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周承顺

月刊

2097-0900

wjxyxb@126.com

0316-2067611、2067612、2067201、2067202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eople's Police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武警学院学报》简介 一、基本情况 《武警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1月,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北京地区高校一等优秀期刊、河北省优秀高校学报一等奖、公安武警部队创刊最早的学术期刊、公安武警部队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主办,刊名为陈丕显副委员长题写。 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面向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各警种以及众多专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学报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受到全国高教期刊研究会、北京地区高教学报研究会、河北省教委、省高教期刊协会以及军内外读者、作者、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 主要栏目有:“边防研究”、“消防研究”、“警卫研究”、“维和研究”、“高教研究”、“文史研究”、“部队建设研究”、“法学研究”、“哲学研究”“维和研究”等。现印数为5000册,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发行全国公安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支队以上机关以及公安政法院校。同时,还与法国、英国等国家消防部门及有关院校进行了交流。 二、办刊方针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坚持“双百”方针,面向公安政法系统、武警部队和院校,旨在活跃学术思想,扩大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促进科教强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公安现役部队服务。 三、优势与特色 武警学院为省军级,是为全国公安武警部队培养边防、消防、警卫和维和专业人才的部属本科军事院校。从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来看,全国仅此一家。学院集军事性、公安性、地方性为一体,决定了《武警学院学报》的属性。从这个层面是上讲,学报的主要研究领域在全国是惟一的、一流的。这既是武警学院的优势,也是学报的优势和特色所在。 四、编辑部建设 编辑部现有8人组成。主编、副主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多次被评为全国(省)高教期刊“优秀编辑”。编辑5人,职工1人;从年龄结构看,老中青三结合;从学历结构看,研究生学历5人,本科2人,本科以上学历占88%。总的来看,学报编辑部是一个人员素质高,奉献精神好,业务技术精,学术造诣较深,知识结构合理的编辑部,完全能够胜任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编辑部现在是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员单位,全国高教期刊协会理事单位,北京市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单位,河北省高校学报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公安政法高校学报常务理事单位。 五、学报发展及取得的工作成绩 纵观学报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级领导、学报编委会的关怀指导下,全体编辑人员勤奋工作,奋勇拼搏,积极开拓进取,办刊思路清晰,办刊指导思想明确,充分发挥了学报的阵地作用、指导作用、园地作用和窗口作用,创造了品牌,提高知名度,促进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和部队建设。   1998年,学报取得国内统一刊号、国际标准刊号。   1999年《武警学院学报》在河北省教委组织的全省59家高校学报中夺得“优秀学报一等奖”(全省仅4家)。   2000年学报加入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是中国期刊综合数据库来源期刊。同时被北京市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期刊”。   2002年5月,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2006年5月,蝉联“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边消警研究”专栏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   多年来,由于学报长期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工作方针,学报的学术质量显著提高,转载率逐年上升。1999年以来,在学报发表的文章有数十篇被中央军委军事文库、国家有关文献书刊收录;有10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转载,近百篇文章摘要或标题收录索引。   六、奋斗目标及工作思路   在新世纪之初,编辑部决心,虚心向高校文科学报学会专家请教,向各高校学报编辑同仁学习,按照既定的办刊目标和方略,刻意求索,奋力耕耘。力争在办有特色期刊、走精品化道路上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奋斗目标:“办有特色期刊,走精品化道路,争一流期刊,创名牌效应”和“扩大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突出专业特色,追求高新实深”是学报刻意追求的目标。“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好学、精益求精;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坚持原则、以质取稿;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是编辑部精神的真实写照。   工作思路:坚持学术导向,突出专业特色,实施精品战略,追求高新实深。   质量管理:期刊编排规范化,学术质量精品化,期刊风格特色化,编辑工作现代化(微机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边境管理法律制度现实藩篱与优化重构

    万端雄
    5-1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治对边境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我国现行边境管理法律制度虽已初成体系,但尚不完善,存在立法层次较低、立法分散、某些领域立法滞后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边境管理需要,亟待优化重构.提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思想,统筹发展与安全,贯彻体系化和系统化理念,强化综合立法、创新区域协同立法模式,出台综合法规、扩容国际条约,修订冲突规范、完善配套法规等建议,以期构建位阶适当、体系协调、内容完善的边境管理法律制度,为边境安全和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法律制度边境管理区域协同立法边境安全高质量发展

    马来西亚外籍劳务移民管理政策及启示

    唐勇薛亚捷徐丹彤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来西亚与我国隔海相望,其外籍劳务移民管理政策独具特色.对马来西亚外籍劳务移民管理政策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可为我国构建符合实际的外籍劳务移民管理体制提供借鉴.马来西亚作为传统移民目的地国,外籍劳务移民管理政策历经自由劳务移民政策时期、限制劳务移民政策时期、宽松劳务移民政策时期、"摇摆"中限制劳务移民政策时期.建议我国进一步健全外籍劳务移民管理制度,加快移民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进程,培养复合型外籍劳务移民管理人才,深化国际合作机制,从而提升外籍劳务移民管理能力.

    马来西亚移民管理移民政策劳务移民

    传播语境下"讲好警察故事"的叙事策略——以公安英模宣传报道为例

    莫云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媒体时代的媒介化语境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技术、渠道支持,也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讲好警察故事"要符合当代传播规律,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从命题设置、叙事视角、叙事语态、视听语言以及目标受众等叙事要素和传播环节,构建更加贴近受众的话语理念与实践体系,提升公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效性.

    警察形象叙事话语英模传播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孙梅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始终自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党百年自我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守正创新;是党通过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是党百年自我革命实践的生动反映;群众路线是党自我革命的生命线,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力量源泉.在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应以历史唯物主义助推自我革命,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历史唯物主义

    训词精神指导下新警职业认同感培育研究

    郝胜杰高冲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人民警察队伍授旗时所致训词再次重申"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在公安工作面临复杂情况形势下,如何提高新警的职业认同感是当前公安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新时代公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问题.以训词精神为指导,分析新警职业认同感培育现状,提出增强新警职业认同感的路径:加强新警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政治认同;厚植新警角色实践的人民立场,增强宗旨认同;强化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建设,增强价值认同;加强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增强纪律认同.

    训词精神新警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认同感

    铁路治安治理共同体建构:困境与进路

    肖振涛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治安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铁路是治安防控的重要单元,保障铁路治安秩序稳定极其重要.当前,铁路治安治理共同体建构还存在着各参与主体责任发挥失衡、信息共享与协作平台不完善、激励与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和治理型警务人才不足等困境,严重影响铁路治安治理效能.对此,应从明确并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责任、搭建信息共享与协作平台、健全激励与监督考核机制、培养治理型警务人才等方面对铁路治安治理共同体进行结构性与系统性改善.

    铁路治安治理共同体治理效能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海外园区安保体系建设研究

    岳诗瑶裴岩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海外利益拓展的重要交叉点,"一带一路"沿线中国海外园区具有承载利益价值高、本地适应性凸显、多元化主体聚合、政策导向性较强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拓展海外利益、推动"中国经验"走向世界、深化国际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安全是保障园区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一带一路"沿线海外园区也已得到国家和海外园区内部的双层安保体系保障.然而,在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我国海外园区安全备受挑战,安保难点重重,现有安保体系手段相对滞后、"能力—便利性"矛盾以及安保供给分散等问题不容忽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推进安保防线关口前移、提升非官方安保力量能力、打造"园区式"安保体系等方式予以解决.

    "一带一路"海外园区安保体系

    高空抛物犯罪的类型化评价

    郭小亮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空抛物犯罪牵涉诸多不同罪名,需根据法益侵害的差异性进行类型化考察."情节严重"的高空抛物行为构成高空抛物罪,"情节严重"属于客观违法要素,可从客观危害性和侵害可能性两个维度考察.造成他人轻伤以下的高空抛物行为,构成高空抛物罪或高空抛物罪和寻衅滋事罪的想象竞合犯.造成他人轻伤以上的高空抛物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侵害人身权犯罪.造成财产损失数额较大的高空抛物行为构成高空抛物罪、寻衅滋事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想象竞合犯.危害公共安全的高空抛物行为,需根据抛掷物品性质和可能发生的结果确定所涉罪名,不宜笼统地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高空抛物类型化情节严重高空抛物罪法益侵害

    犯罪附随后果的阶梯式划分——以刑法预防性立法的转向为契机

    李国歆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迎来了刑法预防性立法的重大转向.在此背景之下,降低刑罚强度的强烈诉求与犯罪附随后果的严厉性、预防型犯罪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公众认同之间均存在较为紧张的关系,而这也意味着犯罪附随后果的制度完善迎来新的"窗口期".在现行犯罪附随后果制度中,存在限制内容缺乏比例性权衡、规范载体僭越法律保留原则等法治性缺失.其深层诱因在于,人们将犯罪人视为现代文明社会丑闻的刻板定格.应当以犯罪人概念的阶梯式划分为核心,促成犯罪附随后果的制度完善.基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应慎用终身性的犯罪附随后果,并构建前科消灭制度;基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差异,可以合比例地设置限制内容.

    犯罪附随后果刑法预防性立法前科消灭犯罪人比例原则

    多重约束下民警公务用枪的行动逻辑

    滕修攀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务用枪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公安机关在社会治理中的困境.实证研究发现,民警公务用枪的心理与行为受到多重条件的约束.文化与舆论是最外围的软性约束,影响着公务用枪的正义感.法律法规是较外围的刚性约束,决定着公务用枪的合法感.组织氛围是较内围的显性约束,决定着公务用枪的支持感.素质与训练则是最内围的硬性约束,决定着公务用枪的效能感.四个维度的用枪心理影响着民警在警务实战中的行为倾向和行为表现.涉枪事件的应对和涉枪民警的处理,又将反作用于涉枪民警及其他民警的心理与行为.研究结果为民警不愿拿枪、不敢用枪、不会用枪等问题找到一种阐释框架.

    公安管理公务用枪枪支管理用枪训练涉枪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