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农业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农业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廖允成

月刊

1004-1389

xbnx@chinajournal.net.cn

029-87082760,87082010

712100

陕西杨陵邰城路3号大铁10号信箱

西北农业学报/Journal 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农林、水保、园艺、植保、土壤农化、畜牧兽医、农业机械、电子工程、食品加工等方面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理论研究方面有创见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学术报告、有新意的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合作猪NTF3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谱构建

    闫尊强鲁亚伟滚双宝王鹏飞...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隆合作猪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Neurotrophin3,NTF3)的编码区序列(Coding region sequence,CDS),预测分析其结构与功能,并检测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构建组织表达谱.通过PCR扩增、San-ger 测序等方法获得合作猪NTF3基因CDS区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结构,并使用RT-qPCR技术检测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合作猪NTF3基因CDS区长774 bp,编码257个氨基酸;等电点(pI)为9.46,属于碱性蛋白;合作猪与猪、牛亲缘关系较近;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三级结构主要由β-折叠、α-螺旋等组成;整条链中亲水性氨基酸残基数量多于疏水性氨基酸残基数量,是亲水性蛋白;无跨膜区域,是非跨膜蛋白;在37~58位氨基酸残基有一个线圈结构域、64~79位有一个低复杂度结构域和144~249位有一个神经生长因子结构域;存在信号肽,推测是分泌蛋白;NTF3基因在合作猪脾脏的表达量最高,回肠表达量最低.

    合作猪NTF3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羚牛种群数量与分布

    邵建斌解振锋张奇奇郭东玲...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取全境踏查的样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红外相机定位监测法、远红外无人机热感成像调查法与影像拍摄记录调查法等方法,对牛背梁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羚牛种群数量与分布现状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羚牛种群实体数量71头,分布密度为0.43头/km2.根据样线上所遇见的羚牛实体数量,及痕迹数量的综合推算,牛背梁保护区羚牛种群的间接数量为292~346头,平均数量为319头,分布密度为1.78~2.11头/km2,平均分布密度为1.94头/km2.

    羚牛数量分布牛背梁自然保护区

    冬小麦新品系'白鹿181'对极端冷冻胁迫的生理响应

    郭家宏陈怡平李英梅张峰...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检验冬小麦新品系'白鹿181'对极端冷冻胁迫的适应能力,以'洛旱7号'与'小偃22'为对照,研究'白鹿181'对极端冷冻的生理响应.研究发现:(1)在极端冷冻胁迫下,'小偃22'叶片和根系中的自由基和MDA含量>'洛旱7号>'白鹿181';'白鹿181'叶片和根系中SOD、CAT、POD、APX酶活性>'洛旱7号'>'小偃22';(2)'白鹿181'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小偃22'13.9%(P>0.05),高于'洛旱7号'5.5%(P>0.05);'白鹿181'根系中NO含量高于'小偃22'18.7%(P<0.05),高于'洛旱7号'3%(P>0.05);(3)'白鹿181'根系中NOS活性高于'洛旱7号'8.5%(P>0.05),高于'小偃22'14.3%(P>0.05).研究结果表明,与'洛旱7号'和'小偃22'相比,'白鹿181'对极端冷冻胁迫具有较强的抗性,且'白鹿181'较适宜于关中平原等黄河中游地区种植.

    冬小麦'白鹿181'新品系极端环境冷冻胁迫生理响应'小偃22''洛旱7号'

    甘蓝型油菜亚麻酸含量性状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尚丽平梁佩萱曹小东张莉莉...
    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甘蓝型油菜亚麻酸含量性状相关的QTL,以KN群体为试验材料,通过连续7 a的油菜种子亚麻酸含量表型数据,并结合KN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油菜亚麻酸含量QTL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到72个亚麻酸含量QTL,主要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其中A08染色体上的亚麻酸含量QTL最多有18个,A10和C03染色体上QTL数量次之,均有11个QTL,单个QTL可解释的表型变异范围为2.67%~17.26%.在A08染色体上鉴定到3个亚麻酸含量主效QTL,包括cqC18:3-A8-1、cqC18:3-A8-3和cqC18:3-A8-4.通过对区间内的基因进行基因注释和分析共得到11个亚麻酸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

    甘蓝型油菜双单倍体株系亚麻酸含量QTL分析候选基因鉴定

    外源硅对盐胁迫下棉花渗透物质含量和钠钾平衡的影响

    阮思嘉李磊磊宋美珍亓倩...
    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陆地棉'中J9807'(以下简称Z9807,耐盐材料)和'中J0102'(以下简称Z0102,盐敏感材料)为试验材料开展温室水培试验,设置NaCl 0和150 mmol·L-1两个盐浓度与Na2SiO3 0和0.4 mmol·L-1两个硅浓度,共8个处理.处理14 d后,测定棉花幼苗根系表型指标、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钠、钾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降低了两个棉花材料根系的总根长、总表面积及总体积,外源硅的添加显著改善了根系的生长.施硅显著增加盐胁迫下棉花幼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轻盐引起的渗透胁迫.盐胁迫引起Na+在棉花根系及地上部的大量积累,显著降低K+含量,导致Na/K比值增大.外源硅降低盐胁迫下两棉花材料地上部Na+含量和Na/K,并显著降低耐盐材料Z9807地上部根系Na+含量和Na/K比值,缓解盐胁迫引起的离子失衡.硅对盐敏感材料Z0102盐胁迫下离子稳态及耐盐能力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显著上调SOS1和HKT1的表达,促进Na+外排和区隔化,减少地上部Na+的积累;而对耐盐品种的调节主要是下调HKT1的表达,减少了向地上的转运,并通过上调HAK5的表达促进高Na+环境中K+的吸收,从而降低Na/K比值.综上,外源硅通过调节棉花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钾吸收、钠的外排和区隔化等关键基因的表达,提高棉花幼苗耐盐性.

    棉花盐胁迫钠钾平衡渗透调节

    同步靶向马铃薯StRTP5a和StRTP5b基因RN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张佳欣马文忠党亚茹焦文静...
    45-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免疫调控基因RTP5(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5)编码一个含WD40结构域的蛋白,该基因负调控植物对疫霉的抗性.为获得沉默马铃薯中RTP5同源基因StRTP5a和StRTP5b的遗传材料,以便进一步探究StRTP5a和StRTP5b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以四倍体马铃薯品种'Desiree'的cDNA为模板,扩增到靶向StRTP5a和StRTP5b基因的DNA片段,通过Gateway技术将目的片段重组至植物表达载体pHells-gate12,构建同步靶向StRTP5a和StRTP5b基因的目的表达载体pHells12-StRTP5a/b i,然后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目的表达载体转化至'Désirée'中.经PCR和qPCR分析后,获得8株2个目的基因同时沉默的马铃薯株系,转化株系中StRTP5a和StRTP5b基因表达量同时降幅最高达70%以上.

    马铃薯RNA干扰遗传转化WD40蛋白

    基于SSR标记的126份甜瓜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周雨晴戴文婧杨羽清姚森洋...
    5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26份甜瓜种质为试材,对其苗期子叶大小性状进行测定,并依据此对甜瓜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利用50个SSR分子标记对126份甜瓜种质进行评价,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旨在为该126份甜瓜种质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甜瓜种质的子叶长和子叶宽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子叶长与子叶宽间呈正相关关系;基于各甜瓜种质的子叶长与子叶宽数据,可将91份种质聚类为三类,即大子叶甜瓜种质、小子叶甜瓜种质和子叶大小中等的甜瓜种质;50个多态性SSR分子标记在126份种质中平均检测出2.1个有效等位位点,变幅为1.18~4.11,Shannon-Weaver指数平均为0.80,变幅为0.33~1.50;基于50个SSR分子标记的基因型鉴定结果,126份甜瓜种质可聚类为四类,表明分子标记相较形态指标在种质资源评价中具有更高的精确性;由子叶大小和50个SSR分子标记的评价结果可见,本研究中126份甜瓜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甜瓜子叶大小分子标记聚类分析遗传多样性

    新疆主要酿酒葡萄种质资源的SSR标记分析及数字指纹构建

    王季姣王世伟李亚兰杨涛...
    6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疆酿酒葡萄种质资源丰富,存在遗传背景复杂及品种混杂等问题,为有效区分和合理利用新疆主栽酿酒葡萄种质资源,汇集新疆110份种质为试材,利用筛选出多态性好的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对多态性、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并构建种质数字指纹.结果表明:从76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0对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共扩增出等位基因位点391个,多态率高达97.164%,其中引物VVIV67条带数最多,为22条.各位点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671,期望杂合度(He)为0.790,Shannon多样性指数(Ⅰ)在1.142~2.627,PIC平均值为0.766.遗传距离变化主要在0.500~1.000,占整体的92.399%.聚类树将供试材料分为6组,其中第I、Ⅱ、Ⅲ组多来源于由法国、苏联、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引进的酿酒葡萄品种,第Ⅳ、v组多来源于中国山葡萄品种种间和种内杂交种;第Ⅵ组基本为中国自主选育的山葡萄品种.数字指纹能够将各种质进行准确鉴定,其中'11-22-16'和'12-10-60''克里木波西'和'赤霞珠170''盖吾沙'和'塔夫里斯''紫晶梦露'和'1-5-7'可能存在同物异名.新疆主栽酿酒葡萄SSR位点丰富,可用性较强,试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酿酒葡萄种质资源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酿酒葡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数字指纹

    辣椒株高与主茎长的遗传分析

    曹甜李伟张涛王丽娜...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摘 要 为探究辣椒株高与主茎长的遗传规律,以辣椒矮杆材料C152为母本,高杆材料A37为父本,构建P1P2、F1和F2四世代遗传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对株高和主茎长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辣椒株高遗传受两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第1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32.803 8,第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19.653 5,主基因遗传率为91.83%;辣椒主茎长遗传受两对等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加性效应值为-4.052 4,遗传率为55.69%.

    辣椒主基因+多基因株高主茎长遗传分析

    '新露'核桃内果皮发育相关基因JrMYB44和JrMYB13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付嘉智郭众仲鱼尚奇武鹏雨...
    8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质素合成是核桃内果皮硬化的必要条件,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克隆核桃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JrMYB44和JrMYB13的CDS全长,检测这两个基因在核桃不同组织器官以及内果皮不同发育时期硬化与非硬化部位的表达水平,调查这两个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JrMYB44和JrMYB13分别编码319和317个氨基酸,两者同源性为39.5%;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JrMYB44与Jug lans regia × J ug lans major杂交核桃和山核桃同源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而JrMYB13与Juglans regia × Juglans major杂交核桃同源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JrMYB44和JrMYB13均在细胞核内表达.基因表达检测发现,JrMYB44基因主要在核桃内果皮的非硬化区富集表达,且在内果皮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水平与木质素含量呈负相关,推测JrMYB44基因对木质素合成起负调控作用;JrMYB13基因主要在核桃内果皮硬化区富集表达,且表达水平随木质素含量增加而上升,推测JrMYB13基因对木质素合成起正调控作用.

    核桃MYB基因克隆表达分析果皮发育木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