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粮食加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粮食加工
粮食加工

杨正中

双月刊

1007-6395

xibu98@sina.com

029-88648175;88560381

710082

西安市劳动路138号

粮食加工/Journal Grain Processing
查看更多>>本杂志创刊于1976年,主要报道粮食加工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本刊为双月刊,在本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工业5.0时代粮食行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

    樊丽华
    77-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 5.0 是新时代下对工业发展的又一次前瞻性规划,以信息物理系统、工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人机协作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深度融合到粮食行业全产业链中,面对粮食行业的变革与挑战,做好粮食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改革培养体系和加强资源库建设以及行业技能人才的自我提升,为做好工业 5.0 时代的行业人才储备奠定基础.

    工业5.0粮食行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顶层设计

    粮食自动分级的类型与预防措施

    吴琼张磊陶华堂苗森...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动分级是粮食储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主要综述了自动分级与储粮的关系、形成的原因,分析了不同入仓方式和不同仓型中的自动分级情况,总结了减缓粮食自动分级的措施及注意事项,以期为粮食储藏过程中自动分级的处理与利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以提高储粮的安全性.

    散落性自动分级杂质聚集减缓措施安全储粮

    用于粮食多品种分质分仓收储的散装楼房仓现状概述

    刘强陈成赵东洋蒋赛...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散装楼房仓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存储特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的不同进行多廒间的任意划分,且不同层不同廒间可根据需要设置成不同仓容大小不一的存储单元,上述特性为粮食的分质分仓收储提供了可行性和基础支撑.对当前散装楼房仓用于粮食多品种分质分仓收储的现状进行了总结概述,介绍了其应用工艺和相关特性,并对其扩展性功能作了相关阐述,以期为推动散装楼房仓在储粮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散装楼房仓分质存储多品种

    不同仓底结构浅圆仓对出仓过程的影响对比

    李志勇赵新宇周亚男张来林...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单仓容量 1 万t、内径 27 m、装粮高度 23m的架空式平底浅圆仓和落地式平底浅圆仓为例,利用Solid Edge软件模拟粮食出仓过程,分三个阶段对比了两种仓底结构形式的粮食出仓发放量,出仓作业用时、能耗、作业人员和作业费用等内容,为项目建设选用不同仓底结构的浅圆仓提供数据支持.

    浅圆仓仓底结构出仓过程粮食发放量

    进口大豆绿色控温储藏技术优化研究

    杨晓鑫
    92-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口大豆是我国油脂行业宏观调控、保证食用油脂市场供给的重要手段之一,保证进口大豆储备安全至关重要.针对进口大豆的含油率高、杂质大、水分高不易保管的物理特性,通过对进口储备大豆控温储存工艺技术的研究,阐述了影响进口大豆安全储藏的关键要素,优化了进口大豆安全储藏技术措施,提出了适合辽宁地区气候特点的进口大豆绿色控温储藏工艺技术,对有效提升进口大豆的安全储存技术水平,减少进口大豆储藏损失,避免化学药剂熏蒸,保障进口大豆储藏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进口大豆控温储藏技术优化

    辽宁农户玉米储藏"地趴粮"真菌毒素调查研究及防控措施

    郑刚熊芳芳杨晓鑫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辽宁部分地区农户储粮的调查,了解农户玉米产后临储现状,针对辽宁农户普遍存在的玉米"地趴粮"储存方式,对辽北地区三家农户玉米"地趴粮"进行真菌毒素污染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三家农户玉米赤霉烯酮均受到污染,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赤霉烯酮)未见污染;"地趴粮"方式储存玉米极易遭受真菌毒素感染并产生真菌毒素.通过调查分析,提出预防玉米真菌毒素污染的措施建议.

    农户玉米储藏地趴粮真菌毒素

    QuEChERS-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法测定大米中1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

    刘萍姬玲霞夏辉王婧...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同时检测大米中 10 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方法,将大米样品粉碎后经 1%乙酸乙腈溶液提取,采用QuEChERS法净化和过滤处理,三重四级杆气质联用仪检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 10 种有机氯在 5~100 ng/mL浓度范围内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在 0.997 以上,检出限为 0.003~0.005 mg/kg,定量限为 0.01 mg/kg,在 0.01 mg/kg、0.05 mg/kg和 0.1 mg/kg三个浓度下加标回收率在 72.08%~118.0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 0.6%~7.2%之间.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试剂用量少、快速等特点,适用于有机氯农残高通量检测.

    QuEChERS法GC-MS/MS大米有机氯农药

    《现代谷物工程及机械》微信公众号

    100页

    珠三角典型乡镇稻米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及污染现状分析

    李盛安冯敏铃周嘉诚文梁洪...
    101-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微波消解-ICP-MS测定稻米中(铬Cr、铅Pb、镉Cd、汞Hg、砷As)5 种重金属元素方法.采集珠三角某典型乡镇 39 份稻米样品,通过微波消解快速处理稻米,对其中 5 种重金属元素进行监测分析,优化ICP-MS仪器参数条件.结果表明:5 种金属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 0.9997.检出限分别为 0.0007~0.0025 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2.5%~4.3%之间.加入国家标准物质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 81.9%~110.7%,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加标回收率,准确性能满足日常相关分析检测工作要求.该镇稻米春季(早造)、夏季(晚造)均未检出重金属铅元素,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22)的限量指标,该镇稻米 5 种重金属均未超过限量标准.

    微波消解ICP-MS稻米重金属

    食品营养与安全学课程"四驱动四融合"智慧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邵颖陈秋怡魏宗烽柴瑞桉...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营养与安全学"课程是面向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传统的"食品营养与安全学"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存在一定的不足,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亟需优化,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教学手段优势突显.以互联网为依托,构建"四驱动四融合"智慧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食品营养与安全学四驱动四融合智慧教学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