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大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大学教育
现代大学教育

胡岳华

双月刊

1671-1610

MUEbjb@csu.edu.cn

0731-88876856

410083

长沙中南大学高教所

现代大学教育/Journal 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南大学和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主办的高等教育学术期刊,1985年创刊,1978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本刊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研究现代大学教育,探索高等教育规律,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刊欢迎现代教育思想、中外高等教育史、教学方法论、比较高等教育、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评价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美学、创新教育、德育理论和其它科学理论方面具有新观点、新材料,富有特色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以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大学科技产业,成人与继续教育等方面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报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非学历教育服务人才强国战略

    李盛兵周大志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学历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以及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目标驱动下,高校非学历教育既肩负着通过面向社会办学提升广大劳动者的知识、技术和职业素养的重任,同时也是高校教师学术成长不可或缺的条件.我国高校非学历教育规模庞大、形式多样、属性不一,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强化政策激励.本期的4篇文章分别从高校非学历教育服务人才强国建设、非学历教育的转型发展、非学历教育与教师学术成长、非学历教育与科技发展等方面进行理路分析和政策分析,以期引发学界进一步深化高校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高校非学历教育教育转型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高校教师学术成长高质量发展

    高校非学历教育转型发展的适应与突破

    刘继荣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学历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以及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目标驱动下,高校非学历教育既肩负着通过面向社会办学提升广大劳动者的知识、技术和职业素养的重任,同时也是高校教师学术成长不可或缺的条件.我国高校非学历教育规模庞大、形式多样、属性不一,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强化政策激励.本期的4篇文章分别从高校非学历教育服务人才强国建设、非学历教育的转型发展、非学历教育与教师学术成长、非学历教育与科技发展等方面进行理路分析和政策分析,以期引发学界进一步深化高校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高校非学历教育教育转型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高校教师学术成长高质量发展

    非学历教育是高校教师学术成长不可或缺的条件

    张少雄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学历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以及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目标驱动下,高校非学历教育既肩负着通过面向社会办学提升广大劳动者的知识、技术和职业素养的重任,同时也是高校教师学术成长不可或缺的条件.我国高校非学历教育规模庞大、形式多样、属性不一,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强化政策激励.本期的4篇文章分别从高校非学历教育服务人才强国建设、非学历教育的转型发展、非学历教育与教师学术成长、非学历教育与科技发展等方面进行理路分析和政策分析,以期引发学界进一步深化高校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高校非学历教育教育转型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高校教师学术成长高质量发展

    高校非学历教育要紧跟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势及作为

    周勇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学历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以及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的目标驱动下,高校非学历教育既肩负着通过面向社会办学提升广大劳动者的知识、技术和职业素养的重任,同时也是高校教师学术成长不可或缺的条件.我国高校非学历教育规模庞大、形式多样、属性不一,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强化政策激励.本期的4篇文章分别从高校非学历教育服务人才强国建设、非学历教育的转型发展、非学历教育与教师学术成长、非学历教育与科技发展等方面进行理路分析和政策分析,以期引发学界进一步深化高校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高校非学历教育教育转型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高校教师学术成长高质量发展

    "不言之教"的哲学意义

    刘靖贤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柏拉图以来,知识不仅被定义为有证成的真信念,而且被看作教育的认知目标.然而,知识的定义遭遇了盖梯尔问题的挑战,这使得知识不再被看作教育的认知目标或唯一认知目标.教育领域的盖梯尔问题是指,虽然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但是,他并没有掌握正确答案背后的科学原理,他仅仅是碰巧给出了正确答案.这个问题也被称为教育的认知运气.从教育认知运气的角度可以重新发现《老子》"不言之教"的哲学意义.所谓"不言之教"并不像陈汉生认为的那样是反对语言或者放弃语言,而是反对自以为是、故步自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对"不言之教"的解释不仅借鉴了威廉姆森的认知主义,而且得到《老子》文本证据的支持.

    不言之教老子知识盖梯尔问题认知主义认知运气

    论非精英大学的非凡意义

    张舒丽王建华
    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精英大学意指与单一化精英主义理念相悖的、重在培养应用型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非研究型大学,是当今科研导向下学术资本与声誉资本较为薄弱的高校的一种理想类型.然而,在"精英大学等于好大学""非精英大学等于平庸大学"的高校等级体系下,数量庞大的非精英大学处于被遮蔽的弱势地位,其之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难以获得对等的地位认同.精英大学与非精英大学两极分化的背后,映射出精英主义与优绩主义相互驱动所引发的社会焦虑.面向未来,在肯定精英大学勇于探索未知边界的同时,也要看到非精英大学之于培养普通人进而塑造美好社会的非凡意义.

    非精英大学精英大学高等教育普及化精英主义优绩主义美好社会

    颠覆与重构: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哲学寻理

    徐思南孙华
    3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工智能时代,哲学之于高等教育的首要责任在于使用理性的尺度对高等教育进行审查与规制.从人工智能的哲学底色与发展逻辑来看,符号主义与联结主义人工智能技术延续了近代哲学传统中的唯理派与经验派的思想.受意向性、概念框架与语境问题等哲学瓶颈的制约,以ChatGPT为首的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尚无法模拟人类复杂的心智活动.然而,对于肩负高深知识生产与精英人才培养使命的高等教育而言,在高等教育数字化浪潮下,知识观变革与工具理性肆虐可能会使高等教育陷入组织职能式微、人才培养错位与人文主义缺失等困境,进而动摇大学的合法性根基.在工具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博弈中,高等教育需要坚守其高深知识组织逻辑与技术的道德性;在追求精英本位与教育民主理想的同时,彰显人生命的在场性与主体性,重新探索高等教育的人文视角,使大学重新回归人类文明灯塔的本初定位.

    人工智能人类智慧高等教育精英教育技术

    将机器视作他者:后人类视域下重新审视教育中的人机关系

    彭姿铭谭维智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越来越接近后人类主义描画的生存图景,这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育中的人机关系.将机器视作他者给予我们一个新的审视视角.从人本主义到后人类主义,他者经历了被贬低、得到正名与概念外延拓展的命运,智能机器由此得以作为他者现身.技术的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相应地转变看待机器的视角,以人本主义为基础的教育将机器视作"工具""奴隶""他我",以无视、压制、同化的方式对待机器,遮蔽了机器的他者性,引发对人的隐蔽规训、人的异化与可能性丧失,还有教育的替代性风险.因此,智能机器的出现需要我们以他者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中的人机关系:通过与机器他者对话,借助机器的回应实现人的主体性发展;在回应机器他者的过程中寻求教育与机器的双向度互构;保卫差异性,追求教育中人与机器各是其是.

    后人类机器他者智能机器人机关系教育变革主体性发展

    以公平之名:美国精英高校招生协同行为的反垄断规制

    黎四奇吕豪杰
    5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违背盲录政策的招生行为乱象经由司法诉讼的舆论发酵,愈发加剧美国社会对精英高校招生协同行为的垄断质疑.梳理相关司法判例发现,高校招生业务是否适用反垄断豁免条款、在本身违法与合理原则之间厘定教育垄断的识别模式、经济资助协议的竞争效应判定构成美国高等教育反垄断司法裁决的三大争议焦点.因应教育市场化逻辑催生的高校歧视录取与排名竞逐异化了美国精英高校招生机制,需求资助与绩优资助政策的配置失衡则导致平权运动逐渐偏移教育公平目标,两者共同推动了美国精英高校招生市场垄断势力的生成.从理念与路径双重维度出发,倡导高等教育市场反垄断规制的积极执法观,形塑教育监管与反垄断规制的互动协调进路是规范美国精英高校招生协同行为乱象的必由之路.反思美国精英高校招生协同行为反垄断规制的历史经验与法治实践能够为中国规制高等教育行政垄断问题、扩大与落实高校招生自主权、促进高校招生公平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美国精英高校招生协同行为反垄断经济资助教育市场化高校招生自主权教育公平

    加拿大工程教育认证国际化的多层级协同制度探析——基于组织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

    蔡璇许艳丽
    6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教育认证国际化是一场涉及多种组织力量的系统性制度化过程.研究从组织新制度主义视角,对加拿大工程教育认证国际化的考察与分析发现,加拿大在国际工程教育结构重组、工程教育范式转变以及提升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战略需求的驱动下开启工程教育认证国际化改革.通过规制层认证团体对国际标准的强制性规制、规范层专业协会联动的服务性引导以及文化-认知层高校自主建构3种运行机制,加拿大构建了一套对接国际标准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加拿大工程教育认证国际化之所以能够形成多层级协同的制度格局,在于以多元机制统合集体制度逻辑冲突、以授权认证团体构建治理关系系统以及以院校领导为核心激活行动者力量等一系列举措.

    加拿大工程教育认证国际化多层级协同制度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