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旬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Jour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innov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媒介融合时代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

    孙萍萍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而数字化传播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使红色文化的传播更加快速、高效.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可以将红色文化的故事、精神和价值观传达给更广泛的受众.该文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对媒介融合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现状做详细解读,分析数字化给红色文化传播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媒介融合时代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策略,旨在挖掘红色文化在信息化环境中传承与创新的路径,提高传播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参与度,进而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媒介融合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全媒体传播多元表达传承与创新

    网络流行语三十年发展历程研究

    李明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互联网发展史为研究切入点,对网络流行语的变迁进行整体研究.以1994年为研究起点,以2003年和2008年为研究节点,将网络流行语的30年发展历程分成三个阶段,即萌芽期(1994-2002年)、发展期(2003-2008年)和高速及平稳发展期(2009年至今).萌芽期是流行语孕育、启蒙和初步娱乐化的阶段;发展期是网络流行语与社会生活联系的开端,互联网应用技术更加丰富,也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搭建了更多的平台;高速及平稳发展期是流行语舆论监督功能凸显,具备时政性和调侃性的特点,表达方式更趋多元化.在这30年间,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关注内容、语言结构、网民主体和网民心态均产生了巨大变化.

    互联网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分析三十年发展历程研究

    水火交融:"新主流"背景下香港动作电影的暴力美学展现

    杨显泽魏万磊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港电影历经了起起伏伏,但始终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纵观时下电影,从制作构成上看,港产动作电影已占据半壁江山,而从影片类型上看,"新主流电影"同样是中国电影的中流砥柱,"新主流"已然成了中国电影共同奋进的新赛道.同时,动作片以身体美学作为美学表达基础,港片在此之上又发展出了独特的"港式暴力美学".其大致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表现形式上暴力元素的坐标移位;二是内核上动作电影的文化合流.该文着重论述了这两个特点的呈现."新主流"背景下对香港动作电影暴力美学的探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港片的流变,并为之后的电影创作提供指导.

    香港电影动作电影新主流电影暴力美学文化合流现实主义

    中华传统家训的历史嬗变与多维解析

    向燕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传统家训承载着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是中国古圣先贤智慧的结晶,是子孙后代立身处世的来源,积淀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韵.传统家训经历了从口头问答到文献记载,从一句话到家训集的历史变化,不仅代表着家训文化的历史流变,也意蕴着中华文化的历久弥新.该文根据我国历史朝代变化,以及家训形式、数量等特点,将传统家训的发展分为5个时期:先秦的萌芽期、两汉魏晋的生成期、南北朝隋唐的发展期、宋元的成熟期和明清的繁盛转型期,并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和思想4个维度解析传统家训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深入了解中华传统家训的发展史,以期为新时期的家风家教建设提供文化滋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家训历史嬗变多维解析家庭教育传统文化

    晚清河南厘金征收探析

    陈硕刘文钰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金"制度始创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是一项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挽救财政危机的临时税收政策.以货物数量、价格或营业额为抽收标准,以商人为抽收对象,因抽率多为值百抽一,故称"厘金".厘金是近代中国财政史上不可绕越的重要制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学术界对厘金的研究多集中于江浙、两湖等区域,对于内陆地区的研究则寥寥无几.基于此,该文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河南厘金的开征时间、抽收机构、税种税率与收数及其在河南财政中的地位等多个方面大致勾勒,以期对河南厘金概况一探究竟.

    厘金值百抽一河南财政转型下移

    江西上饶广丰白花岩明代二十四诸天壁画初探

    刘慧栋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十四诸天的图像组合,是佛教美术题材中常见的艺术表达.留存的遗迹多以雕塑、壁画的形式展现.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白花岩下的广福寺,其大雄宝殿有两铺古代壁画,表现的内容正是二十四诸天.而两铺壁画无文献记载,无题榜落款;浏览图像,其人物无背光、无头光、无坐骑、无胁侍、无台座及脚踩物;同时,还因年久失修坏掉了两位人物画像.通过考究文化背景、文献记载,结合图像学研究,对这两铺壁画的二十四诸天做出具体辨识,考证其创作年代为明代中后期,并分析两铺壁画的构图方式、色彩特点、笔法技巧等,为中国二十四诸天古代壁画遗存图像志增加一处实例.

    明代壁画二十四诸天白花岩广福寺图像识别艺术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湘西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生态根植性研究

    阮雯雯刘俊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多元文化生态在乡村扎根,文化生态具有根植性.湘西少数民族聚落作为湘西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场所,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湘西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生态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聚落文化生态面临着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失衡、传统聚落文化的生态适应与现代化转换、传统聚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多重挑战.基于此,分析湘西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生态根植性的特征及作用,进而提出湘西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生态根植性保护策略.

    乡村振兴湘西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生态根植性

    多民族村落民族文化融合现象调查——以通辽市金宝屯镇两家子村为例

    包美丽卓拉白力嘎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文化交流和融合.多民族杂居村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加,各民族关系朝着更加包容和亲近的趋势发展,交融程度不断加深.该文以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金宝屯镇两家子村为考察对象,从语言、生计方式、饮食文化,人生礼仪习俗等不同维度,深入探讨民族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共生现象,同时分析其地理位置、空间布局和民族政策等多元动力.这对我国多民族杂居村落民族互嵌形式及其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进而推动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与发展、构建多民族共享文化、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民族村落两家子村文化交融共生多元动力民族团结

    山西关公文化当代价值与传播策略研究

    冯美珍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是我国文化大省,关公文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关公文化内涵可概括为"忠、义,仁、勇",短短4个字却成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所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该文分析了山西关公文化的当代价值,即促进民俗旅游文化经济转型、丰富民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社会道德文化传承、提升晋商商业合作地位,也看到了山西省在传承和传播关公文化时面临文旅形式单一、文体活动有限、传播媒介落后、商业合作封闭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协同打造丰富多彩的关公文化旅游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与保护、利用新媒体弘扬山西关公忠义形象、积极鼓励晋商自强不息与开拓创新等措施,助力山西关公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山西关公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价值传播策略

    基于KANO模型的博物馆荆楚文创衍生品设计研究——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例

    周游冉金竹童昕月吴卫平...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该研究旨在定位消费者对湖北省博物馆荆楚文创衍生品的需求点与优先级,为今后荆楚文创衍生品的设计开发提供指导.该研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34位消费者进行访谈,了解消费者对于湖北省博物馆不同类型荆楚文创衍生品的喜爱程度.并基于访谈结果,设计并发放共284份问卷,运用KANO数据模型分析消费者对荆楚文创衍生品的显性需求与隐性需求.研究表明,荆楚文创衍生品的产品外观、功能、品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较大,产品材质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较小.因此,荆楚文创衍生品的设计开发须着重改进产品外观设计、丰富产品形态、加强品牌建设.该研究以期为荆楚文创衍生品的消费需求提供了实证数据参考,为荆楚文创衍生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可行方案.

    荆楚文化文创衍生品KANO模型湖北省博物馆设计研究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