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党继农

季刊

1009-3397

wlmqzydx@sohu.com

0991-2640834

830002

乌鲁木齐幸福路723号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Urumqi Vocation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原则,贴近改革与发展现实,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开拓理性思维,倡导优良学风,树立创新意识,保持学术理论研究期刊的本色,弘扬时代主旋律。本刊的刊训是:把好方向,宽松环境;维护真理,广开言路;超越自我,追踪前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红色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研究

    陈莉王丹丹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蕴含着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要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源泉.红色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极高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与铸牢中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内涵要义、文化底蕴、历史根脉、价值目标等方面有其内在一致性、契合性.新时期,我们要发挥好红色文化纽带作用,以政治为纲、文化为魂、教育为本、经济为基、科技为要的经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

    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

    试谈存在句里"V着"等谓语句式和动词语义类型之间的相关关系

    张麟声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论文参照孙宏林(1996)可以进入"V有"句式的动词,修订李临定(1986)的动词语义分类,对动词的语义类型和"V着""V了""V有"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考察,量化"V着""V了""V有"在不同语义类型动词中的使用频率,并对其理由进行分析,指出了"建"型动词"V有"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事实及其认知性原因.

    "V着""V了""V有"动词的语义类型"建"型动词

    云教研共同体学习反思中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

    蒋瑜秀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够有效地完成各项任务的信念和状态感受,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某高职院校五位教师在POA云教研共同体中的反思日志文本,分析了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来源、表现维度及效果验证,并以图示分析了教师自我效能感在云连接论和三元交互决定论耦合中的中轴现象,证实了云教研共同体从实践到机理对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POA云教研共同体反思日志自我效能感云连接论三元交互决定论

    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路

    王学锋龙海平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提出系列重要论述,为青年发展擘画新蓝图,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标注新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教育内核,回答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以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为实践目标,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以勤奋学习、示范引领和实践育人为实践路径,回答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实践路径探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刘林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部分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有了一定提升,但仍存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规范化标准化的基层治理机制不够健全、基层治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不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引领,建立良好的基层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健全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全面提升乌鲁木齐市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基层治理治理能力提升路径

    新时代的边疆牧歌:闻捷诗歌创作新探

    李晓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闻捷诗歌创作,既表现在其革命激情、创作才情和生活诗情结合的创作特征,亦体现在其鲜明时代性、独特异域性和抒情叙事性整合的审美表征,还反映在对抗战诗歌、地方民歌和古典诗歌艺术融合的创作传统,由此形成其诗歌的鲜明艺术个性和独特风格,被誉为"闻捷现象""闻捷体".

    闻捷诗歌创作新探

    20世纪中国革命题材绘画的三次图像叙事演变探析

    任俊桦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的中国革命题材绘画是近现代中国革命波澜壮阔历程的直观展现,它的发展与20世纪初的绘画革命及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密不可分.20世纪中国革命题材绘画的图像叙事发生了三次转变,分别为1919-1949抗战时期、1949-1966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期、1978-20世纪90年代新时期,每个时期的图像演变都与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背景息息相关.在抗战时期图像叙事主要以救亡为主线展开,呼吁民众的爱国热情,激励抗战.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期主要内容为纪念抗战中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歌颂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浴血奋战牺牲的英雄事迹歌颂及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所做出的贡献为主题.在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转向具体、多元视角下的朴实叙事.本文尝试就20世纪中国革命题材绘画在不同时期的图像转变展开简要分析,此举有助于探寻艺术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通过革命题材绘画的图像演变来深化历史认知,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革命题材绘画图像叙事红色文化

    基于SWOT分析的黔东南榕江县体育旅游特色发展探究

    逄礼文晏娅娅冯耘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梳理榕江县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从榕江县发展体育旅游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挑战方面对榕江县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论述,并针对榕江县发展体育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要牢牢抓住"村超"这张名片,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培养体育旅游领域的专业人才等,打造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旅游业态,更好地推动榕江县体育旅游的特色发展.

    榕江旅游体育旅游村超

    "新双高"背景下智能制造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与评价——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为例

    贾颖莲何世松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既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关键载体,也是涵养思政品德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渠道.当今世界大国竞争和我国制造强国建设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同时"新双高"建设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也提出了新要求,由此带来了技术技能人才规格和要求的显著变化,智能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与挑战.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关键装备,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涉及到智能制造领域的诸多关键技术.实践表明,深入推进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培养智能制造类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民族自信和职业道德等;其所采用的课程思政建设TECTE路径对智能制造类专业其他课程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智能制造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工业机器人

    2024年《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总目录

    59-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