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郑力军

双月刊

1008-9233

xhxb99@163.com

029-84258531

710077

西安市西二环259号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XIAN Aeronautical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高职教育为主要特色,集教育教学研究、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方面多学科的综合性刊物。作为高层次的学术理论期刊,我校学报是师生开展科研学术研究、理论探讨及争鸣的园地。学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反映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和教学科研水平等。学报除设常规重点栏目外,还重点反映高职教育办学特色及教育教学改革等热点问题,探索高职教育的新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型燃油齿轮泵滑动轴承失效分析

    李凯王博杨雅婷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装配复合结构滑动轴承的某型号齿轮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流量压力下降问题,首先,从故障零件形貌以及结构原理出发,指出滑动轴承铜-铝结合平面分离导致轴向过盈是齿轮泵端面轴承失效从而导致流量压力下降的原因,进而对滑动轴承零件进行结构受力平衡计算、最大静摩擦力测试以及仿真分析,揭示滑动轴承铜-铝结合平面分离的机理是由于工艺原因,铜-铝结合平面存在初始缝隙,齿轮泵工作时高压油进入缝隙,在液压力的作用下继续分离;然后,对不同工况下该型齿轮泵的失效概率进行评估,为外场产品使用提出建议;最后,根据失效机理对滑动轴承结构进行改进并完成试验验证,在源头上避免此类问题发生,为类似结构的滑动轴承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复合结构滑动轴承液压力最大静摩擦力轴向过盈

    某型航空发动机空气-滑油散热器数值模拟研究

    王旭飞李静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析某型航空发动机空气-滑油散热器的性能,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其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散热效果和流动特性.首先,网格化划分该航空发动机空气-滑油散热器的计算模型;然后,采用标准化k-w湍流模型和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求解;最后,利用Fluent软件对滑油通风冷却系统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实验,分析不同风门开度和引射器状态下的冷气流量和滑油散热量.结果表明,冷气通道的冷气流量随着风门开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在打开引射器的情况下,冷气流量和滑油散热量均有所提升,有利于滑油的冷却.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计算模型和数值方法的有效性,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航空发动机空气-滑油散热器的可靠性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航空发动机空气-滑油散热器湍流模型数值模拟

    预处理温度及其保温时间对Al2O3f/Mullite性能的影响

    刘畅王松罗发张刘超...
    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Al2O3纤维为增强体,以莫来石(Mullite)为陶瓷基体,采用浸渍-烘干-预烧结-烧结工艺,在600、800、1 000和1 200 ℃烧结温度下,制备了 Al2O3f/Mullite复合材料,以揭示低温预烧结条件下,不同的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制备所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透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升高,复合材料试样的弯曲强度先增加后减小,烧结温度为1 000 ℃制备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最高;烧结温度为1 200℃制备试样的断口形貌呈现脆性断裂特征,而其他烧结温度的呈现韧性断裂特征.烧结温度为1 000 ℃制备复合材料时,保温时间为2 h和6 h相较而言,保温时间为6 h所得复合材料试样的弯曲强度和介电常数优于保温时间为2 h的,分别为45 MPa和3.2.

    介电常数透波复合材料氧化铝纤维莫来石

    Ti60钛合金激光焊接接头微观组织与低周疲劳性能研究

    张群兵张阔于佳恩张勇进...
    25-3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钛合金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焊接是连接钛合金材料一种重要的加工方法.以Ti60钛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焊接的方法实现Ti60钛合金的连接,并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焊缝呈X型,在焊缝中下部存在较多气孔缺陷;Ti60钛合金母材由α相和β相组成,α相为等轴晶,β相主要分布于α相晶粒的晶界;随着离焊缝距离的减小,接头热影响区微观组织中的等轴α相逐渐转变为针状α'相;焊缝微观组织主要为针状α'相;从母材到焊缝,显微硬度值逐渐增大;接头的拉伸和低周疲劳断裂位置均位于母材;疲劳断口裂纹源区表面平整,无气孔、夹杂物等缺陷;疲劳断口裂纹扩展区存在大量疲劳条纹.

    Ti60钛合金激光焊微观组织性能

    静电纺SiO2/PVDF隔膜的制备及性能

    何凤利权爽王熙何光磊...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静电纺丝纤维具有比表面积较高、孔隙率较高和连通的三维网状结构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为提高聚偏氟乙烯(PVDF)纤维的亲水性和吸液率,将纳米SiO2和PVDF均匀分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作为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SiO2/PVDF复合纤维膜,并对制备所得的复合纤维膜的微观形貌、物相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对其力学性能、润湿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SiO2/PVDF复合膜中的纤维随机分布,其直径在0.21~0.28μm之间,纤维表面光滑;SiO2/PVDF复合纤维膜的亲水性随着SiO2含量的增大而提高;当SiO2含量为5(质量分数,%)时,SiO2/PVDF复合纤维膜的性能良好,其拉伸强度为27.5 MPa,断裂延伸率为36.32%,吸液率为369.45%,孔隙率为85.67%,满足作为锂离子电池隔膜使用的要求.

    PVDF纳米SiO2静电纺丝电池隔膜润湿性

    湿度影响下CFRP复合板的连接性能

    张博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CFRP复合板应用广泛,不同的湿热环境可能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同.由于有关相对湿度对CFRP板连接性能影响研究的较少,基于复合材料单层板的湿热效应建立了湿热环境下复合材料连接分析的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相对湿度为20%、40%、60%和80%等4种不同湿热环境下CFRP复合材料层合板混合连接开孔拉伸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了不同湿热环境下的应力分布情况,以揭示湿热环境对CFRP复合板混合连接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 CFRP层合板不同连接方式在相同湿热环境下的应力分布情况,以明确相对湿度对不同连接方式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能预测CFRP复合板在不同湿热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相对湿度越大混合连接的胶层性能退化越早,且相对湿度越大混合连接能承受的最大应力也较小.

    复合材料湿热环境模型仿真方法混合连接

    一种并行选择电压矢量组合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

    许宇豪乔社娟肖海峰高文...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双电压矢量在整个控制周期内的全局最优性能.提出一种并行选择电压矢量组合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方法,所提方法采用并行模式选择电压矢量,以确保电压矢量组合的最优性和作用时间的有效性.首先,根据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采用前向欧拉法推导静止坐标系下的预测模型并给出成本函数;其次,基于无差拍控制原理,从参考定子磁链中获得参考电压矢量,定位其所在的扇区,确定候选电压矢量及其组合方式;最后,通过划分扇区的子区域,在不使用权重系数的情况下直接获得最优电压矢量组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电流纹波小、响应速度快、执行时间短.研究结果为级联控制方式保证电压矢量组合的全局最优性提供方法.

    直接模型预测转矩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电压矢量成本函数

    减小光幕靶边缘效应的灵敏度补偿方法

    倪晋平崔艳田会谢辰浩...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幕靶探测区域的灵敏度及均匀性对测速精度至关重要.以光源为发光二极管阵列、接收为光电二极管阵列的对射式光幕靶为研究对象,探索此类光幕靶灵敏度均匀化的补偿方法.针对对射式光幕靶接收光电二极管均匀布放边缘区域灵敏度偏低,存在边缘效应光幕区域灵敏度不均匀的问题,提出了将光幕边缘区域接收光电二极管非均匀布放的方法来减轻边缘效应.光电二极管非均匀布放采取间距线性变化和指数变化两种方案,基于此对尺寸为1140 mm× 1000 mm光幕进行了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光幕边缘光电二极管间距线性变化和指数变化都能减轻边缘效应,且间距按指数变化的更优.

    弹丸速度测试光幕靶边缘效应灵敏度补偿

    多目标交替粒子群优化区间二型模糊聚类算法

    陈艺蕾黄浩楠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间二型模糊聚类算法通过两个模糊构造不对称的模糊边界,能够有效处理大小、密度不一的团状数据,其聚类中心和模糊指数的组合直接影响聚类效果且不能自适应取得,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多目标交替粒子群优化区间二型模糊聚类算法(Multi-objective alterna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sed interval type-2 fuzzy clustering algorithm,MOAPSO-IT2FCM).首先,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聚类中心和模糊指数分别进行编码优化;其次,充分考虑聚类的细节和完整性,利用多目标优化方法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最后,采用交替粒子群优化策略对聚类中心和模糊指数进行交替固定优化,以有效确定聚类中心和模糊指数的组合.将MOAPSO-IT2FCM算法用于伯克利彩色自然图像分割,结果表明其能够有效确定合适的聚类中心和模糊指数组合,且聚类效果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区间二型模糊聚类多目标粒子群交替优化图像分割

    手机蓝光危害的评价方法与防护有效性分析

    魏丽敏黄嘉琦段文瑞高雅楠...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介绍蓝光危害的有效影响因素.首先,阐明蓝光加权辐亮度为LED照明产品蓝光危害的评价指标;然后,分别采用测量光谱辐亮度和蓝光危害加权函数、亮度和蓝光危害效能对蓝光加权辐亮度进行计算;最后,选取4款不同型号手机为研究对象,搭建实验平台,对不同手机屏幕的蓝光危害进行测量和评估,并测试分析了市场上流行的防蓝光膜产品的防蓝光能力.结果表明,两种不同方法测量的蓝光加权辐亮度LB有一定差异,但是十分微小;4款手机所产生的蓝光危害都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豁免级别,不需要一些特殊的防护;实验所选的防蓝光膜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防蓝光作用.研究成果能够为制定手机产品蓝光限值相关标准提供指导.

    手机发光二极管蓝光危害蓝光加权辐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