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未来与发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未来与发展
未来与发展

华军

月刊

1003-0166

weilai3296@sina.com

010-62103296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未来与发展/Journal Future and Development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未来学研究刊物。探讨和研究未来学与未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介绍国内外未来研究的成果和安全,研究科技、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未来问题的科学预测研究和现实问题的对策研究,报道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学科的新动向、新设想和未来发展趋势,反映最新的未来预测和发展战略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育并举的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价值、逻辑与路径

    徐全忠李军虎刘少丹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评价改革是高校教育评价体系科学化的核心环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旨归的五育并举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既是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也是切实提升高校教学成效和实现教育根本目标的内在要求.文章在深入探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从系统观念视角尝试性地提出了构建理念先进、主体多元、方法精准、评价结果"共享"和新技术赋能的新时代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基本路径.

    五育并举综合素质评价评价育人以学生为中心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部治理的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

    王瑞麟赵彦志梁秋莎
    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承担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向深层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实现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是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及治理文化上仍普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与挑战.深入剖析项目内部治理存在现实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项目内部治理的多条优化路径,以期为项目内部治理建设和项目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部治理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文化

    学术沙龙赋能经济类研究生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张美云王慧
    86-9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研究生教育尚未较好地体现科研与创新的特质.依据党的二十大报告等政策文件,探究经济类研究生导师通过学术沙龙赋能研究生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路径问题极具现实意义.研究结论表明:经济类研究生导师具有较高认知实践学术沙龙理念的综合能力.师生广泛认同导师是研究生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第一责任人且学术沙龙可以发挥较大作用,并明晰了学术沙龙具体实施层面的基本路径和改善措施;导师可以借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以精选专题呈现的学科前沿等素材,课堂教学中增加讨论和师生互动等形式、采纳讨论式和专题式等教学方法,师门制学术沙龙中增加文献、经典原著、研究生撰写的学术论文等分享讨论;导师实践学术沙龙理念的成效提升需要多方合力,如学校的制度激励和经费支持及培训指导等.本研究梳理了教学团队前期课堂式和师门制学术沙龙的教学实践经验,可为其他高校经济类乃至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一定经验借鉴.

    学术沙龙经济类研究生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OBE理念下经管类人才培养体系评估研究——以都市农林高校为例

    刘笑冰刘楚妤徐璐瑶赵海燕...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创新提升都市农林高校经管学院人才培养体系,文章根据专家打分计算出各层级指标权重,并通过综合模糊评价运算得到学生对都市农林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体系的满意度.从学生对都市农林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体系满意度的综合评价来看,学生对人才培养体系基本满意.在全面掌握都市农林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制定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等.

    OBE理念农林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法

    城市商圈党建的探索与实践——以株洲市芦淞区红商圈·商圈红党建模式为例

    苏海新
    98-10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城市商圈党建的新命题,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同时也对基层城市商圈党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新发展阶段城市商圈党建面临新挑战,从总体上看城市商圈党建本身囿于工作困境难以突破,从对象上看城市商圈党建工作对象新群体的复杂性也成为主要挑战.基于此背景,株洲市芦淞区红商圈·商圈红党建模式对城市商圈党建的困局进行了破局创新的有效探索和实践,真正把党的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能.

    商圈党建红商圈商圈红破局创新

    嵌入智能技术:江苏省舆情传播新机制研究

    王勃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省在智慧舆情传播中,充分认识到智能技术的崛起对舆情传播的深远影响.文章分析了智能技术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推荐算法等方面的应用,指出这些技术使信息传播更加个性化、智能化,提升了用户体验和信息传播效果.同时,强调了智能技术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可能性,使得传统媒体更符合用户需求,保持了其影响力.然而,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文章提出需要关注数据隐私与信息安全等问题,强调了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和加强监管的重要性.最后,为适应智媒时代的新机制,提出江苏省应全面培养智能技术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以提高在技术创新和舆情管理方面的竞争力.文章总结指出,江苏省有望通过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与传统媒体,关注隐私和安全问题,培养人才等多方面努力,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促进社会信息传播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智能技术舆情信息安全信息传播

    大数据赋能乡村治理数字化的实践创新——基于建德市"建村钉"平台的考察

    张学华陈群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浙江省建德市以开发应用"建村钉"平台为抓手,以数字化方式破解乡村治理中面临的村民诉求解决慢、村级事务参与少、信息沟通耗时长、流动人口触达难等问题,建立了"市、镇、村,组、户、人"的网络体系和"1+10+N"集成数字治理平台.实现协调办公服务高效便捷、乡村治理组织变革重塑、村级事务运行云上管理和小微权力全周期智慧监管等治理成效.数字治理并非简单的技术赋能,而是一种实现善治目标的治理实践创新,更是信息化时代政府权力运作方式的迭代升级.因此,大数据赋能乡村治理要坚持构建数字治理共同体、凸显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权力运行有法规可依和推进党建统领走深走实.

    大数据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建村钉"数字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