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周承顺

月刊

2097-0900

wjxyxb@126.com

0316-2067611、2067612、2067201、2067202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eople's Police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武警学院学报》简介 一、基本情况 《武警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1月,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北京地区高校一等优秀期刊、河北省优秀高校学报一等奖、公安武警部队创刊最早的学术期刊、公安武警部队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主办,刊名为陈丕显副委员长题写。 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面向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各警种以及众多专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学报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受到全国高教期刊研究会、北京地区高教学报研究会、河北省教委、省高教期刊协会以及军内外读者、作者、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 主要栏目有:“边防研究”、“消防研究”、“警卫研究”、“维和研究”、“高教研究”、“文史研究”、“部队建设研究”、“法学研究”、“哲学研究”“维和研究”等。现印数为5000册,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发行全国公安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支队以上机关以及公安政法院校。同时,还与法国、英国等国家消防部门及有关院校进行了交流。 二、办刊方针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坚持“双百”方针,面向公安政法系统、武警部队和院校,旨在活跃学术思想,扩大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促进科教强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安现役部队服务。 三、优势与特色 武警学院为省军级,是为全国公安武警部队培养边防、消防、警卫和维和专业人才的部属本科军事院校。从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来看,全国仅此一家。学院集军事性、公安性、地方性为一体,决定了《武警学院学报》的属性。从这个层面是上讲,学报的主要研究领域在全国是惟一的、一流的。这既是武警学院的优势,也是学报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四、编辑部建设 编辑部现有8人组成。主编、副主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多次被评为全国(省)高教期刊“优秀编辑”。编辑5人,职工1人;从年龄结构看,老中青三结合;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学历5人,本科2人,本科以上学历占88%。总的来看,学报编辑部是一个人员素质高,奉献精神好,业务技术精,学术造诣较深,知识结构合理的编辑部,完全能够胜任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编辑部现在是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员单位,全国高教期刊协会理事单位,北京市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单位,河北省高校学报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公安政法高校学报常务理事单位。 五、学报发展及取得的工作成绩 纵观学报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学报编委会的关怀指导下,全体编辑人员勤奋工作,奋勇拼搏,积极开拓进取,办刊思路清晰,办刊指导思想明确,充分发挥了学报的阵地作用、指导作用、园地作用和窗口作用,创造了品牌,提高知名度,促进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和部队建设。   1998年,学报取得国内统一刊号、国际标准刊号。   1999年《武警学院学报》在河北省教委组织的全省59家高校学报中夺得“优秀学报一等奖”(全省仅4家)。   2000年学报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是中国期刊综合数据库来源期刊。同时被北京市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期刊”。   2002年5月,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2006年5月,蝉联“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边消警研究”专栏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多年来,由于学报长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工作方针,学报的学术质量显著提高,转载率逐年上升。1999年以来,在学报发表的文章有数十篇被中央军委军事文库、国家有关文献书刊收录;有10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近百篇文章摘要或标题收录索引。   六、奋斗目标及工作思路   在新世纪之初,编辑部决心,虚心向高校文科学报学会专家请教,向各高校学报编辑同仁学习,按照既定的办刊目标和方略,刻意求索,奋力耕耘。力争在办有特色期刊、走精品化道路上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奋斗目标:“办有特色期刊,走精品化道路,争一流期刊,创名牌效应”和“扩大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突出专业特色,追求高新实深”是学报刻意追求的目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好学、精益求精;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坚持原则、以质取稿;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是编辑部精神的真实写照。   工作思路:坚持学术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实施精品战略,追求高新实深。   质量管理:期刊编排规范化,学术质量精品化,期刊风格特色化,编辑工作现代化(微机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火灾环境下固定顶油罐爆炸预警方法研究

    杨义旻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灾现场罐体状态受火情影响不断变化,通过实时监测罐体顶部形变量变化,并结合罐体温度来判断其所处状态,实现对火灾情况下罐体状态的动态监测预警.应用蒸气云爆炸模型对固定顶油罐爆炸危害后果进行分析并划分爆炸危害范围,推演提出一种"温度—形变量"爆炸预警方法,一定程度上为消防救援人员科学制定行动方案及预警爆炸时刻奠定理论基础,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固定顶油罐爆炸预警火灾环境灭火救援

    "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视域下新型警务人才培养共同体构建

    高士杰王欢郑宏帅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推动构建现代化警务运行模式的重要牵引,"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对新型警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公安院校应聚焦新型警务人才六大核心素质能力,推动全方位协同育人,强化组织领导、分类施策、落地见效、效益评估等工作保障,打造衔接顺畅、运行高效的"五位一体"人才培养共同体,加快推进公安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新型警务人才人才培养共同体

    基于课程考核成绩的公安院校学生核心能力生成路径研究

    段海鹏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当前学生评价工作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采取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构建3层、8因子的学生核心能力指标体系,研究分析各能力属性与25门核心必修课程之间的关系.依据规则空间模型建模过程对学生能力模式进行识别和归类,根据典型能力模式研究分析学生个体能力状态,可以给出学生能力生成规划路径,以期为高等院校科学开展学生评价、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学生评价核心能力路径规划考核成绩规则空间模型

    "警察防卫与控制"课程改革研究——以山西警察学院为例

    赵华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警察防卫与控制"课程按照警察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在公安院校开设并应用于在职民警培训活动中,但其教学、训练模式无法满足当前公安队伍实战能力建设的基本需求.采用问卷调查、一线调研、实验实训等多种方法从学历教育与民警培训两个层面入手,分别在提高重视程度、加强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统一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改革创新,以提升预备警官和一线民警在警务实战活动中的防卫与控制能力.

    警察防卫与控制课程改革

    人物介绍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