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旬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Jour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inno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弘扬地方城市文化的可行性路径探讨

    朱思苑
    15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驻地高校与所处城市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如何建立高校与地方城市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对于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内容与方法]该研究从宏观角度,选取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具有典型性做法的高校为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扎根理论等方法,利用Nvivo11 软件对案例文本及文献内容进行质性分析,从而提出高校弘扬地方城市文化的可行性路径.[结果与结论]从高校主导、政校合作两个维度出发,提出地方政府与驻地高校可从公共文化服务、合作协议签署、空间平台共建、实践项目合作、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政策制定6个方面建立合作机制,为高校弘扬地方城市文化及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几点思考与建议.

    城市文化高校文化政校合作可行性路径案例分析扎根理论

    "五色教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

    李卉李海军
    163-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发展,高校更加注重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高校劳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科,如何将高校劳动教育与人文教育紧密结合,成为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创新的重点与难点.高校教学工作应该大力开展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创新,将契合学生客观需求、具备人文内涵的教育内容深入整合,切实促进传统高校劳动课程教学创新发展.为此,该文将针对"五色教育"文化资源进行细致阐述,明确其融入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意义与困境,提出"五色教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策略,以便为高校育人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创新"五色教育"文化资源全面发展

    接受美学视域下《极花》英译本的方言研究

    刘一霏陈国兴
    168-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极具乡土文学色彩,其内容多以方言对话形式呈现.译者韩斌(Nicky Harman)是英国翻译家、汉学家,其英译本Broken Wings语言精炼、富有农村生活气息,并多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最大程度地重现了原文的内容和风格.该文从接受美学角度,以《极花》中地方特色浓郁的方言土语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人名与称呼语、詈骂语和俗语3个方面,着重关注"期待视野"在翻译中的应用,对韩斌英译本的方言翻译策略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发现,英译本Broken Wings大多运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同时韩斌考虑到读者的接受情况,又采取音译、补充解释法等归化策略来灵活补救,让西方读者感受了中国乡土文学的别样体验.

    接受美学方言翻译期待视野主体性贾平凹韩斌

    "相谈"谈话中语言策略的中日对比

    杨慧
    174-179,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帮助日语学习者掌握和运用日语,也为了向日语会话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和帮助,有必要从微观的角度,对汉语母语者、日语学习者及日语母语者三类群体的谈话展开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三类群体的相谈谈话中出现的"提出相谈的话段"(A部分)展开模式和"确认回答的小话段"(E部分)的特征,发现关于A部分的展开模式,汉语母语者、日语母语者都偏好使用模式①,而日语学习者则偏好使用模式②.关于E部分的使用特征,汉语母语者和日语学习者在向对方确认回答时,使用的方式较为相似,多采用类型③,而日语母语者则相对多样化,除类型③外,也较多地采用类型①和类型②.

    展开模式话段类型策略建议异同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蒙古族小说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以《流浪的盘羊》为例

    李丹阳秦恺
    180-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古族文学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之一,承载着蒙古族丰富的历史、地域特色与价值观.在全球化及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蒙古族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蒙古族文学作品《流浪的盘羊》为例,文中包含大量蒙古族文化负载词及其中文常用表达,该文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通过分析蒙古族小说中的文化负载词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翻译,结合具体有效的翻译策略,考虑如何在跨文化背景下有效传达文化的特殊信息,使原语和目的语读者产生相同的阅读体验,以维护生态平衡和文化多样性,更好地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增进世界对蒙古族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蒙古族文学生态翻译学文化负载词"三维"转换原则翻译策略文化传播

    吉林省满族农耕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融合的研究

    华夏
    185-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满族农耕文化作为吉林省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然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给满族农耕文化带来了挑战.该研究旨在探讨满族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以促进其保护和发展.满族农耕文化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家族和社区的凝聚力及传统和文化的传承.现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农耕效率,但也带来环境问题.满族农耕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可以通过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融合现代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来实现.通过这些措施,满族农耕文化可以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为吉林省的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满族农耕文化现代生活融合传承创新保护发展

    张謇精神对新时代青年成才的启示

    许金生
    190-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謇,作为我国近代爱国人士,一生致力于发展实业、教育及慈善事业,对近代轻工业及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其家乡及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用一生诠释了"与草木同生,不与草木同腐".他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现代化的实业、教育、公益事业及思想,更是留下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等待我们去不断挖掘、研究,其伟大的精神在当今时代仍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对此,该文浅析了张謇的生平及其精神价值,并将其与新时代培育社会新人结合起来,试图找出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新时代张謇思想培育社会新人新路径

    基于雷达图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社会合作评价研究

    杨甜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社会合作是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对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社会合作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提高阅读推广社会合作的质量.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社会合作评价内容和实施过程应遵循实用性、客观性、完备性.基于以上原则,该文从合作保障、合作实施、合作结果三个方面建立 12 个二级评价指标,包含阅读推广社会合作的整个过程.该文使用的评价方法是雷达图,使用雷达图对评价进行分析是因为雷达图可以直观反映评价结果,并且可以对评价体系进行定性分析.雷达图的使用为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社会合作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社会合作评价体系体系构建雷达图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约稿函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