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外语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外语学刊
外语学刊

李洪儒

双月刊

1000-0100

wyxk4321@126.com

0451-86608322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外语学刊/Journal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黑龙江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刊发的文稿涵盖普通语言学、俄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日语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符号学、词典学、翻译学等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话语标记"哪里"的序列位置与互动功能

    张利蕊姚双云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考察话语标记"哪里"在自然会话中的位置分布、互动功能以及功能形成因素.研究表明,"哪里"倾向于出现以下4个位置:相邻对后件、中扩展序列、最小后扩展序列、非最小后扩展序列.基于"行为本位"的理念,本文发现,"哪里"在自然会话中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实施恭维、修正、否定、客套、辩解5种社会行为,它是会话互动中充当人际构建和话语协商的重要资源.影响其互动功能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否定义滞留;其二,礼貌原则的语用强化.

    "哪里"序列位置互动功能语义滞留语用强化

    多维真值视角下主观化的实现机制研究——以"有2+vp"的复现为例

    陈伟方华辉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vp"形式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日渐频繁,其中尤以"有2+vp"频率的提升引人关注.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不仅从历时层面来看"有2+vp"的演化过程,更是从多维真值视角来考察"有2+vp"的主观化进程.经研究发现,"有2+vp"形式在现代汉语中复现以后,依次应用于话语的答句、问句以及陈述句之中,并分别产生焦点标记、倾向表述和存在强调的主观性含义.其主观化的实现机制包括系统缺位、构造类推、形式冗余、真值转移4个环节,在此过程中缺位的表达真值与类推产生的形式重新组合,完成语义从描述维度向表达维度的发展,其本质为形式与意义的再平衡.

    "有2+vp"多维语义学主观化描述表达

    自然会话中的回声话语及其互动功能

    尹若男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声话语是互动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指在会话的一个相邻对及其扩展中,说话人对前述的他人话语进行形式上可还原的语义一致的独立性非回答型重复.作为回应性话语,回声话语具有互动性,其话语功能的解读依赖于互动性的对话语境.着眼于交际双方的对话互动,以言者意图为根本标准,确定回声话语的核心功能在于凸显言者对引发语及其说话人的"认同度",并形成一个认同度不同的连续统,具体表现为认同、接受、求解、求证、怀疑和否认.回声话语的使用倾向于表达言者的高认同度,出现频率为"认同>接受>求证>求解>怀疑>否认".根据机构性强弱,话语类型可排序为:庭审会话>医患会话>访谈会话>日常会话.4种话语类型中回声话语的互动功能呈现出共性和差异,这与不同类型话语的机构性特征存在关联.

    自然会话回声话语互动功能言者意图认同度机构性

    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中立场标记的国际化研究——以语言学期刊论文英文摘要为例

    陈庆斌时会杰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期刊论文摘要作为特殊的学术体裁,其宏观语步结构与元话语使用特征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但鲜有研究从历时角度在摘要各语步内考察立场标记的使用特征.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考察学术期刊论文摘要各语步内近二十年间(2002-2022)立场标记使用的历时变化特征.研究发现,近二十年间,模糊限制语在目的语步中使用频率显著下降,强势限定语在结果语步中使用频率小幅上升,自指标记语在各语步中使用频率均显著下降,态度标记语使用频率变化不大.结果表明,二十年间我国语言学研究立场表达策略以及知识构建方式发生一定转变,呈现出国际化趋势.本研究对理解学术期刊论文摘要语步内立场标记使用特征和学术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论文摘要语言学研究立场标记语步历时研究语料库国际化

    独词句研究:现状与展望

    黄弋桓杜世洪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独词句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在形式上极度简化,却能完成一个句子的功能.目前国内的独词句研究主要在非主谓句范畴内开展,国外则是在叹词范畴内讨论.本文总结独词句的研究现状,包括对独词句性质与地位的传统认识,分析传统认识存在的问题,说明独词句研究的关键在于解决其形式与功能上的不匹配.对此,弗雷格的命题函数理论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可以提供解决独词句问题的新思路,据此建立起独词句的新研究范式,推进独词句研究的深入发展.

    独词句性质地位命题函数理论语言游戏论饱和

    并合理论框架下汉语体标记的分布及其生成机制研究

    任心悦袁野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借助内部体假说和时锚定理论,重新修正与归纳汉语中常见体标记的分布,提出并论证了6个体中心语(Asp10-Asp60)的存在,以及在TP和vP层的相对位置关系,包括2个动词前体中心语和4个动词后体中心语,并结合并合理论,重新解释动词和体标记的分布及移位附加机制.另外,本文从并合理论的显性条件出发,重新审视动词前体标记、体后缀及内、外部体标记的显性与隐性身份与句法排序的关系,并解释了多种体相关句法现象,如一些体标记可以共现及不能共现的现象.同时,并合理论可以将动词与动词前体标记和体后缀的相关现象进行统一阐释,从而避免共用"动词提升说"和"动词下降说"的弊端.

    汉语体内部体外部体并合理论时锚定显性条件

    《人面桃花》英译乌托邦理想主义者形象重塑研究

    邵璐杨湘玉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形象学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人面桃花》源文本与英语目标文本中乌托邦理想主义者陆秀米的形象特征,深入挖掘目标语言社会文化背景和译者自身因素对译者在英语世界重塑陆秀米形象的影响.译者莫楷在基本忠实于源文本人物形象特征的基础上,合理改写源文本的语言表达,突显陆秀米各人生阶段的主要形象特征,包括:少女时期的羞怯和充满好奇心;成为乌托邦理想主义者后的孤傲、冷漠、迷茫;革命失败后内心的安稳宁静.莫楷在英语世界重塑陆秀米形象的过程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近年来反乌托邦文学在英语世界深受读者欢迎,具有深厚的市场基础;其二,莫楷的"共同创作"翻译理念以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研究表明,译者通过文学翻译在目标语文化中重塑他者形象时,可以对源文本进行合理改写,适当突显他者形象特征,以加深目标语读者对他者形象的理解.译者重塑他者形象的过程,受到目标语读者的期待视野和译者自持的翻译理念的共同影响.

    《人面桃花》英译乌托邦形象学莫楷格非

    民族文学形象的"他者言说"和"自我回塑"——以中国当代民族小说英语世界译介为例

    鲍晓英段天泽
    5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英语世界译介中国当代民族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形象构建互动性等形象学相关理论,研究英语世界通过对当代民族小说形象"他者言说"构建的当代民族文学形象,探索中国民族文学形象"自我回塑"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世界通过媒体、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对当代民族文学形象进行"他者言说",塑造出一个"具有无限魅力、少数民族文化与主体社会相异""民族文学包含政治隐喻"和"民族文学书写具有世界文学特质"等的中国当代民族文学形象,形象构建的互动性表明中国可以从该形象返现英语世界、反思自我,找到民族文学形象"自我回塑"的路径.

    民族文学文学形象塑造他者言说自我回塑文学译介

    英语多义词词义特有语义特征研究

    王瑜
    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语义启动实验研究英语学习者多义词词义特有语义特征的表征状态和加工特点,通过与共享语义特征加工比较,探究特有语义特征在多义词加工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高水平学习者多义词不同频率词义的特有语义特征加工具有优先性,低水平学习者低频词义特有语义特征不具有加工优先性.英语学习者多义词语义特征动态发展,在多义词语义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多义词词义特有语义特征加工表征英语学习者

    中国学习者二语花园幽径句解读研究

    吴迪李苗苗吴明军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操纵二语句子是否存在花园幽径现象、子句间语用合理性和歧义区域长度,采用阅读从句—主句复合句后回答一般疑问句的任务,考察中国学习者如何理解英语花园幽径句.结果发现,受试采用渐进方式阅读二语句子,遵守延迟关闭原则,花园幽径句理解的正确率显著地低于非花园幽径句;语用合理性不影响二语花园幽径句的理解;与长歧义区域条件中句子阅读相比,短歧义区域条件中句子阅读的正确率更高.这些结果不支持题元结构选择假设,但是支持重新分析模式:在二语句子理解中,句法解析器和语义处理器各司其职.研究结果对二语阅读教学有启发意义.

    花园幽径句二语语用合理性歧义区域长度延迟关闭策略题元结构选择假设题元结构选择重新分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