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程森成

双月刊

2095-3852

xuebao@whut.edu.cn

027-87859055,87658078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珞狮路205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formation & Management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教育部主管的、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具有专业学科特色的高级学术刊物。面向全国、全行业开门办刊,热忱欢迎相关学科的大专院校师生、技术工程人员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免疫遗传算法的建设项目应急预案优化

    侯云飞刘艳娟
    175-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建设项目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基于改进免疫遗传算法对建设项目应急预案优化进行仿真研究.首先,借鉴生物免疫原理,构建建设项目应急预案优化理论模型;其次,通过设计Taguchi试验优化算法中的重要参数,引入精英保留策略改进免疫遗传算法,并基于该算法构建建设项目应急预案优化模型;最后,以某高速公路为例,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模拟仿真,测试改进免疫遗传算法的可行性,并设置两组对比实验验证改进免疫遗传算法的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免疫遗传算法,改进免疫遗传算法下应急预案的亲和度更高,收敛速度也更快.这拓展了项目风险研究,为风险应对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应急预案改进免疫遗传算法精英保留

    基于扎根理论的应急值守人员素质指标体系构建

    李晓敏嵇艳琦孙晓华
    182-187,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应急值守人员扮演着突发事件处置的首要角色,其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应急管理工作的成败.基于应急值守人员素质相关研究较为欠缺的情况,构建应急值守人员素质指标体系.通过资料分析、访谈法以及扎根理论分析方法,确定胜任特征条目,运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方法确定等级划分及指标权重.最后,结合案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指标体系有助于政府部门更好地招聘、任命具备一定素质的应急值守人员,并科学培训应急值守人员,从而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应急值守指标体系扎根理论人员培训实践应用

    基于双层规划的城市交通疏散与应急车辆调度协同决策

    李雅倩陈西江班亚韩贤权...
    18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城市中可能同时发生多起事故的严峻形势,研究拥堵交通状态下的应急救援问题,构建了一种疏散与调度协同决策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考虑行程距离得到备选救援路径;下层模型以救援最公平和行程时间最小为目标,以救援需求和时间窗为约束优化应急车辆调度方案,以路段最大流量和事故严重程度为约束优化交通疏散方案.为求解下层协同决策模型,设计了一种具有基因表达调控策略编码的改进遗传算法.算例结果表明:沿救援路径进行交通疏散,救援总行程时间较疏散前降低了 24.02%;与BA、SFLA两种群智能优化算法相比,改进遗传算法最优解的平均目标值分别减少了10.17%、13.19%.

    应急车辆调度决策遗传算法交通疏散双层规划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校突发传染病疫情情景演化分析

    胡晨宇胡安刘丹陈方宇...
    195-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校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的问题,从湖北省武汉市各高校官方网站筛选100 份文本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将其整理为193 个概念和117 个范畴,构建高校突发传染病疫情的情景要素.建立高校突发传染病疫情的事故树,梳理情景演化逻辑.结合专家打分法和数据分析法,建立包含19 个节点的高校突发传染病疫情的情景演化贝叶斯网络.结果表明:疫区管控,大规模接种疫苗和病患统一管理是新增病例数量下降的关键因素;提供充足物资与宣传防控知识对人员心理问题有较大影响;在病毒突变的情况下,未采取任何措施新增病例数量下降概率仅21%,而采取常态化疫情防控情况下可达86.7%.

    突发传染病疫情情景演化扎根理论贝叶斯网络事故树分析法

    密闭增压补氧舱泄压过程中的木垛燃烧特性研究

    刘志茂刘卫军文康姜辉...
    203-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增压补氧舱泄压时间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通过增压补氧舱的泄压试验对舱体泄压时压力与时间的关系进行验证.对比模拟与真实泄压曲线,验证了泄压理论公式适用于增压补氧舱的泄压过程计算.模拟高海拔条件下增压补氧舱的泄压过程,结果表明:使用1 个DN20、2 个DN40 和1 个DN65 规格的泄压阀可满足此类建筑安全疏散的要求.当密闭增压建筑中某房门未紧闭的标准舱室内发生4 层木垛燃烧后,若能及时对建筑进行整体泄压,对标准舱外公共区域的人员疏散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高海拔密闭增压建筑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高海拔密闭增压建筑泄压过程模拟分析燃烧实验

    不同通风方式对高地温施工隧道通风降温效果影响研究

    张庆明杨寿忠向兵纪秋林...
    210-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对比不同的通风条件下高地温隧道施工通风降温的效果,利用Fluent建立侧壁压入式通风和混合式通风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研究了高地温隧道在两种通风方式下隧道内温度和降温速度的分布规律,对比两种通风方式的优缺点,得出降温效果较好的通风方式.结果表明:对于高地温隧道施工,风流速度越大降温效果越明显,且相比于混合式通风,侧壁压入式通风更能有效降低掌子面附近温度,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而混合式通风能同时对掌子面和隧道进口附近降温.

    隧道通风通风降温数值模拟高地温隧道通风风速

    基于CRITIC-TOPSIS的中国区域碳减排能力评价及空间分析

    杨青吴恒刘星星曹兰娟...
    216-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中国在气候治理行动中,期望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碳排放强度全球最大降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统筹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有效评价区域碳减排能力.基于 CRITIC-TOPSIS法对2015-2019 年中国区域碳减排能力进行测度评价,结合GIS技术对碳减排能力空间特征开展分析.结果表明:指标权重随社会变化不断发生动态变化;碳减排能力区域差异显著,呈现明显的东部高,中西部低的现象;区域碳减排能力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性显著,其中高值聚类显著性更强,空间分布出现"俱乐部趋同"现象.最后,对目前区域碳减排能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碳减排能力测度评价空间分析区域碳排放能力CRITIC-TOPSIS

    合作环境下共享枢纽选址决策与优化

    李淑霞刘元庆韩宛珂刘志英...
    223-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承运商联合选址及枢纽共享决策与优化问题,从横向合作角度出发,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分别构建共享及非共享情形下,考虑多分配模式且有容量限制的枢纽选址模型,并分析企业共享决策对运作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共享枢纽网络在一定条件下比不共享枢纽网络更能节约成本,共享的额外补充成本直接影响着承运商的共享决策及枢纽选址的优化效果;随机式分布对额外补充成本因子相对不敏感,合理规划初始枢纽选址并适当地调整补充成本因子,有助于枢纽网络实现成本控制目标.该研究可对物流网络枢纽选址及合作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合作共享枢纽混合整数规划选址优化

    基于PSO-RBF组合模型的长江集装箱运价指数预测

    黄建华缪思琪
    229-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江集装箱运价指数作为长江航运市场的晴雨指向标,能够有效反映中国长江航运的经济情况,同时侧面反映出中国内河航运的发展动态.通过对长江集装箱运价指数的预测,可以为沿岸航运企业经营决策和政府宏观经济制定提供重要依据.选取影响长江集装箱运价指数的 8 个指数,运用BP神经网路、RBF神经网络对2017 年至2022 年5 月长江集装箱运价指数进行预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SO-RBF组合模型,获得的预测误差较小.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能对RBF神经网络的输出权重、隐单元中心等关键参数取值进行寻优,使其能够更好地收敛,结果优于其他算法;PSO-RBF组合模型是预测长江集装箱运价指数的一种有效方法.

    长江集装箱运价指数粒子群算法RBF神经网络组合模型预测

    不同碳税政策对外包再制造的影响

    余意罗天怡
    237-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外包再制造模式下不同碳税政策对再制造供应链的影响,考虑3 种碳税政策:统一碳税政策、单向提高新产品碳税政策和单向降低再造品碳税政策,基于外包再制造模式构建原始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博弈模型,对比3 种碳税政策对企业最优决策及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向提高新产品碳税政策下,两种产品的零售价最高,在统一碳税政策下,新产品的需求量最高,再造品的需求量最低;原始制造商可以提高单位外包费来刺激再造品需求;当再造品与新产品单位碳排放的比值低于再造品支付价格的折扣系数时,政府对两种产品征收不同的碳税价格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刺激再造品需求.该研究可为政府选择恰当的碳税政策提供依据,为企业在碳税政策下的运营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外包再制造碳税政策博弈模型再制造供应链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