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比较翻译视域下艾约瑟英译《红楼梦》研究

    刘现合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艾约瑟节译《红楼梦》是较早英译本,体现了艾约瑟的翻译风格如典故翻译的中西对应、圣名翻译中的宗教隐喻、文化翻译的背景意识等.本文在比较翻译视域下,通过对比分析艾约瑟与闵福德和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的文化、用词、句式结构等方面异同,发现中西方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及其原因.

    艾约瑟《红楼梦》英译比较翻译视域节译归化异化意识形态

    《论语》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当代转向

    向燕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学本土化的重要来源,而《论语》中教学思想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他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理念,影响着中华民族教学发展的方向,至今仍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深入研究《论语》教学思想的继承与转向,对我国当代教学思想本土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论语教学思想继承当代转向

    中国古诗词翻译中的语言赏析

    范洪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具有独特的音韵结构,其语言精炼,蕴含丰富的哲理和智慧.本文以唐诗、宋词英译本为例,以许渊冲的"三美"原则为翻译理论,从"音美、意美、行美"三个角度对所选的古诗词译文进行深入赏析,探究古诗词译文美感的再现.

    古诗词翻译"三美原则"许渊冲音美意美行美

    微写作分类指导提升作文教学有效性研究

    王珊珊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落实,提升高职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互联网时代,微博、抖音等平台逐渐成为传播思想、表达内容的重要载体,传统的写作教学已然不足以支撑新时代的表达需要,微写作成为了更适合的表达载体.本文通过对微写作分类指导训练的背景分析和微写作分类指导的具体教学策略展开研究,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激发爱国热忱,让微写作成为语文作文教学的亮点而不是盲点.

    微写作分类指导高职语文

    应用文写作课程行为引导教学改革与实践

    罗俊英
    157-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文写作是众多写作类型中的一种,通过对学生进行应用文课程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但是单纯的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只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无法在写作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培养,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立德树人教学背景,通过在思政课程引导下,对应用文写作课程进行改革.因此,本文主要基于立德树人背景,通过对管理应用文写作课程"行为引导"教学课程性质和目标进行分析,结合教学改革意义,就立德树人背景下管理应用文写作课程"行为引导"教学改革存在的困难提出相关的实践建议,以期为应用文写作中融入思政思想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立德树人应用文写作课程行为引导思政课程

    叶圣陶阅读教学思想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周颖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圣陶先生作为我国语文教育界的泰斗级人物,在其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几十年中,对阅读教学提出了许多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阅读教学思想虽然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考验,但是历久弥新,对当今的语文阅读教学仍然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叶圣陶先生阅读教学思想中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对当今高职语文阅读教学有所启发,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叶圣陶阅读教学教学思想

    文学与地理概念下的三峡名称演变考察

    杨智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峡"是我国著名的地理标志,也是三峡诗路的核心区域.今日一般特指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但过去长江三峡的具体所指却由于历史、地理、人为等原因屡有变动,诸说纷纭.据此,采用文史互证法,通过爬梳考辨相关文献资料,试图理清三峡的名称演变过程,加深我们对三峡这一重要文学和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三峡名称演变

    审美人类学视野下的广西山水传说文化

    赵迎港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说的灵感产生于山水之间,经过人类的审美考察,从自然符号转变为文化符号,在此过程中寄寓了生活在本地的居民面对山水环境所产生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感受.通过审美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广西山水传说,从地方性审美经验角度入手,研究广西山水传说的地域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考察山水和居民之间的互动以及山水对本地民族生活环境的塑造,以及分析山水传说之中所蕴含的民族审美情感和美学体验,从中发现山水传说与广西本地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相互依存的关系.

    审美人类学地方性审美经验山水传说民间叙事

    藏羌彝酒歌在饮食文化中的审美比较

    杨梅吴紫静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对酒有各自的特色和见解,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各自民族专门的酒歌,并有酒桌上无歌不欢的饮食文化传统,体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饮食文化特点.本文以藏彝走廊上藏羌彝三个民族的酒歌为例,分析了酒歌在饮食文化中的审美特点.

    藏羌民族酒歌饮食文化审美

    宫崎骏动画文化特质及跨文化传播启示

    韩正颖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不仅是经济的一体化,也是文化的一体化,许多优秀的动画电影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让整个世界联系更为密切.日本著名动画师宫崎骏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动画电影即体现了日本民族鲜明的文化,又跨越巨大的文化差异鸿沟,在全球范围内收获大批受众,具有独特的特点与传播优势.在提升中国软实力、推广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动画电影来传播中国文化是至关重要的课题,研究宫崎骏动画特点与传播策略,能够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

    宫崎骏跨文化传播传播策略动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