村教育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政策举措.这一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萌芽,发展过程中主要作用于乡村教育资金的节省,近年来作为消费型补偿吸引和保留乡村教师的作用凸显.四天教学周的政策制定者通过发布政策规定,明确实施要求,政策实施者基于当地资源,形成差异化实施方式.在政策实施后,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需要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政策评估.这一政策的成效主要表现在节省资金并调整资金结构,保障教师工资;改善工作环境,吸引和留住教师;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但是这一政策在实施效果及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等方面引发了诸多争议.研究从消费型补偿的视角,分析了四天教学周从教师工资和工作环境两方面协同发力促进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政策四天教学周消费型补偿

    托幼机构管理者自主选学式培训的作用:以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为例

    洪秀敏陈敏睿缴润凯
    5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赋予教育工作者以专业发展自主权被认为是影响培训质量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一环.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托幼机构管理者在参与专业培训时能否实现赋权增能至关重要.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AMO理论模型,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托幼机构管理者自主选学式培训从能力提升、动机激发、机会保障三个维度保障了托幼机构管理者的培训自主权:常态化的培训模式与灵活多样的培训内容与形式,帮助托幼机构管理者提升了专业素养和自主选学能力;自我晋升制度与自我评估机制,帮助托幼机构管理者实现了专业发展的自我驱动力;AECEA专业协会为自主选学式培训提供了规范引领和组织保障,专项经费投入与管理保障了托幼机构管理者自主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自主选学式培训对提升托幼机构管理者专业培训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托幼机构管理者自主选学培训自主权专业发展AMO阿尔伯塔省

    循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美国PAT项目的实践启示

    刘慧琴陈羽陈姣姣
    6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一种重要的家庭教育培训、引导活动.伴随着循证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家庭教育指导也逐渐向基于证据的循证式服务转型.美国循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杰出代表PAT项目以发现家庭教育指导问题、获取家庭教育指导证据、评估并选择证据、改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为实施路径.遵循以能力建设为基础、以精准服务为目标、以标准规范为保障、以多维评估为推力的行动逻辑,实现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效能提升.客观认识循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实践特征与难点,可为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供经验参考.

    美国循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PAT项目实践

    德国高校对不同阶段教授激励策略的价值导向探究——基于德国W体系薪酬分配制度的分析

    彭贤杰阮文洁樊秀娣
    7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德国高校教授W体系薪酬分配制度成功实现从"注重人人有份"到"保障和激励兼顾"的转变.现已形成以"基本工资为主,多元附加浮动工资补充"的稳定结构,基本实现了"有侧重地激励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授"的改革目标.基本工资坚持"依据资质,保障公平"、浮动工资坚持"优绩优酬,强化激励"的价值导向.具体而言,初级教授(W1阶段)面临适应和生存需求,侧重职位胜任力的提升;终身教授(W2、W3阶段),其中:普通教授(W2阶段)面临向上晋升需求,侧重教学和科研并重发展;专家教授(W3阶段)面临承担高级职位使命,侧重行政管理和对外合作等贡献.我国正处于高等学校薪酬制度的改革期,德国W体系薪酬分配制度二十余年的实践经验颇具借鉴意义.

    德国高校不同阶段教授W体系薪酬分配制度激励策略价值导向

    社会系统理论视域下美国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组织的建设模式研究——以区域研究、女性研究和数据研究为例

    俞凌云
    9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尼克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视角出发,美国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功能分化要求催动了其大学系统通过自我指涉进行跨学科组织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推动组织发展的核心力量以及大学对组织发展目标的定位影响了美国大学系统在区域研究、女性研究和数据研究组织建设的功能理解和路径选择.由于组织的建设基础以及需要应对的核心问题存在差异,三类跨学科组织分别确立了不同的建设模式:区域研究组织形成了以横向切分研究对象为基础的功能式系统分化模式,女性研究组织选择了以不同水平融入传统学科系组织的层级式系统分化模式,数据研究组织则表现出具有组织独立性与功能一致性的分割式系统分化模式.

    美国社会系统理论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组织区域研究女性研究数据研究

    从"学徒制"到"场景化":英国博士生跨学科联合培养的实践探索

    曹辉赵梓含王晓惠
    11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博士生培养模式对保障博士生教育质量、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自中世纪开始,英国便以"精英式"高等教育享誉全球.然而,英国现代意义上的博士生教育滞后于大多数欧美国家,精致的"学徒制"被当作博士生培养的主要模式.随着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内部诉求与外部问责,英国政府逐步意识到传统"学徒制"模式不再适用新时代博士生培养,开始积极探索新型博士生培养模式.目前,英国政府、大学、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形成博士生培养共同体.一方面,英国依托完备的政策制度、成熟的组织体系与充足的资金保障,搭建起稳固坚实的博士生育人"场";另一方面,英国通过贯通型协同培养、高精度课程整合、导师共享型指导与交往参与式活动,营造了动态灵活的博士生培养"景".可以说,英国初步构建了助力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场景化"培养模式.

    英国博士生培养场景化博士生训练中心学徒制

    投稿须知

    《外国教育研究》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