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教资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教资料
文教资料

何永康

旬刊

1004-8359

wjzl@vip.163.com

025-83951252

210097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文教资料/Journal 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博弈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路径探析

    王菲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面对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度低的现象,本文借助博弈论的分析模型,以利益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博弈起点,互动为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博弈过程,达到合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博弈旨归的思路,以提高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让受教育者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博弈论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研究

    张云霞卢艳兰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视域下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已成为思政课深化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优化路径,提出高校通过"四色""三同""一线课堂"活动的实践样态,聚焦红、绿、蓝、白"四色",围绕"一线故事听变化""一线走读访样本""一线收获话真知""一线成果展风采"的教学模式,采用师生"同开发、同讲述、同实践"的协同方式推动思政课教师成长与思政课教学发展.打造校内与校外相协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过程与评价相统一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路径,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大思政课"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

    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当代价值及建设策略

    周悦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目的的过程中,"课程思政"的提出是对现实问题的回应,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延展.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高校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要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学者们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对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当代价值、建设策略进行了基本的梳理和思考,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课程思政内涵思政课程建设策略

    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夏金梅王星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经济学课程思政元素丰富,将思政理念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具有提升教师素质、助力学生成长、响应发展需要等多重价值意蕴.当前,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面临着教学内容更新缓慢,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碎片化;教学理念践行滞后,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形式化;教学方法创新不足,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片面化;学生课堂获得感不强,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复杂化等困境.本文将从课程的制定端、输送端、需求端来探究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政治经济学教学的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政治经济学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动画史课程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冯静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动画史课程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实现教学创新是高校动画史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论述了课程思政背景下动画史课程实践教学创新的必要性,总结了高校动画史课程实践教学现状,提出教学目标具有盲目性、课程体系存在缺陷、教学思维落后的问题,据此提出基于"课程思政"思想创新教学目标、基于"课程思政"思想创新课程体系、基于"课程思政"思想创新教学思维三个创新对策.通过实例分析,实施本文所提教学创新策略后,学生对于动画史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握,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

    课程思政动画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思维

    地方医学院校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

    韩平王陶朱慧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安徽省地方医学院校及其附属医院 1695 名教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研等形式发现,地方医学院校教职员工思想政治状况整体上健康向上,但在教育机制、教育方法与途径、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加强和改进教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化思想引领,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坚持以德为先,加强师德医风建设;创新传播方式,拓宽思政育人途径;紧密联系实际,协同推进育人实效,助推教职员工成为医学生的热心人、知心人、引路人.

    地方医学院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对策调查研究

    多元思潮对大学生主题教育的影响研究

    谭艺妍彭璟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元思潮引发新潮流和新理念,为大学生主题教育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环境,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社会心理等产生重要影响,极大程度地冲击着他们原有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观念.大学生主题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多元思潮对大学生主题教育的实际影响,探讨高校应如何应对、推动大学生主题教育的实效发展.

    多元思潮大学生主题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师范生理想信念常态化培育研究

    王雨凌海华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出的背景下,本文分析党史学习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逻辑,结合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通过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红色资源利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四位一体"的常态化培育体系,引导高校师范生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坚定理想信念.

    党史学习教育师范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建设的显著成效

    陈蓉蓉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识形态问题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安全.新时代高校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通过强化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力、提升对主流意识形态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引导力,引领社会思潮,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通过加强意识形态的制度供给、促进意识形态的制度执行、推进意识形态的队伍建设,强化阵地意识,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权;通过促进教材话语转向教学话语、丰富话语形式焕发课堂活力、构建网络话语引导校园舆情,凝聚价值共识,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

    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新时代铁军精神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戴圆圆赖继年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做好师生党员培养是高校党建基础性工作,关系高校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铁军精神是党和人民军队的传统革命精神与新四军具体作战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将铁军精神有机融入高校党建工作是非常有必要且有价值的,要让党员理解和贯彻铁军精神,进一步使铁军精神得到普及.本文分析了铁军精神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价值意蕴,且从多方面探究了二者有机融合的实践路径.

    铁军精神高校党建工作价值意蕴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