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山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山学院学报
文山学院学报

王光斌

双月刊

1674-9200

wsxyxb@163.com

0876-8886216

663000

云南文山县学府路66号

文山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enshan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 《文山学院学报》刊号为CN 53-1216/Z,是云南省教育厅主管、文山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学校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相结合的一个亮点,刊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学科的学术论文。从2010年第1期起,原《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更名为《文山学院学报》,除名称、刊号变更外,学报的卷号、期号等续前不断。,《文山学院学报》从2011年起由季刊变为双月刊,其中第1、2、4、5期(即2月、4月、8月、10月)登载社科类稿件,第3、6期(即6月、12月)登载自科类稿件。 我们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我们共同打造“壮剧研究”、“地方•民族文化研究”和“生物资源开发研究”等特色栏目。此外,我刊继续设立“文学•语言研究”、“历史研究”、“理论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研究”和其他自然科学方面的栏目,欢迎有意者赐稿。学报邮箱为wsxyxb@163.co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畸形文化景观的深层透视——论杨杨长篇文化散文《小脚舞蹈》

    石健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杨的长篇文化散文《小脚舞蹈》,突破了以往同类题材书写,采取主客对话与知识考古的方式,对一种畸形文化景观予以新的发掘和审视.对于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也进行了深入阐释.诗性与智性的有力融汇,使得此书新散文的特征十分明显.

    小脚主客复调对话知识考古女性悲剧新散文

    《局外人》中默尔索"替罪羊"之死研究

    朱传莲
    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国作家加缪的代表作《局外人》中主人公默尔索因冲动杀害一位阿拉伯人而被判入狱,庭审却聚焦于他在母亲葬礼上冷酷无情的表现,最终判处其死刑.默尔索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位偏离社会正常规范和秩序的怪人,实则不然,他是一位能够洞悉社会和文化中荒诞的清醒者和旁观者.所以他拒绝说谎,拒绝参与"庭审游戏",坚持自由人身份,最终欣然接受死亡.从勒内·吉拉尔提出的迫害文本四个范式和替罪羊机制理论出发,解读默尔索被判死刑的背后原因,并以此来证实默尔索是荒诞社会下集体暴力的受害者,他是以"替罪羊"身份接受死亡.

    《局外人》默尔索替罪羊

    文山白苗苗语结构助词研究

    侯文甫
    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山白苗话结构助词具有多功能性,结构助词ni⁴⁴身兼定语标记、状语标记、补语标记、话题标记等多种句法功能.量词正在向定语标记演化,其间存在着较明显的语法化路径:量词→指代词→领属定语标记→限制定语标记/修饰定语标记.结构助词ni⁴⁴及其句法结构、语法功能借自汉语,它是受汉语的影响所致,是语言接触引发的创新.结构助词没有同源关系,是后起的,产生于方言分化之后.苗语语序向着与汉语普通话语序趋同的方向演变.

    文山白苗话结构助词多功能语法化语言接触

    师范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双重角色:理论指引、概念模型和实践路径

    甘启颖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师教育领域,自我调节学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未来的教师,师范生亟需培养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以适应知识领域快速演变的现实.自我调节学习与教师教育紧密相连,教师教育课程需要引入自我调节学习的理念和实践.一方面,师范生需要实现自身学习的自我调节,称为学习者的角色(SRL),另一方面,师范生需要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调节学习的技巧,称之为教师的角色,也称为自我调节教学(SRT).可以通过理论框架学习、教学培训和交互式学习环境三个维度的培训,帮助师范生发展其自我调节双重角色能力,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师范生培养中加强对自我调节学习双重角色能力的重视,并将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师范生自我调节学习双重角色

    "课堂-网络-实践"一体化课程思政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文山学院"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课程为例

    肖璐杨莹何亚玲
    94-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创新、可行、有效的思政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作为面向全国新闻院校的大课堂,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2022 年以来被列为文山学院新闻学的专业必修课.以"大讲堂"课程为研究对象,探索"课堂-网络-实践"一体化课程思政模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思政元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以期为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创新思路和实践案例,有利于提高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新闻传播专业新闻传播大讲堂课程思政实践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理念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以文山学院为例

    陈古于刘小燕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通过教学改革实践,课程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生评价良好.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对阅读量和阅读能力的考核不足、对研究性和项目式学习的考核不足、缺乏个性化评价以及反馈机制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对学生阅读量和阅读能力的考查,并加强对学生研究型和项目式学习的考核,同时,强化个性化评价以及反馈机制.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核改革

    新时代基层党校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效策略研究——以中共文山市委党校为例

    崔文静
    107-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党校作为党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重要基地,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在当前多元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创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是摆在基层党校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以期为新时代基层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基层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与修养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苗族儿歌审美教育研究

    牛秋霞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各个阶段的教师主动将古老而优美的儿歌运用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挖掘其潜在的审美教育价值.散布在民间的苗族儿歌彰显了苗族特有的文化魅力.挖掘苗族儿歌蕴含的文化价值,培育儿童对苗族儿歌的审美情趣,达成立德树人之教育功能.文章试图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挖掘苗族儿歌中蕴含的音乐之美、语言之美、游戏之美、民俗之美,充实苗族儿歌审美教育内容,同时立足教学实际,积极探讨苗族儿歌审美教育方法.

    传统文化苗族儿歌审美教育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文化融入初中英语第二课堂的策略探究

    那丽芳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云南省文山州 11 所中学初中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了解到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认知情况不够乐观、中国文化与英语第二课堂的融合有差距、无法开足开齐初中英语第二课堂.针对此情况从多载体讲好中国故事、就地取材巧用头脑风暴、走进情景体验式学习、满足兴趣特长发展需求、培养批判性思维、多元视角评价几方面探讨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文化融入初中英语第二课堂的策略,以期提高初中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效率,丰富和补充英语第二课堂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形式.

    文化自信中国文化初中英语第二课堂策略

    《文山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文山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