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急就篇》中"绛缇絓紬絲絮綿,巾匕敝囊橐不直钱"这一句章中所涉及的相关信息是研究中国纺织文化的重要依据,目前对其中所涉及纺织信息的解读层出不穷,但由于史料信息的局限性,存在不完整的解读及偏差.文章基于对各代的相关解读,进行文献考据和文物等实证相结合的二维互证法复盘研究,研究认为:1)绛、缇都是与纺织有高度相关的间色,都来源于植物染绛草,绛通过媒介去除其中的黄色素印染形成深红色,只有特殊地位的人才可使用;缇则是橘红色,直接由染绛草中的黄色与红色混合印染而成,后成为缇衣,是缇骑的代表服饰,两者虽非正色,但都具有阶级属性.2)丝指代有蚕茧丝和棉丝,中国是最早养蚕丝织的国家.绵、絮都来自茧丝,蚕茧在脱胶过程中形成较为精细的部分为绵,剩下较为杂乱仍保留部分胶质的部分则为绵.(紬)与(絓)都是粗丝,不同的是(紬)来自柞蚕丝属于东北地区特色茧丝,本身丝线粗大,(絓)则是采用蚕丝中的废茧加工而成.3)㠲与敝都指代破旧织物,㠲意指破旧的布帛,敝则指代破旧的衣服,后世敝专指破旧,需要用敝衣表示破旧的衣物.囊与橐都指代装物的袋子,囊是一端开口装物后系扎,有方底和圆底两种样式;橐为两端开口装物后系扎两端或两端有底中间开口驼在两端,常在长途运输中使用,在中国古代官场上囊橐在外加封检作为传递文书的重要工具,由青、皂、赤白不同颜色表示文书的紧急程度及分类.4)句章最后"不直钱"并未指其没有价值,而是指囊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并不稀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