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王润孝

季刊

1009-2447

gaojs@nwpu.edu.cn

029-88493140 88493540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西北工业大学主办、国防科工委办公厅主管的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正式学报类期刊,面向全国征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办40年来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张耀灿吴梦清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发挥"中心环节"作用、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级学科、培养造就大批治国安邦栋梁之才的重要成就,在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指导、弘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推进学科体系建设、精诚合作推出精品力作、做好学科专业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相辅相成五个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基本经验

    党在延安时期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赵耀宏高旻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推进自我革命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是我们党自我革命一次成功实践.党内开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冲破了一部分党员干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束缚,也为推进自我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全党上下以科学理论为武器,倡导"内省"和"慎独",把刀刃向内、深刻反省自己作为检验党性强弱的基本要求;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撰写反省笔记和思想总结、接受人民和舆论监督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政治勇气,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构建党内法规体系,为推进自我革命提供了制度保障.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总结延安时期党的自我革命的成功经验,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始终坚持对腐败问题零容忍的态度,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自我革命历史经验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乡村文化振兴

    杨鹏王梓璇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当前,我国乡村文化振兴主要面临着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流失、传统乡村文化受到冲击以及文化供给与现实需求不符等困境,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政治保证、价值引领以及道路指引,对解决以上困境、推动乡村文化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因此,要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乡村建设的引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和培育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人才,以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增加乡村精神文化产品供给.

    习近平文化思想乡村文化振兴党的领导乡风文明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体制机制

    任保平豆渊博
    25-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体制机制是突破数字经济发展瓶颈,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体制机制的逻辑在于:从历史维度来看,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理论维度来看,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遵循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从发展维度来看,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过程;从实践维度来看,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体制机制的路径在于:推进数字创新体系建设做强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做优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做大数字经济;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新数字经济;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做实数字经济;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做好数字经济.

    全面深化改革数字经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叙事——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涂良川张宝翠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提出的重要决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以唯物史观基本原则对新时代中国历史方位的科学判定,又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的战略举措,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创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质上是对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文明、国家治理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变革与创新,不仅全面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蕴涵着历史主动性、整体性发展、治理性创新与政治先进性的实践逻辑,而且充分彰显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道路之于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明性力量.因此,呈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叙事,既有利于对新时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实践之智、文化之质和文明之信的揭示,更有利于新时代中国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坚定信念、不断创新和踔厉奋发.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叙事人类文明新形态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与实践路径——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李桂花吴诗洁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制约生产力水平提升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需要体制机制变革,新质生产力的纵深发展也必然要求形成新型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因此,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所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制度变革、体制改革等系统性的新型生产关系变革,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以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等为着力点,击破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壁垒,精准施策,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优化人才培育机制等,解决妨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难点、堵点、卡点问题,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新型生产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点实践路径

    VUCA时代留学生教育现实图景、政策路径与发展态势

    刘宝存戴子惠
    5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VUCA时代的全球留学形势多变,各种因素都会对留学生教育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疫情带来的猛烈冲击使得留学生教育市场被迫经历短暂"降温".但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动下,留学生教育实现了强劲反弹:全球留学生总体规模持续增长,留学生流动呈现出多极化趋势,新的留学目的国正在形成,留学生接收国正通过多种政策路径以争取在留学生市场的有利地位.与此同时,伴随着更具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全球局势,留学生教育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留学生教育发展范式和价值取向正经历着由经济驱动转向文化理解;留学教育模式日趋多元;留学人才流动的非线性、多向性特征更加凸显.把握全球留学生教育的现实图景、政策路径和发展态势是完善留学生教育政策、推动留学生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应有之义.

    VUCA时代留学生教育留学生政策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基于相对剥夺感理论的视角

    陈亮王嘉伟
    6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关乎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科技自立自强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相对剥夺感理论作为一种关于群体行为的理论,能够为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引.在这一理论视角下建构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三维分析模型,明晰高校毕业生在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三方面的内在逻辑.由于人才评价导向模糊致使认知失调、新型数字排斥风险、现代校社关系脱嵌,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认知脱嵌、情感偏差和行为缺失等现实困境,阻碍了其高质量就业.因此,在相对剥夺感理论的分析框架下,构建全人教育体系,强化学生身份认同,调适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转换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传统认知范式,真正把握教育育人原点,实现通过教育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期待.

    高等教育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相对剥夺感共同富裕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工作机理及监管框架构建研究

    兰国帅杜水莲宋帆肖琪...
    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涵和工作机理,探明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和研究应用的监管框架,有助于创新制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和研究的战略规划.然而,目前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理论层面存在顶层设计缺乏、监管框架缺位、政策框架缺失、监管措施不足等现实问题.实践层面缺少相对科学完善的应用指南、监管认证工具、创新实施方法和行动措施,严重削弱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制约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和研究融合创新发展进程.文章采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法,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和研究应用指南》的发布背景和研究目的,从人本主义批判视角着重论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涵、工作机理及示例,讨论了教育GPT,构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和研究应用的监管框架,最后反思《指南》对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和研究战略规划制定的启示,以期为我国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和研究深度融合提供实践参考.

    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教育GPT工作机理监管框架

    言据性视角下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以党的二十大报告(英译本)为例

    卢珊侯建波
    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言据性是表明说话人信息来源及其对信息态度的一种语言现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凝聚全党智慧、反映人民意愿的纲领性文献,其英译本是建构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国家形象的有力载体.党的二十大报告(英译本)通过不同据素的使用建构了说话人可信者、权威者、责任者的身份,向国际社会和公众真实、客观、立体地展示了中国的辉煌成就,建构了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开放包容的胸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形象.

    言据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政治话语国家形象形象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