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wxjy2005@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Journal Litbraturb B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中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实施的建议

    沈湘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强调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旨在加强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视域下,本文通过分析该任务群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祝福》的教学设计为例,从教师的角度针对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三个具体的教学建议,以期推动"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进一步落实.

    高中语文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教学建议

    唐小林《孤独的"呐喊"》的批评之批评

    张新悦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草根批评家"自居的唐小林固然对一些文坛乱象有所揭示,显示出一定的批判锋芒,但是也存在如下局限:过分拘泥于细节而忽略文本总体的审美意蕴,流于现象描述而缺乏对某些问题的深层追问,对作家作品缺乏"同情之理解".本文以唐小林的批评文集《孤独的"呐喊"》为例,论析其文学批评的优长与不足.

    唐小林《孤独的"呐喊"》文坛乱象同情之理解

    身体末端美学缘起及其内涵探究

    朱琳琳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代社会刮起一阵美甲热潮,新颖时尚的美甲使身体末端部位——指甲闪亮登场,出现在越来越多人的眼前,使人们关注到身体末端体部位之美.身体末端之美与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理论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有着深刻的联系,可从这二者中寻求到一定的理论支撑.由此,可发掘出"身体末端美学"这一全新概念.以舒斯特曼身体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桥梁,深入研究"身体末端美学"之意蕴内涵,在寻求共性的同时更挖掘到"身体末端美学"的独特意蕴,它不仅体现出对身体美更加深入细致的追求,闪现着中国传统尚"微"审美意识,而且还反映着女子自我身体意识的深度觉醒.

    身体末端美学美甲身体美学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王慧林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语文课程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具有先天优势,但高职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认识不足,认知存在偏差.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融入,从精神成长与能力提升、模块化文本选择、问题导向与价值引领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

    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古诗词《关雎》诵读教学的声情讲析

    李敏石艺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诵读对品味古诗词所蕴含的语言、形象、情感等丰富意蕴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古诗词诵读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未能充分发挥诵读的真正效用.基于此,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需先结合文本情思的分析引导学生把握诵读方法,做到"以情定声",之后可借助造时空、扮形象、演情景等环节,在情境活动中"以声传情",读出诗意与诗味.在《关雎》中,关雎之声与好逑之情是落实诵读教学的关键,在析文本与创情境这两个教学环节中,皆需扣住这一"声情关系"加以落实.

    古诗词诵读教学声情关系情境创设《关雎》

    课程思政背景下文言文趣味教学策略

    刘书月万素花薛剑莉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不仅要在专门的政治课上,还要从其他隐性方面拓展思想政治的范围.这一要求不仅符合"立德树人"的要求,更符合新时代"课程思政"的要求.文言文在基础教育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教师不仅要挖掘文言文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还要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

    课程思政文言文趣味教学策略

    隐性课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张倩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性课程是一种以间接的、潜在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课程,中学语文教学中没有充分认识到隐性课程的价值,忽视了隐性课程的重要性.本文从情感体验、课堂气氛、语文实践三个方面对隐性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探究,提出应用策略,旨在通过对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学习与发掘,更好地去探究语文的魅力,促进学生发展.

    隐性课程显性课程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高考作文教学策略

    王玲玲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是语文课程的一个终极目标,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很关键的环节,教师要采取有效的写作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通过研究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把握作文的命题规律,探究可行的高考作文教学策略.

    语文核心素养高考作文教学策略

    小学文言文"体认"教学思维探究

    韩依依
    16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首次提到"体认"一词,多次强调要"体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于此,本文在坚持新课标"以文化人"的育人价值导向之下,以《伯牙鼓琴》为例将"体认"思维引入小学文言文教学,探索出于文言美点、文章妙点、价值生发点体认的教学实施路径,以期能给当今的小学文言文教学带来新的启示.

    小学文言文体认教学思维

    三位名师《老王》课程比较下的散文教学品析

    刘崇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散文是文学作品重要的文学样式之一,它能够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是一种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但当今的教学仍有需要改进之处.所以,本文以余映潮、黄厚江、王君三位语文特级教师的课例《老王》为例,总结他们在散文教学中的特点,从散文的文体特征、散文的不同类型、散文的情感朗读、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的个人生活等五方面入手,为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实践中提供理论指导.

    散文教学课例比较《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