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药学杂志
西北药学杂志

杨世民

双月刊

1004-2407

xbyxzz@xjtu.edu.cn

029-82655134

710061

西安市雁塔西路76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校区药学系

西北药学杂志/Journal Northwest Pharmaceutical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药学学术刊物。1986年3月创刊。本刊连续数年被我国医药主要检索期刊《中国药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收录。本刊在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评中多次获奖。本刊设有药物分析、中药及天然药物、药理、药剂、药物与临床、药事管理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鲜品药材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及对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刘峰刘星吕炳鑫王毅盟...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服用鲜品药材与服用饮片药材对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饮片组和鲜药组,每组36例,维持现有的西医治疗方式不变,对照组不给中药治疗,饮片组用桃红四物汤、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鲜药组将地黄和金银花替换为鲜药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各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血脂指标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 鲜药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以及TNF-α、IL-6水平明显优于饮片组(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鲜药组较饮片组下降得更为显著(P<0。05);血脂指标方面,鲜药组和饮片组仅胆固醇(cholesterol,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有所下降;饮片组治疗4周的总有效率为76。5%,鲜药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鲜药组的显效率为48。6%,明显高于饮片组的17。6%(P<0。05)。结论 中药能显著改善UAP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调整部分饮片为鲜药后,临床效果更佳。

    鲜品药材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

    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疗效

    荣聪徐双郑贝
    14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氨溴索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吸入性肺炎新生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2组均治疗7 d,观察治疗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和气喘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GF-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氨溴索静脉滴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氨溴索雾化吸入静脉滴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炎性反应

    多索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单智勇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多索茶碱对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就诊的96例BA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观察组给予多索茶碱。比较2组的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 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irst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ccounts for the percentage of FVC,FEV1)、峰值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免疫功能(CD3+、CD4+、CD8+和CD4+/CD8+值)、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喘息、胸闷和咳嗽改善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FVC、FEV1和PEF均明显升高(P<0。05);CD3+、CD4+和CD4+/CD8+值均明显升高(P<0。05),CD8+明显降低(P<0。05);IL-18、MMP-9和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氨茶碱比较,多索茶碱可缩短BA急性发作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改善其肺功能和免疫功能,下调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多索茶碱氨茶碱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肺功能免疫功能

    西妥昔单抗联合FP方案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效果

    刘应青李嵘张恒方霖...
    15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5-氟尿嘧啶+顺铂(5-fluorouracil+cisplatin,FP)方案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外周血磷脂酰肌醇-3 激酶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微小核糖核酸-21(microribonucleic acid-21,miR-2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中晚期食管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给予FP方案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妥昔单抗。3周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功能状态、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可溶性E-钙黏蛋白(soluble E-cadherin,sE-Cad)、肿瘤标志物、PI3K、pAKT及miR-21和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4个周期后,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欧洲癌症研究组织生存质量测定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ORTC QLQ-C30)和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血清bFGF、sE-Cad、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SCC)、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 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细胞角蛋白 19片段抗原(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21-1,CYFRA21-1)、外周血PI3K、pAKT和miR-21水平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FP方案可有效降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调节相关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功能状态,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良好。

    西妥昔单抗FP方案(5-氟尿嘧啶+顺铂)食管癌中晚期肿瘤标志物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效果

    张倩岳鑫彦郝月茗张哲...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 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 3个月后肠道菌群、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和HBV脱氧核糖核苷酸(deoxyribonucleotide,DNA)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更高(90。00%vs。70。00%,P<0。05);联合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肠球菌水平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白色假丝酵母菌水平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升高,且联合组更高(P<0。05)。2组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type Ⅲ procollagen,PCⅢ)、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CⅣ)、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HBV DNA水平和肝脏硬度值(liver hardness,LSM)均下降,且联合组更低(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HBV感染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HBV负荷,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肝纤维化指标,最终提高肝功能。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恩替卡韦乙型肝炎病毒失代偿期肝硬化肠道菌群肝纤维化

    艾普拉唑与奥美拉唑注射用药对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

    胡琰婷拜年王建华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艾普拉唑与奥美拉唑注射用药对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104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1)。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注射用药,治疗组采用艾普拉唑注射用药。比较2组患者治疗3 d内止血率、治疗7 d内再出血率、输血率和住院时间,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应激反应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lasma 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水平,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3 d内止血率、治疗7 d内再出血率、输血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2组患者血清IL-6、PCT、PT和APT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患者EGF和BF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普拉唑与奥美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止血效果相近,但艾普拉唑能有效减轻患者炎性反应及应激反应,能促进患者溃疡修复,且安全性较好。

    艾普拉唑奥美拉唑注射用药消化性溃疡出血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

    萆薢渗湿汤对肛瘘栓填塞修补术后湿热下注证的疗效

    严进康雨龙朱传想何伟...
    169-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萆薢渗湿汤治疗肛瘘栓填塞修补术后湿热下注证患者的疗效及对创面愈合、创面组织胶原蛋白Ⅰ型(collagen typeⅠ,COLⅠ)、胶原蛋白Ⅲ型(collagen type Ⅲ,COL Ⅲ)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肛瘘栓填塞修补术联合萆薢渗湿汤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肛瘘栓填塞修补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创面组织COLⅠ和COLⅢ的表达情况、症状积分以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67。50%)高于对照组(45。00%),P<0。05。2组创面愈合情况评分组间、时间点及交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3、7、14 d创面愈合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创面组织COLⅠ、COLⅢ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创面组织COLⅠ、COLⅢ表达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肛周流脓、局部刺痛感、形体困重和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肛周流脓、局部刺痛感、形体困重和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肛门红肿、创面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萆薢渗湿汤治疗肛瘘栓填塞修补术后湿热下注证疗效确切,能够提高创面愈合率,提升创面组织COLⅠ、COL Ⅲ的表达情况,改善中医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萆薢渗湿汤肛瘘栓填塞修补术湿热下注证创面愈合创面组织胶原蛋白Ⅰ型创面组织胶原蛋白Ⅲ型

    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素分别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疗效的比较

    金文敏孙治华柳林伟邵宁...
    174-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罗沙司他与重组人促红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分别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MHD肾性贫血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透析后使用rhEPO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研究组透析后使用罗沙司他联合琥珀酸亚铁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铁代谢水平、贫血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及脂代谢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及血红白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均显著提高,铁调素(hepcidin,Hep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及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58/60)高于对照组(78。33%,47/60),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3。55%),P<0。05。结论 罗沙司他联合琥珀酸亚铁可有效治疗MHD患者的肾性贫血,改善机体铁代谢水平及微炎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罗沙司他琥珀酸亚铁重组人促红素(rhEPO)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

    左甲状腺素钠片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作用

    颜俭赵开孙贝妮
    180-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9例。对照组孕妇给予饮食指导,保证碘摄入,并且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治疗组孕妇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前及产前 1 d抽血,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etraiodothyronine,FT4)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TPOAb)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TSH和TPOAb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FT3和FT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流产、死胎、早产、出生低体质量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较对照组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高血压、糖代谢异常和产后贫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左甲状腺素钠片可改善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和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左甲状腺素钠妊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妊娠结局

    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代娟霞芦延峰冯昊
    185-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98例G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和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辅助治疗。比较2组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餐后 2 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和饭后1 h胰岛素(insulin 1 h after meal,1 h INS)]、外周血EPCs百分比和数量以及氧化应激水平[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FBG、2 hPG、HbA1c、FINS、1 hINS、HO-MA-IR和MDA均明显较低(P<0。05),外周血EPCs数量和百分比、GSH和SOD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 针对GDM患者,在常规干预和门冬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辅助治疗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水平,提高外周血EPCs的增殖能力,下调机体氧化应激水平。

    二甲双胍妊娠期糖尿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