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肖彦君

双月刊

1672-7533

dtqg@rails.cn;bjdtqg@126.com

010-51893693 51849570

100081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铁科院主楼610B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Journal Modern Urban Transit
查看更多>>本刊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服务。面对中央部委和省市相关部门及决策者,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者、管理者和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等,全方位介绍国内外城轨建设和运营经验,及时报道相关技术和装备以及高新技术成果,不断扩大国际合作,多元化促进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轨车辆动态调试辅助安全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李智强张涛程广洋葛天...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出厂上线运营前,需要在专用动态调试试验线上经人工操作开展各项动态运行试验,确保列车的牵引、制动及其他子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在调试过程中,因人工操作失误、软硬件系统自身故障等导致的列车未能及时(精准)停车等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列车的试验计划与交付周期,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以及不良的社会影响.为应对以上问题,文章针对动调试验线路的列车试验场景,研制出一套基于高精度定位装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辅助安全控制系统,以确保待检列车的动态调试试验能够安全、有序的开展.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载高精度定位装置动态调试辅助安全控制设计应用

    地铁站台门系统门机电源设计优化方案

    尤洪武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铁行业中,站台门系统不仅可以保障乘客的安全,还可以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而站台门的电源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站台门电源系统出现异常,如驱动母线电压过低、驱动母线绝缘不平衡、控制电源异常、UPS蓄电池组异常,会直接导致站台门系统故障,从而影响乘客乘降,情况严重时还会对地铁的安全运营造成威胁.基于该原因,文章对地铁站台门系统的门机电源可靠性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既有线路运营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优化方案,该方案不仅能提高站台门门机电源的可靠性,还可降低站台门设备故障率,对站台门设备的稳定运行起到积极作用.

    地铁站台门系统门机电源优化方案

    既有交叉隧道和站台下新建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潘卫东吴纪东陈聪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铁建设过程中,盾构施工对既有结构的影响一直是工程施工安全和效率的关键考量因素.文章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广州地铁隧道A盾构施工对相邻隧道B、C和站台D的变形影响,旨在揭示新建隧道下穿既有结构时的变形规律,并预测其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变形最大值位于施工轴线最近点,随着与施工位置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变形主要发生在施工平行经过期间.地表沉降呈对称分布,最大值位于隧道中部,既有隧道连接处的von-Mises应力受新建隧道开挖影响较小,应力峰值随盾构施工推进而移动,但变化幅度有限.现场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高度一致,可验证该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文章相关研究可为地铁工程施工提供重要参考,有助于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效率.

    地铁交叉隧道盾构施工变形影响有限元数值模拟

    西南山区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底鼓病害变形监测研究

    杨燕邓波王波刘上春...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南山区铁路客运专线具有高桥隧比、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恶劣等特征,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易出现各类工程病害.文章基于某隧道底鼓变形病害,设计并开展包含围岩变形、仰拱受力和道床板沉降变形 3 个监测指标的隧道变形监测方案.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获取隧道和围岩受力变形的演化规律,据此提出后续加密轨道几何形位静态、动态检测和衬砌结构贯通裂缝观测、实施列车降速运行等处理措施.相关研究可为该客运专线的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为类似工程隧道病害的监测和整治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铁路西南山区客运专线地应力隧道变形监测

    地铁车站附属设施防爆设计方案研究

    姚显贵于华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车站所在区域环境复杂,车站附属设施如出入口、风亭等遇到包括厂房、加油(气)站、地下空间泄压口等建(构)筑物时,建设方案会受到影响.文章研究地铁车站周边复杂情况下如何进行附属设施设计,以爆炸影响分析为例,根据G·M·莱克霍夫计算公式计算校核加油站爆炸影响范围,说明相关规范中对地铁车站附属设施安全距离要求的合理性.讨论泄压口设置与危害性,为地铁车站附属设计提供安全依据.以实施案例分析地铁车站附属设施遇到加油站的一般处理方法,其中,泄压口的危险性可类比加油站,但其爆炸冲击波未直接面向地铁车站附属设施,所以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安全处理措施可类比加油站.研究表明,地铁车站更多是承担公共交通功能的建(构)筑物,与其他民用建筑不同,需要考虑其社会影响,遇到影响公共安全的危险源应尽量避让.

    地铁车站防爆设计附属设施加油站泄压口

    市域(郊)铁路与"地铁和轻轨"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规范性依据的差异化研究

    李兆君侯正波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是国家相关规范的强制要求,但是GB/T 42334.1-202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估规范》系列只有 3个部分,包括地铁和轻轨、单轨、有轨电车,因此还亟待补充市域(郊)铁路安全评估的相关规范.文章以滁州至南京城际铁路(滁州段)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为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规范》(交办运[2023]56号),并结合项目各系统设计参数,借鉴国内先发城市的优秀做法,在参考"地铁和轻轨"运营前安全评估规范基础上,全面梳理出差异部分,通过专家评审,形成专题报告,经相关部门批复,作为项目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的依据,暂时填补国内市域(郊)铁路在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依据方面的空白.

    市域(郊)铁路地铁和轻轨初期运营安全评估差异化

    基于仿真的市域(郊)铁路与高铁综合枢纽客流换乘衔接优化研究

    陈金霖唐堂李晓伟殷玮川...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优化市域(郊)铁路与高铁综合枢纽的客流换乘衔接过程对于提升城市群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居民通勤出行便捷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阐述城市群市域(郊)铁路发展前景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组织市域(郊)铁路与高铁综合枢纽间换乘客流的重要性;然后,基于枢纽内客流换乘理论,介绍客流换乘特性、换乘瓶颈问题和换乘优化方法,并以北京朝阳站与北京市域(郊)铁路东北环线的线路衔接部分为例,运用Anylogic仿真软件构建朝阳站模型,运行并分析高峰期现状客流问题,针对性提出客流换乘优化措施,再通过量化指标验证优化措施的可行性;最后,总结市域(郊)铁路与高铁综合枢纽间客流换乘优化方法,为市域(郊)铁路客流换乘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市域(郊)铁路高铁综合枢纽换乘Anylogic仿真量化指标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客服系统平台应用研究

    张鹏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水平,北京市轨道交通开发96123智能客服系统,旨在为乘客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热线咨询服务.该系统秉承智慧地铁、智慧服务、智慧出行的理念,运用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实际情况,打造出具备高度学习能力的智能语音客服机器人.在不增加人工客服人员数量的前提下,该系统可有效满足不断增长的话务量需求,对人工客服提供有力补充,显著提高接通率和服务质量.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智能客服系统在北京市轨道交通路网乘客服务热线行业中的应用效果,对目前系统的优缺点进行全面剖析,并提出改进和优化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热线智能客服96123系统平台研究

    基于云平台的地铁机电工程动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骆滨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铁工程是高度复杂和技术难度大的综合性工程,目前亟需开发一套基于分布式存储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信息系统,以统一高效管理机电工程相关信息,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文章以地铁机电工程为样本,提出一种创新的自动生成算法.借助云平台数据库技术的支撑,运用该算法设计一套地铁机电工程"动态成长"的信息处理系统.相较于传统信息系统,该系统在多个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在功能设计上,该系统贴合地铁工程建设的实际流程,符合地铁机电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通过运用这一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升地铁机电工程的建设效率,还可有效加快工程进度,减少工程设计变更.这一设计思路对于全国地铁机电工程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同时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轨道交通建设.

    地铁云平台算法信息系统设计

    BIM技术在智慧城轨建设施工阶段应用研究

    朱国鹏王猛黄洪斌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智慧城轨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常见的数据化工具,可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工程建设成本、提升安全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国内在智慧城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BIM技术的正向应用尚显不足.文章通过对台州市域铁路S1线以及无锡至江阴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在智慧城轨建设施工阶段的重要作用.BIM技术作为建设施工阶段的数字信息化工具,通过三维可视化模拟和信息化管理等手段,对工程施工重难点进行精准把控.实践表明,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工程的总体进度提前 1年完成,同时安全和质量问题也显著减少.

    智慧城轨BIM技术建管平台施工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