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西北植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西北植物学报
西北植物学报

赵忠

月刊

1000-4025

xbzwxb@vip.163.com

029-87082936

712100

陕西省杨陵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植物学报/Journal Acta Botanica Boreali-Occidentali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西北植物学报》立足西北,面向全国,主要刊载有关植物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生化、药用植物成分分析,以及植物群落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植被演替、植物区系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原始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综述论文和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的快报。读者对象为国内外有关植物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研究生以及植物保健品和药品研究开发的相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3种生长调节剂对紫斑牡丹开花及枝条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佳苗唐红朱佳辰陶宣霖...
    1837-18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3种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紫斑牡丹开花及枝条生理特性的影响,为其开花性状化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官滩沟紫斑牡丹培育基地的'象牙白'为材料,在花芽分化前分别叶面喷施100,300,500 mg/L的IAA、GA3和6-BA,以清水为对照,考察植株盛花期开花情况以及枝条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生理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相比,3种生长调节剂均能不同程度增加紫斑牡丹开花数和重瓣率,且500 mg/L 6-BA处理效果最好,其单、重瓣花枝条的SOD、POD活性及脯氨酸含量也最高.紫斑牡丹枝条中SOD、POD和CAT活性与植株开花数和重瓣率均呈正相关,在开花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以SOD表现更为突出.3种生长调节剂处理紫斑牡丹开花数、重瓣率及枝条各项生理指标分别在500 mg/L 6-BA、500 mg/L GA3及300 mg/L GA3处理下表现最佳.[结论]3种生长调节剂均通过枝条生理指标直接或间接促进增加紫斑牡丹开花数和雄蕊瓣化程度,但促进程度存在差异,其中以500 mg/L 6-BA处理的开花数和重瓣率增幅最大.

    生长调节剂紫斑牡丹开花雄蕊瓣化生理特性

    不同生育期马铃薯根系构型及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李佳欣张天赐任晓月李思璇...
    1848-1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马铃薯各生育期根系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特征,初步解析根系的抗旱机制,为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冀张薯12号'马铃薯为材料,采用室内盆栽对比试验,设置重度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45%)和正常浇水(土壤相对含水量75%)处理,在4个生育期观测马铃薯生长、根系构型和根系生理指标.[结果]干旱胁迫组马铃薯的株高、茎粗、总根长、根总表面积和根总体积在整个生育期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干旱胁迫组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和淀粉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干旱胁迫组根系活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并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组根系SOD、POD活性在后期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且SOD活性在前期响应较慢,POD活性则响应较快.[结论]马铃薯生长、根系发育和产量受到干旱胁迫显著抑制,其根系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能迅速做出响应,缓解干旱胁迫带来的伤害,表现出一定的抗旱性.

    马铃薯干旱胁迫根系构型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

    外源肌醇提高番茄幼苗耐高温胁迫的调控机制

    陈艳韩利源杜子龙朱栋幸...
    1856-1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源肌醇对番茄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耐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为提高番茄的抗热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番茄品种'NRP20-7'为试验材料,常温25 ℃和高温42 ℃分别喷施水和肌醇,观察各处理的表型变化并进行高光谱成像分析,测定各处理组的生理指标,并通过qRT-PCR方法分析热胁迫响应基因,抗氧化及ABA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20 mmol/L肌醇处理能够有效缓解高温对番茄幼苗的伤害,降低叶片的热损伤指数,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并显著提高光合色素含量.高温下外源肌醇显著提高番茄幼苗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并显著降低丙二醛、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含量.外源肌醇能够提高热胁迫响应基因、抗氧化相关基因、抗坏血酸合成基因表达,降低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外源肌醇通过调控脱落酸合成与信号通路影响体内ABA的含量水平参与响应高温胁迫.[结论]外源肌醇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渗透调节能力、抗氧化酶活性、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脱落酸合成与信号通路等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来增强番茄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

    番茄高温胁迫肌醇抗逆性基因表达

    播种量与基质厚度对沙基生态草毯成毯质量的影响

    邹佳彤于卫洁张正冯志道...
    1868-1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保证成毯质量情况下,筛选生态草毯生产过程中适宜的基质厚度与播种量组合,实现草毯生产生态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协调统一.[方法]以早熟禾为试验草种,设置由3个播种量(15,30,45 g/m2)和4个基质厚度(3,5,7,9 cm)组合成的12个室内盆栽处理,考察不同播种量和基质厚度组合处理下沙基生态草毯成毯特征,并综合评价成毯质量.[结果]早熟禾沙基生态草毯成毯质量指标在处理间均表现出一定差异性.Z9/45(基质厚度9 cm、播种量45 g/m2)处理草毯的植株密度、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最大,Z3/15处理草毯叶绿素含量最高,Z7/45处理草毯根系抗拉强度、根系活力最大,Z5/45处理草毯根长密度最大,而Z9/15处理草毯叶宽最小、质地最佳.Z9/45处理草毯成毯性状综合评分在信息量权重综合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分析中均最高.[结论]基质厚度9 cm、播种量45 g/m2处理草毯不仅植株密度、地上生物量、根系生物量表现出色,而且综合性能优良,是早熟禾沙基生态草毯制备的最优组合.

    早熟禾沙基生态草毯播种量基质厚度草毯质量

    辣椒PIN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果柄离区和根系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何磊严希赖卫刘崇政...
    1878-1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和分析辣椒PIN基因家族成员的特征及其在果柄离区和根系发育中的表达情况,为解析CaPINs功能及辣椒新品种培育提供候选基因.[方法]通过辣椒全基因组筛选鉴定PIN基因,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对这些基因在果柄离区和根系发育中进行表达分析.[结果]在辣椒基因组中鉴定出9个PIN基因家族成员,命名为CaPIN1-CaPIN9,分布于7条染色体上,CaPIN9未锚定.CaPINs蛋白的氨基酸数为358~654 aa,分子质量为39 251.05~71 170.91 D,等电点为6.40~9.38,且多数成员为稳定蛋白.CaPINs成员间具有明显的共线性,与番茄具有较近的遗传关系.CaPINs基因包含大量生长、环境及激素响应元件.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辣椒CaPINs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aPINs在不同果柄离区和根系发育中有不同程度表达.[结论]辣椒CaPINs特异性参与果柄离区形成与根系生长发育,可作为辣椒易脱柄品种培育和根系遗传改良的重要候选基因.

    辣椒果柄PIN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基于BSA-seq技术对甘蓝型油菜矮秆性状的显著关联区域和候选基因分析

    赵卫国塔娜王灏杨泽林...
    1890-1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析油菜矮秆性状调控遗传位点及关键基因,为油菜株高性状改良和抗倒伏油菜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矮秆油菜DW1分别与高秆油菜WH14和WH20进行正反交,探究F1代和F2代矮秆性状遗传规律.同时,利用BSA-seq技术对油菜DW1和WH20的F2分离群体中极端高秆和极端矮秆2个DNA混池测序并鉴定矮秆性状的显著关联区域和候选基因.[结果](1)油菜DW1矮秆性状为质量性状,由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2)在A06染色体21.78-23.88 Mb鉴定到22个与矮秆性状显著关联区,其中置信区间最大为46.71 kb,最小为0.64 kb.(3)在A06染色体上与矮秆性状显著关联区域鉴定到BnaA06g27050D、BnaA06g34100D、BnaA06g34810D、BnaA06g35080D和BnaA06g36480D,其功能涉及植物生长素调控和赤霉素信号转导.[结论]油菜DW1的矮秆性状属于质量性状,由1对不完全显性基因控制.A06染色体上的21.78-23.88 Mb区域为矮秆性状显著关联区域,该区域包含5个候选基因,其功能与植物生长素生物合成和赤霉素信号转导相关.

    甘蓝型油菜矮秆性状BSA测序显著关联区域候选基因

    桔梗根系响应元宝枫凋落叶的转录组分析

    冯超群阮坤非师劭彤李森...
    1900-1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北京地区元宝枫凋落叶对桔梗药用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通过转录组测序揭示桔梗根部活性成分合成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Illumina对桔梗根部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萜类、类黄酮和苯丙烷类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通路中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共检测到15 727个SSR位点.发现753个DEGs注释到GO数据库的三大分类中,314个DEGs注释到KEGG数据库的105个代谢通路中.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有17,7,26个DEGs参与萜类、类黄酮和苯丙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结论]萜类和苯丙烷合成途径的DEGs主要上调表达,类黄酮合成途径的DEGs普遍下调表达.推测萜类和苯丙烷类物质合成上升,类黄酮合成下降.获得了桔梗根部的全部转录组信息,并初步预测了桔梗萜类、类黄酮以及苯丙烷类合成可能的调控通路.

    桔梗元宝枫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DEG)次生代谢产物合成调控

    蓖麻ZF-HD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徐兴源黄凤兰张春兰朱梦洋...
    1915-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蓖麻ZF-HD家族基因进行鉴定,并对其成员进行序列分析、系统进化分析、启动子及表达模式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蓖麻中ZF-HD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以蓖麻全基因组数据为基础,从中鉴定出ZF-HD 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结果]从蓖麻中共鉴定到13个ZF-HD基因家族成员,该基因家族成员不均匀分布在Chr1-Chr10上,13个RcZF-HD蛋白均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RcZF-HD基因家族聚类为3个亚簇,且每簇基因数不同,基因结构具有簇内保守性和簇间多样性.Rc-ZF-HD 基因家族成员具有大量组织特异性元件、应激响应元件和激素响应元件.ZF-HD基因广泛响应非生物胁迫,且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结论]在蓖麻中一共鉴定出13个ZF-HD基因.研究发现蓖麻ZF-HD基因家族成员在应对非生物胁迫时起重要作用,能够为蓖麻的抗逆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蓖麻RcZF-HD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非生物胁迫表达模式

    濒危赤水凤仙花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兰文香莫清黄海泉黄美娟...
    1927-1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赤水凤仙花的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与系统发育位置,以期为赤水凤仙花植物种质资源保护、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特有种——赤水凤仙花为材料,基于赤水凤仙花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注释,基因特征、序列重复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1)赤水凤仙花叶绿体基因组呈典型的四分体结构,总GC含量为37%,长152 892 bp;共编码120个基因,包括95个蛋白质编码基因、8个rRNA基因和17个tRNA基因.(2)共检测到87个SSR序列,以A、T组成为主;检测到20 327个密码子,其中亮氨酸(Leu)最多,色氨酸(Trp)最少.(3)凤仙花属分为2个亚属,为棒凤仙花亚属与凤仙花亚属,赤水凤仙花为棒凤仙花亚属,且与太子凤仙花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赤水凤仙花为典型的四分体结构,SSR序列以A/T单碱基为主;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其归为棒凤仙花亚属.

    赤水凤仙花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结构与特征分析系统发育分析

    CSCD-JRC 2023年植物学期刊引证指标(2024年版)

    裴阿卫
    19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