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郭礼和

月刊

1674-7666

cjcb@sibs.ac.cn

021-54920950,021-54922892

200031

上海岳阳路319号31B楼408室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细胞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和中国/省市细胞生物学学会会讯,设有专论与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学会会讯等栏目。信息量大,涵盖面广,报道及时,栏目众多是本刊特色。长期以来深受各层次科研、教学工作者欢迎。 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生物学领域内的核心期刊;是报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的参考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环境化学物对精母细胞的损伤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徐抒语陈柯佳何悦文彭梦凡...
    735-7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表明,许多环境化学物可影响男性精子质量和生殖能力.精母细胞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细胞,承担着减数分裂等重要任务,具有高度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及表观遗传修饰稳态,可能是环境化学物影响精子质量重要的作用靶点.环境化学物不仅可干扰基因调控网络使精母细胞损伤或减数分裂异常,还可能影响精子中重要蛋白的形成,导致精子质量下降.该文聚焦环境化学物损伤精母细胞及其分子机制的国内外进展,以期为探明精子异常及男性不育的分子机制、降低环境化学物的生殖危害、促进男性生殖健康提供线索.

    环境化学物精母细胞男性生殖细胞损伤调控机制

    金黄仓鼠在临床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邱晨李建民
    748-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模型是临床医学和新药研究的重要支撑条件.尽管小鼠模型应用广泛,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小鼠并不能完全模拟人类疾病,亟需新的动物模型弥补小鼠在各类研究中的不足.相比于小鼠,金黄仓鼠(golden hamster,Syrian hamster),在生殖、肿瘤、病毒学、脂代谢及心血管疾病等研究领域均显示,其基因表达与人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金黄仓鼠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得以进一步拓展.该综述重点探讨基因编辑金黄仓鼠在生殖医学、脂代谢及心血管疾病、传染病、肿瘤等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阐明基因编辑金黄仓鼠模型在医学研究的应用,以助于更好地理解基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金黄仓鼠基因编辑不孕不育脂代谢新冠肿瘤

    编者按

    胡志斌
    760页

    酮体调控出生后器官发育的研究进展

    种丹阳张心格赵梦飞李朝军...
    761-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酮体是在诸如低糖饮食、长时间禁食或剧烈运动等特定条件下,由肝脏通过脂肪酸氧化代谢过程产生的一系列衍生代谢物,包括β-羟基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酮体不仅在能量供应不足时能为机体提供能量,还能作为信号分子,发挥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如通过与特定受体结合激活信号转导通路,或参与调节表观遗传修饰,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在该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查询相关研究资料,文章就酮体对出生后器官发育的调控作用,尤其是酮体如何调控心脏、生殖器官和神经系统等关键器官的发育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酮体在维护这些器官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方面的作用,旨在为治疗相关的代谢紊乱和发育缺陷提出新策略,为未来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酮体代谢出生后器官发育

    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马婉婷刘欣玥周彦顾亚云...
    772-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每100名活产婴儿中就有1例先心病患儿.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先心病易感变异和致病变异的鉴定得到了飞速进步,基因编辑技术的成熟也促进了对遗传病因的表型研究及机制解析.环境因素作为先心病另外一类重要的危险因素一直备受关注,但是受限于孕期暴露检测的样本收集和测试分析,其在先心病发生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缓慢.近10年来,国内外出生队列建设日益完善,基于队列样本的单细胞组学、元素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应用,在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的系统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该文就已发表的文献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总结了既往在先心病病因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拓展了新思路.

    先天性心脏病遗传病因环境病因多组学出生队列研究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病因学研究进展:遗传与环境及遗传-环境交互作用

    娄姝马兰潘永初王美林...
    784-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 oral cleft,NSOC)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出生缺陷,其发病机制复杂,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该文全面综述了NSOC的病因学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在遗传学方面探究了候选基因和通路研究的发现,揭示了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最新发现以及全外显子测序和全基因组测序的突破.在环境危险因素方面回顾了营养不足、母体药物暴露、辐射、环境污染和孕期感染等对NSOC的影响,强调了这些因素与颌面部发育的紧密联系.更进一步,该文详细论述了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并展望了NSOC病因学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这些展望将提供更全面、精准的NSOC治疗和预防策略.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病因学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遗传-环境交互作用

    颅缝早闭的病因学机制和治疗靶标

    翁振坤陈秀顾爱华
    801-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颅缝早闭是一种先天性颅面疾病,其特征是一条或多条颅缝过早融合.重度颅缝早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颅内压升高和神经认知功能障碍.颅缝早闭可单独发生或与多种综合征相关.不同类型的颅缝早闭与特定的基因突变有关.此外,表观遗传改变和环境因素也被认为在颅缝早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颅缝早闭的类型、临床表现、病因及关键分子信号通路调控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在动物模型中开发的治疗靶标,为颅缝早闭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提供全面且系统的认识.

    颅缝早闭遗传变异信号通路治疗靶标

    人类新生突变的起源、特征及其对子代健康的影响

    周俊朱佳雯王铖胡志斌...
    81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除来自祖先的遗传变异外,人类还携带了每一世代新产生的突变,即新生突变.近年来,基于"父-母-子代"核心家系设计的高通量测序研究初步解析了这些新生突变的起源和特征,并且发现新生突变是多种疾病(例如神经发育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等)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该文就人类新生突变的起源、特征以及对子代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新生突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新生突变突变起源子代健康

    辅助生殖技术对子代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庞丽雅林苑
    826-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是近年来生殖医学领域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众多不孕不育夫妇提供了实现生育的可能.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ART子代的近远期健康受到广泛关注.该文从人群和机制研究两方面综合评述了ART对子代神经发育(包括神经发育表现和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潜在影响.现有证据表明,ART子代早期神经发育表现落后与多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等因素相关性更强,尚无较强证据表明ART技术本身的直接影响,且随着儿童神经心理的快速发展,ART子代与自然妊娠子代的差异逐渐减小.此外,大量证据表明ART夫妇的不良生殖生育特征和产科不良结局可能是导致子代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但已有机制研究提出了 ART诱导表观遗传紊乱的观点,表观遗传改变或与ART子代智力障碍、多动症、癫痫等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有关.该文旨在为患者以及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更为全面的相关知识,并持续推动该领域对ART安全性和技术优化的进一步思考.

    辅助生殖技术神经发育表现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表观遗传

    辅助生殖技术后代远期血压变化及影响因素

    周晓倩孙一飞周炜崔琳琳...
    838-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1978年以来,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应用愈加广泛,其安全性也一直备受关注,人们对通过ART受孕出生的后代的健康和发育提出了担忧.目前大多数研究发现ART后代血压高于自然妊娠后代.既往文献报道ART后代血压升高可能与不良的围产期结局如早产、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增加,器官结构功能的改变以及后代表观遗传的改变有关,且ART后代青少年血压升高导致成年期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增加.该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从ART后代远期血压变化、影响因素及其可能的机制进行详细综述.

    生殖技术辅助儿童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