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物理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物理通报
物理通报

傅广生

月刊

0509-4038

Wltb@263.net.cn

0312-5992557

071002

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180号河北大学北院

物理通报/Journal Physics Bulletin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的以教学研究为主,横跨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教学,关注物理学发展和应用,关注国内外物理教学改革,注意科学与文化结合,注重科学文化品味的综合性物理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物理大单元教学中思想方法的整合与拓展——以"微小量放大"思想为例

    王树超张安石晓兰李晓睿...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单元教学有助于打破不同知识点间的藩篱,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这对物理思想方法的学习尤为重要.梳理高中物理中涉及的思想方法,并以"微小量放大"思想为例,提供了教学实践案例,挖掘了 4个拓展案例,最后给出两点建议.

    大单元思想方法微小量放大拓展

    在困惑的解决中助推学生物理观念的正确构建

    徐向平孙伟军董耀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平面镜成像"等内容的教学设计和教材分析为例,从改进实验、教材内容重组等角度提出构建物理观念的建议和参考.

    物理观念教学困惑概念教学

    红色文化融入物理课程的哲学路径和方法

    李雪冬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途径.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为起点,探讨了红色文化与理工科的联系,分析了红色文化融入理工科课堂的哲学路径,并以物理学为例研究了理工科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的多种方法,以此来打通红色文化融入理工科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力量.这些路径和方法可以为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借鉴.

    红色文化物理学交叉融合哲学路径和方法

    "课堂+互联网"双空间融入思政元素的光学教学实践

    杜秋姣陈琦丽杨洪武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学是物理学中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蕴含丰富的思政素材,成为课程思政实践和教学改革的主渠道."互联网"为推进光学课程思政提供了新途径,为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相统一,提炼出有尊重、有情怀、有创造的"三有"教育教学理念,构建"课堂+互联网+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评"协同创新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课程思政光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矩阵法在理想光学系统问题中的应用

    张倩叶晴莹蔡思仪陈水源...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介绍了几何光学的矩阵方法,并以第4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第1题和第3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第14题为典型例子,分析矩阵法在实际光学问题中的求解过程,展现了矩阵方法在解决理想光学系统成像问题中的独特优越性,为求解复杂光学系统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理想光学系统光学参数矩阵方法学科素养培养

    一道连续体力学问题的多种解法研究和启示

    陈文天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动量观点、动力学观点,以及能量观点入手,研究一道连续体力学问题的多种解法,并给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动能定理柯尼希定理一题多解

    基于结构化思维的"四步"解题法——以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极值问题为例

    张延延丁言迪
    69-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统一结构化思维模式,将物理极值问题的解答归纳为"四步",即构建物理模型、建立数学方程、求解极值、回归题目情境.厘清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极值问题的程序,明确思维导向,以期能够为学生解决物理极值问题提供帮助.

    结构化思维极值四步数学方法

    刚体平面平行运动对不同参考轴的转动定理——以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第7题为例

    王良翼孟兵林绍乾魏诩...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推导并总结刚体对不同参考轴的转动定理,从不同角度求解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第7题,以期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为物理竞赛教学提供参考.

    刚体平面平行运动质心转动定理

    例谈电学设计性实验的方案设计思路

    邵韬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学设计性实验的方案设计环节,是当今素养培育的重点、教学的难点、高考的热点,一条清晰的思维主线能帮助师生更好地突破教学的疑云.以2021年1月浙江省物理选考第18题为例,循着思维主线设计得出8种不同电路方案,从安全性、准确性、简易性3个角度出发,先进行理论评估,再通过实验检验,最后解释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有一定偏差的原因.

    电学设计性实验方案设计思维主线方案评估实验检验

    由两电场强度分(量)矢量求所在平面内匀强电场的两组公式

    邵云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采用了几何和代数两种方法,由呈任意夹角的两个电场强度分(量)矢量,求解出它们所在平面内的匀强电场矢量(包括方向),得到两组相应的公式,并将它们应用于某一实例.研究发现,预设Ex和Ey的代数解法,通常是完整地求解出匀强电场E的最简便方法.另外,文章还指出电场强度分(量)矢量与分电场强度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相互关联(除非相互垂直)的投影场强,后者则是相互独立的场源场强;而正交或独立,则是矢量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合成与分解的必要前提.文章内容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于相关问题和概念的认识.

    电场强度分(量)矢量匀强电场公式几何方法代数方法分电场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