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郭礼和

月刊

1674-7666

cjcb@sibs.ac.cn

021-54920950,021-54922892

200031

上海岳阳路319号31B楼408室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细胞生物学杂志》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主要报道细胞生物学和细胞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和中国/省市细胞生物学学会会讯,设有专论与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学会会讯等栏目。信息量大,涵盖面广,报道及时,栏目众多是本刊特色。长期以来深受各层次科研、教学工作者欢迎。 本刊被国际六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是中国自然科学生物学领域内的核心期刊;是报考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的参考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课程思政融入参与式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夏琴王睿李玉娟肖振宇...
    984-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大疾病致病机理及生物治疗课程作为生物与医药体系中的一门专业特色研究生课,具有理论性强、前沿发展迅速、创新性强等特点,其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拓展研究生专业知识、提升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教学中存在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生硬,未充分兼顾知识点串联、人文情怀以及培养科学精神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思政融入的以"参与式案例教学"为特色的教学改革.课程聚焦"培养底层科学逻辑思维、提升交叉融合科研水平"的学术目标,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设计全方位开展思政融入的前沿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创新模式.教学内容中选取典型重大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等)作为深入浅出的实例,使学生形成重大疾病关于"发病机制-诊治思路-治疗手段"的逻辑认知,同时启发研究生对一些不合理的认知形成一定的批判性思维.教学设计上运用紧密结合科研的思政元素,通过引导研究生参与完成小组科研报告总结,启发学生从疾病机制到临床应用的创新思路,从而提升案例分析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严谨求实、挑战创新等科学精神.教学评价数据显示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幅提升学生对重大疾病和生物治疗的认知以及促进科学逻辑思维锻炼.

    参与式案例教学思政教学实践生物治疗

    糖酵解在血管内皮细胞衰老中的作用机制

    苏建飞董莹臧奕李佳...
    991-9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细胞衰老是细胞生命进程的关键环节,指细胞在执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增殖能力和生理学功能逐渐退化的过程.细胞衰老以细胞永久性增殖停滞和多种表型变化为特征,这些变化包括大量生物活性分子的释放,这些分子被统称为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ASP).血管内皮细胞的衰老是许多心血管和代谢相关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且细胞衰老过程中伴随着显著的代谢重构,鉴于糖酵解是血管内皮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因此内皮细胞衰老所致的糖酵解通量改变与诸多泛血管性疾病紧密相关.该文总结了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糖酵解通量变化和机制以及靶向糖酵解对内皮细胞衰老的影响,以期从糖代谢角度为解决内皮细胞衰老相关疾病提供参考与支持.

    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衰老糖酵解心血管类疾病肿瘤

    线粒体功能障碍对认知的影响

    涂静怡王世成申长庆李浪...
    1000-10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知是指信息获取、存储、检索和处理的所有活动过程,也是个体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能正确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对动物认知行为的研究可为人的认知障碍性疾病的药物研发奠定基础,近年来研究表明,家畜认知对繁殖性能、生产性能和后代存活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去探明认知的调控机制.近年来,线粒体功能与认知的相关性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因此该文从线粒体氧化应激、钙紊乱、通透性转变、生物合成、DNA突变、裂变融合、自噬缺陷和线粒体在神经元中的运输过程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总结了近年来线粒体功能障碍对认知影响的研究进展,为认知功能的神经调控的全面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从线粒体角度去进行认知障碍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认知线粒体调控机制

    运动调控miRNA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廖春旺胡雪峰刘祖辉
    1010-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类常见的慢性肝病,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常并发其他代谢病症,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运动锻炼作为预防与治疗NAFLD的一种有效方式,可以调控相关miRNA表达靶向干预NAFLD病程中的脂质代谢、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肝细胞凋亡、肝组织纤维化等.该文梳理前人研究成果,阐述运动改善NAFLD过程中相关miRNA的作用,探讨运动、miRNA、NAFLD之间的关系及运动调控miRNA表达改善NAFLD的机制,以期为运动干预治疗NAFLD机制探究提供参考.

    运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miRNA

    铁死亡对椎间盘变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张彦军刘晏东邓强郭铁峰...
    1021-1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椎间盘变性(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一种脊柱退行性疾病,最常见的部位是腰椎和颈椎,表现为椎间盘组织内水分和蛋白质含量下降,导致椎间盘磨损、疼痛、失去弹性后发生易位变化并可引发多种脊柱疾病.学术界已经针对IVDD开展了许多研究,其中铁死亡是椎间盘变性过程中的关键机制之一.细胞通过胞内铁浓度和自噬通路来决定是否进一步大量积累铁离子.过量的铁会引发自由基活性增强,对细胞膜、蛋白质和其他细胞结构造成损伤,进而促进细胞死亡和组织破坏.目前,针对治疗IVDD的有效药物较少,但靶向铁死亡可能是治疗IVDD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该综述深入阐述铁死亡诱导IVDD的机制以及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基于铁死亡探讨IVDD更有效的防治方案.

    铁死亡脊柱疾病椎间盘变性作用机制

    靶向CD30治疗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罗霞张文倩李辉军邓玲艳...
    1028-1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CD30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的一员,是一种定位在细胞膜上的Ⅰ型跨膜蛋白质.正常情况下CD30仅在部分活化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中表达,参与维持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CD30在多种淋巴瘤亚群,尤其是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s lym-phoma,cHL)中高表达.高表达的CD30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cHL的进展,例如激活NF-κB、MAPK-ERK信号通路,影响肿瘤微环境等促进cHL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抗凋亡能力.CD30是cHL进展的重要驱动分子,结合它在cHL肿瘤细胞膜上特异性高表达,因此CD30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治疗cHL的靶点.CD30抗体偶联药物维布妥昔单抗已被批准用于复发难治性cHL的临床治疗,其临床适应症不断扩大,显著改善了cHL患者的预后.此外,有多项研究正在尝试开发其他靶向CD30(例如CD30单抗、CD30 CAR-T细胞等)治疗cHL的方法,部分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试验展示出令人振奋的疗效.该文将综述CD30在cHL中的表达、功能以及靶向CD30治疗cHL的研究进展.

    细胞分化抗原30维布妥昔单抗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霍奇金淋巴瘤靶向治疗

    合胞体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范思奇旷燕李亚菲张浩...
    1038-1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胞体是相邻多个细胞的细胞膜融合在一起产生的多核细胞.合胞体的形成与生物体的受精、胎盘形成、肌肉发育成熟、骨重塑等过程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合胞体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以及病毒、寄生虫引起的感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对合胞体参与生理、病理过程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分析了合胞体发挥的生物学功能,将深化人们对合胞体在疾病病理中的了解和认知,为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新思路.

    合胞体多核合体滋养层成肌细胞融合肿瘤转移感染溶瘤病毒

    HAX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临床疾病关系

    刘洋张新宇荣琼亓明月...
    1045-1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造血细胞特异性蛋白1相关蛋白X-1(human HCLS1-associated protein X-1,HAX1)是一种在机体内广泛存在、可与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HAX1基因在转录过程中经过选择性剪切形成多种剪接变体,其剪接变体001翻译产生的HAX1蛋白质亚型目前研究较多,它在抗细胞凋亡、调节细胞迁移、维持细胞内Ca2+稳态、调节氧化应激与细胞自噬、维持线粒体蛋白稳态、参与血管生成以及调节信号转导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HAX1在机体内参与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节,其异常表达或突变可导致多种疾病.该文旨在系统阐述HAX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临床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期为深入研究其功能机制提供参考,且对于与HAX1相关疾病的治疗会提供帮助.

    人类造血细胞特异性蛋白1相关蛋白X-1细胞凋亡Ca2+稳态细胞迁移信号转导通路

    环状RNA在阿霉素心脏毒性中的生物学作用

    卜佳乐王玉琴谢宜欣陈建淑...
    1053-1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具有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NA分子,主要是由线性前体mRNA通过反向剪接机制产生的内源性转录物.CircRNA可以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的增殖、迁移、分化、衰老以及凋亡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来参与心房颤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和肥厚性心肌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阿霉素是一种用于抗癌治疗的常用药物,但其心脏毒性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多项研究发现,circRNA与阿霉素心脏毒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不仅能通过作为竞争性内源RNA及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分子机制参与阿霉素心脏毒性,还可能通过参与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细胞焦亡、细胞自噬和铁死亡等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来影响阿霉素心脏毒性.该文通过描述circRNA的形成过程及生物学功能,总结其在阿霉素心脏毒性中的生物学作用,旨在为阿霉素心脏毒性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持.

    环状RNA微小RNARNA结合蛋白阿霉素心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