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智慧

    肖洁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经提出便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决策布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并创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特别是儒释道三学中所蕴含的仁爱和谐、天下大同、和而不同以及天人合一等观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彰显了鲜明的中国底色和中国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

    有效性教学下《记承天寺夜游》的课例对比

    黄曦黄文珊
    129-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和课堂改革的持续推进,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很多一线教师的关注热点.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习阶段中,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下承小学文言文的启蒙,后为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基础,是重要的过度阶段.其中,在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记承天寺夜游》是广为传颂的名篇佳作,其经典性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而对王崧舟、余映潮两位特级教师的课例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从中探知实现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的启示.

    《记承天寺夜游》课例比较文言文教学

    双减背景下学科类校外培训的转型发展

    石文君陈思琳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疫情时代下,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经济压力的增大对教育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双减"政策的颁布已有将近一年多的时间,国家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合理管控已取得初步的成果,基于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校外培训机构的进一步转型发展尤为必要.

    双减政策经济放缓校外培训机构转型发展学科类

    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探究

    毛凯莉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愈发体现出其重要性,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成功与否与驱动性问题的制定有极大关联,因此对驱动性问题的标准和制定步骤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应当符合以下标准:向心性、真实性、挑战性、综合性、兴趣性、开放性和人文性,教师在制定驱动性问题时要以学科大概念为中心出发点,一步步确定驱动性问题的目的、主体和情境,使制定出来的驱动性问题最大限度符合学生和教学的需求.

    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驱动性问题新课标

    宋元牧溪禅僧画中的"物哀"与"幽玄"审美

    杨森东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宋元时期佛教禅宗兴起,镰仓、室町时代入宋僧和宋元渡日僧将中国禅宗传播至日本的同时,也带去了大量的禅僧绘画作品.以水墨画技法为主的宋元禅僧画在日本大放异彩,颇受将军大名、上层武士、茶道名人等的追捧,并逐渐取代了之前日本完全袭仿中国六朝及隋唐之"唐绘",勃兴了日本新绘画样式之"汉画".在众多漂洋过海东传至日本的宋元禅僧画中,南宋末年禅宗画家牧溪的画作最受好评,其作品在日本绘画史上影响深远,牧溪本人也被尊崇为"日本画道之大恩人".宋元时代禅僧画名家辈出,为何唯独牧溪画作如此受到日本人青睐?而相较于在日本的极度受宠,中国古代对牧溪绘画作品的评价一直不高,牧溪本人也不太被宋元以来中国历代书画名家所接受,甚至还饱受恶评.本文将以"宋元禅僧画重在写意之风格"为切入点,通过具体论述宋元绘画崇尚"写意"之共性,从日本文论和美学角度,论证分析导致牧溪画作"墙内开花墙外香"之深层原因.

    禅僧画"物哀""幽玄"

    我国竞演类综艺节目热播现象研究

    孙小茜程舒婷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发展,影视综艺类节目越来越多.影视综艺类节目在丰富着人们娱乐精神生活同时,还给广大观众带来了寓教于乐、知识普及、视听欣赏等多方面的收获.然而,随着影视综艺节目的发展,观众的审美水平、观看需求以及对影视综艺节目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于是,电视综艺基于传统综艺上创造了竞演类综艺节目,如:《演员的诞生》《我就是演员》等.该节目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受众的广泛好评,而这些节目热播走红的背后存在着一定的传播规律.本文将根据这一现象从选拔赛制、节目策划和对受众方面,对竞演类综艺节目热播现象的原因进行详细研究,希望通过具体的分析,为日后能创作更好的优秀综艺节目而积累经验,与此同时,也为我国影视传媒行业的发展进步提供更多参考.

    竞演类节目热播现象节目创新

    讲好世界共情主题的中国故事

    陈婧茹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亚洲象北迁事件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其广受国际关注的原因,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有重要启发:首先,深度挖掘具有显著人类命运共同体特征的中国特色故事题材,选取具有人文关怀的话题能够更好地跨越国际传播体系中的障碍,突破沟通壁垒.其次,促进传播形式多元化.结合"口、写、译"等多种传播方式,高质量地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听清中国声音.最后,坚持自信平等对话.选取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加以传播,让中华文化真正"走进去".

    亚洲象北迁中国故事主题共情

    基于民族文化符号的群众文化发展研究

    唐启莉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文化符号是塑造、提升文化价值的主要介质,我国各民族通过运用本民族的文化符号能在保证文化质量的同时,建立一种新颖、独特的专属文化形象.群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逐步丰富,它既是一种精神文化,也是一种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和历史意义.本文对基于民族文化符号的群众文化进行探讨,以期能对当前群众文化的开展提供一定借鉴.

    民族文化符号群众文化文化多元化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发展探究

    梁琼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有区别于高等教育独特的特点.而学前教育作为朝阳专业,为了补足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缺口,人才培养受到广泛关注,应让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实际贴近,符合市场需求,探索教学与实践并行的教育模式.对此,教育部启动了现代学徒试点工作,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但由于内容设计缺乏专业度、高职院校与幼儿园双方主体合作动力不足,阻碍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为此,本文结合现代学徒制内涵,探究当前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发展现况,并分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发展存在的问题,围绕双元育人体制建设、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对接和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三个方面,提出解决策略.

    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

    后藤朝太郎《中国游记》中的宁波书写

    张燕燕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日本近代著名的"中国通",后藤朝太郎在大正时期到昭和二十年战败的三十余年间,曾五十多次乘船来中国旅行,并留下了许多与中国相关的著作、散文和游记等.其中《中国游记》一书出版于1927年,该书详细记述了后藤朝太郎在中国考察期间的见闻与感想.宁波作为一个历史上与日本结缘颇深的城市,在后藤朝太郎的游记中占据了不少笔墨.由此,本文试图聚焦于后藤朝太郎《中国游记》一书中的宁波书写,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来探讨"中国通"后藤朝太郎的中国认识.

    后藤朝太郎《中国游记》宁波中国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