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学教育(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学教育(下)
文学教育(下)

王先霈

月刊

1672-3996

huangbizhai@126.com

027-67868288

430079

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校内

文学教育(下)/Jour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师范类专业认证下的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

    王雅琼陈志刚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针对学生的审美感受和鉴赏能力进行培养.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对标的专业是师范类专业,教学方向与教学目标由于定位不清晰,导致课程教学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根据其课程面临的教学不足,提出课程改革应用要点和改革策略,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师范类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应用要点改革策略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改革探究

    闫飞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应用,提高了学生综合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使用信息的能力.本文通过简要分析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其出现的问题,重点阐述了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中职语文教学创新改革

    初中散文亲情倍亲主题教学探究

    温娜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新时期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阶段中,我们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视域下如何去解读初中散文"亲情倍亲"一类主题的课文有一些研究意义.首先要明确"立德树人"中"德"的概念,然后,选取若干篇统编本初中散文"亲情倍亲"主题进行主题教学策略探究.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文本整合、对比异同与延伸阅读、文本互参以及多元解读这四个方面开展初中散文"亲情倍亲"的主题教学探究,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审美和鉴赏活动当中.

    立德树人统编本初中散文"亲情倍亲"主题教学

    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新旧高考理念的衔接

    葛红艳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关乎社会稳定和团结.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语数外必考,其他科目学生自主选择.由此所见新高考制度侧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而新旧高考有显著差异,凸出表现为教育理念,所以教师就要注意新旧高考理念的衔接.而语文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教师要透彻理解新高考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理念,更换教学方法,从而迎合教育改革,为学生高考提供助力.

    新高考语文教学新旧理念

    当前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定位与发展

    陆婷婷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同样语言教学也离不开文化的传授.作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本体的知识,也需要融入相应的文化教学,将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贯穿于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始终,二者相辅相成,在这一定位基础下,文化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推动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教学,才能促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发展.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传播

    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意义及现状

    邓玉霞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阅读是一项个性化突出的学习行为,在文学作品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与文本内容之间展开深入的情感交流,不断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理解能力.文学作品鉴赏能让学生通过感悟作品内容思考内在含义,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对于推动语文教学具有突出的意义.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对文学鉴赏教学的意义和现状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讨论.

    语文文学作品鉴赏教学

    部编版语文教材课前提示语分析

    陈锦玲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常认为现代语文教材具有范文、知识、实践和助读四大系统.课前提示语是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单元提示语以及课文提示语(部编版称作"预习"导语),"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前提示语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对师生的教与学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的教学中,课前提示语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无法发挥其优势.本文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对课前提示语的内容以及作用等进行分析,期望课前提示语在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中得到重视,将其优势最大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课前提示语内容分析作用分析

    《促织》与《变形记》的对比阅读

    陈家溪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形记(节选)》和《促织》这两篇课文有着同样的"人变虫"主题,这给教师践行"1+X"的阅读理念提供了素材,适合采用对比阅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变虫对比阅读教学策略

    整本书阅读名师谈

    马雨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下,高中也开始进行课程改革,新的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改革方向,这使得社会上越来越重视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问题.本文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整本书阅读的相关理论下,针对三位一线教师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旨在探究出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将以《平凡的世界》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来了解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

    整本书阅读《平凡的世界》核心素养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要力求环环相扣

    花爱琴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好每一天的课,备好每一天的课,是一名教师的基本功.怎样的教学设计能吸引学生的目光,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学有所得,是每个教师要去研究的.在倡导高效课堂的背景下,教学环节的设计有何创新?基本方法有:前后勾连、一线串之、一字贯之、前后对比、首尾呼应.

    教学环节设计衔接对比前后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