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农业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廖允成

月刊

1004-1389

xbnx@chinajournal.net.cn

029-87082760,87082010

712100

陕西杨陵邰城路3号大铁10号信箱

西北农业学报/Journal 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农林、水保、园艺、植保、土壤农化、畜牧兽医、农业机械、电子工程、食品加工等方面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理论研究方面有创见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学术报告、有新意的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源氮对湟水流域春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无机氮的影响

    安晓康盛海彦王生赵凤宏...
    191-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青藏高原湟水流域氮肥不合理施用引起的土壤有效态氮淋溶损失等问题,设置5个处理0(N0)、78(N78)、156(N156)、234(N234)和312(N312)kg/hm2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①随施氮量增加,0~100 cm 土壤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土壤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变化;②施氮量达到234 kg/hm2之前,土壤硝态氮主要积累在0~40 cm 土层;施氮量超过234 kg/hm2,土壤硝态氮主要积累在60~100 cm 土层;施氮量超过156 kg/hm2,土壤中氮素开始盈余,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③随施氮量的增加,春小麦的产量先升高后降低,2 a施氮量分别为241 kg/hm2,246 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为8 623 kg/hm2,8 435 kg/hm2。综合产量、环境及经济效益,最佳施氮量为240 kg/hm2。

    湟水流域春小麦产量硝态氮铵态氮

    芥菜型油菜叶片刺毛与抗旱性的关系

    李亚鹏李蓉刘丽君武军艳...
    200-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干旱胁迫下芥菜型油菜叶片刺毛有无与抗旱性的关系,本试验以叶片无刺毛的红叶芥与叶片有刺毛的陕西冬芥两个芥菜型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对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植株表型、光合交换参数、渗透调节物质、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荧光和叶片气孔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两种不同叶片结构油菜的抗旱指标表现差异,植株的萎蔫程度、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叶片气孔数量、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均呈现降低趋势,陕西冬芥的光合系统相较红叶芥影响较小;丙二醛(MDA)、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现升高趋势,陕西冬芥的SOD、POD和CAT的活性较红叶芥升幅显著升高,干旱下分别为胁迫前的1。06倍、1。39倍、1。38倍。相关性分析表明抗旱性强弱与刺毛密切相关,有刺毛的陕西冬芥抗旱性强于无刺毛的红叶芥。综上,芥菜型油菜可以通过植株表型、光合交换参数、渗透调节物质、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荧光和叶片气孔途径共同作用来响应干旱胁迫,并且有刺毛的芥菜型油菜抗旱性强于无刺毛的芥菜型油菜。

    芥菜型油菜干旱胁迫叶片刺毛抗旱性

    施氮量对大豆氮同化和根际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梁爽张璨周雅男胡蕾蕾...
    21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施氮量对大豆氮同化及根际氮素相互转化的影响,明确大豆合理施氮水平,本研究以'皖豆 15'为试验材料,设置 6 个施氮水平:N0(0 kg·hm-2)、N1(40 kg·hm-2)、N2(80 kg·hm-2)、N3(120 kg·hm-2)、N4(160 kg·hm-2)、N5(200 kg·hm-2),采用三室隔网根箱试验法,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分枝期和花荚期大豆氮素积累、根瘤固氮能力及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干物质量和氮积累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根瘤发育方面,随施氮量增加,两时期根瘤数量与鲜质量逐渐降低;分枝期根瘤菌nifH基因丰度先降低后升高,而花荚期根瘤菌nifH基因丰度先升高后降低。在根际硝化作用中,施氮会增加两时期土壤硝化潜势,氨氧化古菌(AOA)丰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对氨氧化细菌(AOB)丰度的影响不明显。在反硝化方面,施氮对两时期反硝化能力无显著影响;随施氮量增加,分枝期narG基因丰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花荚期narG基因丰度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及PLS-SEM表明,分枝期氮素积累受施氮量影响较大,施氮量正向调控AOA丰度、根际硝化过程和根际固氮菌nifH丰度,最终影响植株氮素积累。综上所述,适量施氮(120 kg·hm-2)能有效增加根瘤菌丰度,改善根际硝化过程,提高大豆生长和植株氮积累。

    大豆施氮根瘤固氮氮素转化

    蚕豆种质资源芽期耐盐碱性鉴定评价及耐盐碱种质筛选

    彭小星范惠玲滕长才武学霞...
    22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蚕豆种质资源的盐碱耐受性并筛选出具有耐盐碱特性的蚕豆种质,采用混合盐碱溶液(4。5 g·L-1的NaCl、Na2CO3和Na2SO4,比例为9:1:1,pH=9。2),对322份蚕豆核心种质进行芽期胁迫实验,测定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根鲜质量、芽鲜质量、根干质量和芽干质量8个芽期指标,基于隶属函数对其进行盐碱耐受性的综合评估和筛选。结果表明,盐碱复合胁迫对这8个指标都产生抑制作用。在盐碱胁迫下,这些指标之间均表现为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将8个指标转化为2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了68。83%。结合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322份蚕豆资源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高盐碱耐受材料22份、盐碱耐受材料64份、中等盐碱耐受材料110份、盐碱敏感材料65份和盐碱极度敏感材料61份。综上,发芽率可以作为筛选芽期蚕豆盐碱耐受性的首选指标,其次是根干质量、芽干质量和发芽势,筛选出22份具有较高盐碱耐受性的蚕豆材料,可为蚕豆耐复合盐碱育种及相关基因挖掘提供优异资源。

    蚕豆盐碱胁迫隶属函数

    耕作和覆膜对马铃薯根际土壤氮循环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魏彦雄张绪成马明生尹嘉德...
    232-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甘肃陇东地区不同耕作方式和地膜覆盖引起的耕地质量和马铃薯产量差异等问题,利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灵台马铃薯大田试验基地,探索耕作方式(立式深旋耕作、传统耕作)和覆盖(地膜覆盖、不覆盖)对马铃薯农田根际土壤氮循环功能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立式深旋耕作提高amoA-AOA、nifH_a基因丰度16。8%和46。7%,提高土壤NH+-N、土壤含水量、土壤≥2 mm团聚体占比5。9%、36。4%和60。6%。与不覆膜相比,覆膜提高amoA-AOA、amoA-AOB、nirK、nosZ和nifH_a基因丰度64。5%、47。6%、41。6%、30。9%和 170。5%,提高土壤 NO3--N 含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 12。6%、30。3%和18。9%;降低速效磷(AK)含量、速效钾含量31。4%和11。4%。立式深旋耕作覆膜较其他处理提高NH4+-N含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3。9%~7。9%、29。5%~78。1%和1。7%~20。9%,降低AK、速效钾和总团聚体含量27。8%~38。7%、0。6%~17。9%和0。7%~33。4%。冗余分析表明,所有功能基因与土壤温度、土壤≥2 mm团聚体、土壤AK和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土壤有机碳显著负相关。amoA-AOA、amoA-AOB和nifH_a与AK正相关,nirK基因与AK负相关。除此之外,土壤温度和土壤速效磷是影响氮循环功能基因的关键因子。

    耕作地膜覆盖氮循环功能基因土壤理化性质

    陆地棉种质资源抗黄萎病性状的SSR标记关联分析

    王娟郑志鸿马晓梅周小凤...
    243-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棉花抗黄萎病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 AS),发掘与其关联的标记位点、优异等位变异及典型材料,可为棉花抗黄萎病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403份陆地棉品种(系)资源为材料,利用覆盖全基因组的、有多态性的201对SSR标记,对3个环境的抗黄萎病性状进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与抗病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优异等位变异及优异典型材料。结果表明,3个环境下各材料的相对病指平均值为53。45,平均变异系数为36。85%,平均偏度系数为-0。46,平均峰度系数为-0。31;201对引物共产生394个等位变异位点,GWAS结果表明有11个位点能同时在2个环境中检测到,其中有2个位点NAU2437b和NAU3493b能同时在3个环境中检测到;结合育种实际,发掘出含有优异等位变异的典型材料7份,其中鲁棉研28同时含有9个优异等位变异;从各材料不同生态区来源分析,来源于黄河流域棉区的材料具有较低的平均表型效应。

    陆地棉黄萎病关联分析优异等位基因

    辣椒果色表型与色素积累特征差异分析

    贺晋瑶安宇李佳鑫鲜璟圻...
    250-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析辣椒果色动态发育的呈色机理,研究了不同颜色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色素成分和含量的变化规律。利用CIE L*、a*、b*色空间对26种不同材料的辣椒果实果皮进行色差分析,测定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色素含量,分析其生长发育过程中CIEL*、a*、b*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之间的关系。利用Origin 21软件对辣椒果色进行颜色可视化呈现,通过主成分(PCA)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辣椒果皮L*、a*、b*和果皮色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CIEL*、a*、b*色空间可反映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的果色变化;(2)26种供试辣椒材料被分为4类,其果色变化分别是黄绿或奶白转红、绿转橙黄、绿转红或暗红、紫转红或暗红;(3)辣椒果皮L*、a*、b*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具有相关性,且不同辣椒材料的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果色L*、a*、b*变化存在差异,L*、b*与果实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负相关,与花青素含量呈正相关,而a*与其相反。

    辣椒果色CIEL*、a*、b*色素相关性分析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北冰红'光合性能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潘越王季姣虎海防李树德...
    260-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疆5 a的山葡萄'北冰红'为研究对象,探讨氮、磷、钾不同施肥量对'北冰红'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山葡萄在新疆的发展提供合理的施肥依据。采取"3414"施肥效应试验,测定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条件对果实成熟期'北冰红'叶片光合特性、光合-光响应曲线(净光合速率(Pn)-光强(PAR)曲线)、产量和果汁基础理化性状,采用不同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RH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模型)、指数模型(EX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MRH模型))对不同氮、磷、钾肥配比条件下的Pn-PAR曲线进行拟合,并分析光合参数(Pn、Tr、Ci、WUE)对产量和品质的响应。MRH模型Pn-PAR曲线拟合效果最佳,求解出的AQY、LCP和Rd、Pnmax和LSP最接近于实测值。结果表明,通过对'北冰红'产量分析得出N2P2K3和N1P2K2的施肥配比,较N0P0K0配比单株产量分别提高了 282。38%和234。43%;并通过果汁理化性状得出N2P2K3较N0P0K0在可溶性固形物、总酚、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32。85%、30。77%、17。87%和34。13%;N1P2K2较N0P0K0总酸降低72。61%,花色苷含量降低20。69%。综合比较分析,N、P2O5和K2O施肥(纯量)分别为93。568 kg/hm2、41。364 kg/hm2和109。355 kg/hm2时,能够提高'北冰红'成熟期的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

    北冰红光合特性产量品质

    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无核'葡萄酚类物质含量及其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秦睆雪钟海霞张付春吴久赟...
    271-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不同砧木嫁接的'克瑞森无核'葡萄为试材,自根苗为对照,研究其果皮色泽、酚类物质含量以及其合成相关酶活性,以期通过砧木嫁接提高'克瑞森无核'酚类物质含量,改善着色不均,进而提高果实品质。研究结果表明,砧木嫁接的成熟'克瑞森无核'葡萄呈红色,砧木101-14、110R嫁接及自嫁接均降低L*、b*,增加a*,而砧木SO4降低L*、b*,同时砧木101-14、110R嫁接显著促进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积累,降低其可滴定酸含量。砧木嫁接在不同程度上能促进'克瑞森无核'葡萄的酚类物质的积累,成熟时砧木101-14、110R、SO4嫁接和自嫁接均能提高总酚、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其中砧木101-14嫁接的'克瑞森无核'的总酚、类黄酮和花色苷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50。88%、52。00%和74。13%,促进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砧木101-14嫁接最有利于提高'克瑞森无核'葡萄的酚类物质各合成相关酶活性,而砧木SO4嫁接对提高DFR和UFGT活性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砧木嫁接苗果皮中酚类物质与DGR和UFGT活性相关性较高,其共同作用影响酚类物质的变化。研究发现,砧木嫁接促进'克瑞森无核'葡萄果皮着色,砧木101-14、110R、SO4嫁接和自嫁接均能通过促进DFR和UFGT的活性,提高果皮中酚类物质含量,并以砧木101-14表现最好。

    砧木'克瑞森无核'酚类物质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基于多变量综合分析多效唑对甜瓜幼苗抗逆生理的影响

    梁任繁符志新周鹏林旭...
    280-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多变量统计方法,解析多效唑对甜瓜幼苗抗性生理效应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多效唑显著增加可溶性糖(TSS)、可溶性蛋白质(sPRO)、抗坏血酸(AsA)、脯氨酸(Proline)、总叶绿素(Chl)和叶绿素a(Chla)等物质含量,显著提高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酶活性;丙二醛(MDA)与全钾(TK,R=-0。78)、全氮(TN,R=-0。57)、谷胱甘肽(GSH,R=-0。8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R=-0。92)、过氧化氢酶(CAT,R=-0。86)等显著负相关。观测指标可聚成2个类群,分别占70。59%和29。41%,同类指标间彼此呈正相关;17个生理指标可提取出3个主成分,分别命名为:功能性物质代谢、营养物质代谢、光合作用,各占总信息量74。91%、10。75%、6。53%,对应关键指标为:可溶性糖、磷、叶绿素b。综上,多效唑可提高甜瓜幼苗抗逆性,50~150 mg/L为最佳处理浓度,主要集中表现为功能性物质代谢、营养代谢、光合作用等三方面功能效应,可溶性糖可作为衡量多效唑处理甜瓜幼苗抗逆性强弱的决定性指标。

    多效唑甜瓜多变量分析抗逆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