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渭南师范学院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渭南师范学院

丁德科

月刊

1009-5128

wnsyxb@126.com wnsfxyxb@126.com

714000

陕西省渭南市朝阳大街西段渭南师范学院内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einan Teachers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为教学和研究工作服务,刊载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学术性与科学性的论文,进行学术交流,推广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探赜

    胡刚胡庆浩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五千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吸收了民本思想、和合理念、道法自然等思想理念;居安思危、自强不息、刚柔相济等人文精神;义利兼顾、精忠报国、温良谦让等道德规范,在新时代文化工作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凝聚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浸润到政治、经济、法治、生态、外交、强军、党建等各个领域,既是指导新时代文化工作的行动指南,更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的动力支撑.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批判与抵制文化虚无主义的理论贡献

    侯鑫
    11-1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决反对和抵制文化虚无主义是新征程上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呈现出极富辩证特质的理论图景,在诸多方面对文化虚无主义的批判性阐述与创造性建构,作出了诸多原创性理论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批判割断文化根脉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批判否定人民主体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立场;批判鼓吹西方中心论,实现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批判贬损主流价值论,维护和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踏上新的文化征程,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科学指引,旗帜鲜明地反对包括文化虚无主义在内的各种错误思潮.

    习近平文化思想文化虚无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史记》:中华传统君子教育文化的重要文献

    王晓红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构筑立德树人体系时,既需要现实创新,又需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尤其是君子教育思想中汲取丰厚的滋养.中华传统君子教育文化以培养君子人格与君子人才为要旨,成为深刻影响数千年的主流教育思想.《史记》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文学经典,同时也是中华传统君子教育文化的重要文献.《史记》在中华传统君子教育文化历史发展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重要意义.不仅首次确立了孔子万世师表的历史地位,肯定了孔子在传统君子教育文化的重要贡献;同时明确提出了君子教育的标准,建构以孔子"至圣"为标杆的"最高理想人格"和君子人格群像的"基本理想人格"的立体化图谱.司马迁还在《史记》中深入探索了君子人格内涵及养成之道,从立足品德养成、止于至善的个体修身之道,进而扩展到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人际层面,以及爱国担当、忠勤奉献的社会层面,体现出良好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性.

    《史记》君子教育立德树人

    《汉书·艺文志》"省《太史公》四篇"考论

    雷炳锋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书·艺文志》以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为本,同时又对部次增损调整.班固"省《太史公》四篇",并将其与"淮南、刘向等《琴颂》七篇"一起从《六艺略》中删除,表明司马迁《史记》中有四篇因与《六艺略》之外的他书重复而为班固删省.综观《汉书·艺文志》的著录情况及著录体例,四篇为《礼书》《乐书》《孝武本纪》和《律书》.班固所见的《史记》传本为124篇,经其校定删省后存留120篇,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太史公》百三十篇",并注明"十篇有录无书",目的在于记录《史记》在司马迁去世后亡失十篇的事实.四篇中与他略篇籍不重复的文字,为魏晋间人补缀增入,至迟在晋宋之时,亡失的十篇已被全部补入《史记》之中.

    《汉书·艺文志》《太史公》

    论司马迁奉使西南的意义

    张检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马迁奉汉武帝诏命出使西南夷,刚好在其20岁壮游天下之后.这次奉使活动,不仅让他对汉帝国疆域有了更完整的巡历,丰富了《史记》撰写素材,更重要的是,不论从司马迁本人的"爱奇"心理驱使看,还是考量汉武帝欲"海内一统"的宏愿,对西南夷的出使,都不似他在《太史公自序》中描述得那样简单.这一行为背后,是个人成长意志与国家命运探索的有机结合.因此,对司马迁奉使行为的动机与背景,就有必要作细致思考.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张骞出使西域的对照,分析对司马迁人生的完善意义,有助于我们对司马迁的西南之行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司马迁《史记》出使西南夷张骞

    司马迁复仇思想再探——以公羊学为核心

    白京安
    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司马迁复仇思想的理论根源主要来源于公羊学.通过对《公羊传》与董仲舒公羊学中复仇思想的研究发现,以《公羊传》为代表的先秦儒学和汉代以来兴起的董氏公羊学在理论层面上影响了司马迁复仇思想的形成.司马迁在继承《公羊传》的同时也对复仇观念作出了新的阐发.司马迁将复仇观念融入《史记》的撰写中,将其与"扬名"的人生理想相结合,推进了对复仇行为的思考与重新阐释,体现出"复仇"思想在汉代的地位与价值.

    公羊学董仲舒《史记》司马迁复仇思想

    教育数字化转型助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困境和策略

    韩娇柔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既是教育强国的龙头,也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走上了数字化深刻转型的实践之路.虽然数字技术在教育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高等教育数字化推进过程中仍然面临教育与技术协同演化、师资队伍转型、跨越数字鸿沟、信息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困境与挑战.基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樊笼,从历史、理论与实践维度梳理逻辑旨归,提出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顶层设计为指引、以国际视野为窗口,探究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数字思维和安全建设、教学评估和教育治理、政策环境和国际发展的现实路向,有力助推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数字化高等教育强国逻辑旨归技术创新

    ChatGPT大语言模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技术图景与人文向度

    杜春娟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ChatGPT大语言模型背景探讨师生关系是解决教育领域面临技术形塑挑战的客观需要.ChatGPT大语言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工具理性加剧,价值理性式微,价值观、学术伦理失范凸显,师生交往符号化、数字化和刻板化等由于技术至上主义和缺乏对教育人文价值的深刻认识所导致的问题.因此,随着ChatGPT大语言模型日趋发展,需要从人文向度下师生关系的本质回归、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强化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学术伦理规范教育、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方面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ChatGPT大语言模型师生关系技术图景人文向度

    中国省域服务业开放水平测度与推进路径研究

    魏修建李星博张琳
    7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服务业开放特征,从服务业内部发展水平、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以及服务业发展环境三个方面构建服务业开放指标体系,运用中国31个省份2012-2021年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并测度中国服务业开放水平.测度结果表明:第一,基于时间维度,中国省域服务业开放进程轨迹清晰.2012-2016年为初步发展阶段,2017-2018年为加速发展阶段,2019-2021年为结构调整与开放深化阶段.第二,基于空间维度,东部发达省份服务业开放水平在考察期内表现出高度的稳定性,尤其是北京、上海、广东等始终占据前列,中西部地区的服务业开放水平在2017-2021年期间较快提升,体现了政府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中西部地区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的效果.

    服务业开放水平因子分析法服务业开放水平指标

    数字化转型、双元创新与企业竞争力

    刘琦范梦云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引擎,技术创新是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有效融合的关键动力.文章基于双元创新视角,运用2013-2022年制造业企业上市公司数据,剖析数字化转型助推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机制,并利用soble和bootstrap检验方法,检验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高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从机制路径上,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升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两条路径,间接促进企业竞争力.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化的正向促进作用仅存在于中东部地区,在西部地区不存在;且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非国企的数字化转型驱动作用更大.

    数字化转型企业竞争力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