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叶世祥

双月刊

1674-3555

xuebao@wzu.edu.cn

0577-86596009

325035

浙江省温州市茶山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温州大学交流学术观点、展示学术水平的重要平台,主要刊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哲学反思与当代发展

    邵发军李恺欣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文化进化论与工具理性之上的西方文化话语霸权,所构建的东西方文化二元对峙文化主体性的差序格局,造成近代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严重困顿与近百年迷失.新时代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巩固与发展,关切着推动文化繁荣、文化强国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文化使命.只有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历史向度上,积极拓展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出新,才能够做到精神上的自立、自信、自强,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哲学反思

    以"两个结合"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本质意蕴与建构路径

    卓高生周意涵
    1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两个结合"的必然结果,"两个结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发展方向和有效路径,筑牢了中国崛起的精神独立的思想根基.从本质意蕴上来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是以"两个结合"实现魂脉和根脉为一体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体".以"两个结合"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筑牢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根基,体现中国共产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奠定坚实理论基础;巩固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自信;发掘中华文明的现代价值,在守正创新中铸牢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撑;秉持包容开放,创新文明交流互鉴的新路径.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两个结合"本质意蕴建构路径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性:科学内涵、鲜明特征和时代价值

    方可吕林倥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坚持以实践的观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要求.文化理论的创新以实践为来源,文化目标的实现以实践为基础,文化主体的生成以实践为依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性彰显目标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实践立场、能动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实践自觉、守正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实践原则.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指向以破除文化虚无主义为实践要求、以涵养文化主体自觉为实践归宿、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实践目标、以推动文化共同繁荣为实践胸怀.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性的科学内涵、鲜明特征和现实指向,对于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本质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性对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守正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性科学内涵鲜明特征时代价值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

    陈爱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与科学行动指南.深入探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脉络,离不开习近平早期在地方从政时有关文化建设的深入思考与具体实践.其中,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关于文化建设的意义价值论、方向阵地论、发展创新论等重要论述,以及浙江文化大省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八项工程等实践经验,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重要体现.习近平关于浙江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所具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系统性等理论品格,对于当下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有着重要经验启示.

    习近平文化思想浙江八八战略萌发实践

    家电品牌可持续营销的系统性体验设计研究

    张凌浩赵启逊杜金洋
    4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家电品牌营销需要在推动业务增长的同时考虑如何为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作出贡献.立足系统创新的全局视角,可以有效整合可持续营销资源,创造全域体验价值链,从而促进家电品牌和消费者共同为社会和环境带来更多效益.根据可持续营销在家电品牌领域所面临问题与挑战的复杂性,提出家电品牌可持续营销的设计范畴,识别家电品牌可持续营销的体验维度,形成系统性体验要素矩阵.通过调研,探究用户对可持续营销中体验要素的偏好,构建家电品牌可持续营销体验设计系统,提出消费者体验的设计策略.

    可持续营销体验设计系统创新设计策略

    老字号品牌文化记忆的叙事性视觉再生设计研究

    刘俊
    5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社会,消费结构和理念正在经历深刻变革,老字号品牌文化记忆因未被转化为可满足现代传播需求的形式,亟需有效激活其再生价值并提升品牌效应.深入分析老字号品牌文化记忆内涵及当代传承状况,探究叙事性视觉再生设计方法体系和当代叙事性传播模式,提出将老字号品牌的文化记忆与叙事性视觉设计相结合的创新理念.进一步探索品牌年轻化、数字化、多维化的视觉再生设计策略,为老字号品牌的复兴和形象升级提供切实可行的设计思路.

    老字号品牌文化记忆叙事性视觉设计再生设计

    节日跨文化演绎的青年实践——以2023年上海万圣节角色扮演为观察中心

    李振鹏林恺雯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群体是当代节日跨文化演绎的重要推动者,青年万圣节角色扮演的在地化实践是基于心理调适而产生的泛民俗.我国青年借助多元的本土形象,围绕集体狂欢形成全球在地化认同,建构独特的圈层话语,以此表达自我的情感隐喻,充分体现了青年面对人生境遇时的积极心态.关注我国青年对外来节日的在地化实践,不但有助于新时代我国节日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更能适时把握青年群体的思想动态,探索青年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

    节日跨文化青年万圣节泛民俗

    历史比较语言学视域下中国神话传说人物西王母的形象——基于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的视角

    叶晓锋
    7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著名人物,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历史比较语言学视域对其展开研究发现,西王母和印度的Uma、《圣经》中的夏娃不仅语音相似,语义也都和"母亲"有关,这和她们的母亲神身份是相符的.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近东文明是早期东方文明的主要代表,其母亲神存在诸多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有着深厚的神话学和语言学基础.

    西王母Uma《山海经》丝绸之路文明互鉴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解中能愿动词反映的"理必"思想

    王德毅
    8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愿动词是指能用在谓语前表示客观必要性的动词,从逻辑推理、句法结构、语义内涵、训诂用法等角度出发,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的能愿动词"应""能""可""得"进行研究,有利于揭示这些能愿动词所体现出的"理论必然性",进而发覆段玉裁的"理必"思想.通过分析 11个例子发现,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前提条件以及结论当中,起到总领逻辑推理、列出事实依据、概括总结结论、突出强调结论、补充说明结论、连接前提结论、校勘订正讹误、单独举出特例等作用,已然成了一种"理必标志词",为阐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的"理论必然性"提供了另一分析进路.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能愿动词"理必"思想

    习近平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陈云云
    9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海外侨胞、侨务资源和侨务工作置于治国理政视阈中加以考量,对"侨"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全新阐释,并对侨情变迁、侨胞价值、侨务改革、侨联建设、侨乡文化、侨务资源等论题作出诸多原创性思想贡献,形成了习近平关于侨务工作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统战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从时代逻辑看,是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回应;从理论逻辑看,是对马克思主义统战学说和中国共产党侨务理论的继承创新;从历史逻辑看,是对党百年理侨成功经验的吸收借鉴;从实践逻辑看,是对习近平侨乡工作时期侨务论述的接续超越.

    习近平侨务工作侨务理论华侨华人生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