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月刊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Journal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iz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组合式工业循环水冷却系统设计研究

    魏永红
    96-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管理生产过程的温度,提升生产效益和产品品质,各行各业都开始大规模采用工业循环水冷却系统.深入探讨组合型工业循环水冷却系统的设计,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项目设计提供借鉴.经过全面的冷却量、流量、水质的评估,构建了一个由冷却塔作为核心冷源,并配备制冷水机、水箱和板式换热器的复合冷源的综合型工业循环水冷却系统.这个综合型的系统在节省能源和保持稳定性方面优于常规的循环水冷却系统,因此在实际的项目中具备很大的使用和普及潜力.

    循环水冷却系统冷却塔辅助冷源节能

    有轨电车网络监控系统设计

    梁盈富赵豆李华芳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使用于永磁电传动系统、异步电传动系统、直流电传动系统的通用型网络监控系统,安装在有轨电车司控台上,将监控系统与有轨电车电传动系统通过网络接口连接,电传动系统采集的数据信息及分析的故障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系统显示并存储,并实时远程传输至地面服务中心.监控系统是司机与现场调试人员与电传动系统的人机交互接口,方便查看数据信息;更是地面服务中心的数据来源,用于数据积累和数据分析.设计的网络监控系统,使其安全可靠运行,满足用户要求.

    有轨电车监控系统网络远程传输

    新型煤化工企业冷凝液回收深度处理技术研究

    郝富山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煤化工企业冷凝液回收率已达到90%以上,对于冷凝液的深度处理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针对煤化工特有冷凝液水质,提出对新型煤化工企业冷凝液回收深度处理技术的探讨与研究,通过去除有机物、铁离子、盐分的分析与设计,对煤化工返回冷凝液进行深度处理,具有回收率高,去除率高的效果,很好的满足了实际生产的需求.

    新型煤化工冷凝液回收深度处理

    基于GCN方法的电网调度暂态稳定性测试分析

    李明李江江波杨俊强...
    105-106,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电网调度节能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网络(GCN)方法的电网调度暂态稳定性测试方法.通过对多个网络卷积运算,得到多个网络中各结点及其邻近结点的特性参数变化规律,能够很好地适应系统结构.在IEEE39节点系统中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图卷积网络对于瞬态稳定预报模式达到了更好处理效果,漏判率和误判率均小于1%,正确率达到了 99%以上.图卷积网络的改进效果要好于预期扫描效果.引入包含节点阻抗的图卷积网络后,每个节点特性在整个网络上进行传播,获得了更优性能.该研究显著提高电网调度过程中异常事件的判断能力,实现快速动态安全评估.

    电网调度网络异常图卷积网络暂态稳定性

    基于MR的数控机床装配训练系统开发研究

    潘喜利孙小芳李猛彭华武...
    107-109,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常规的装配训练系统存在的控制精度和场景拟合度低的问题,开发设计了基于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的数控机床装配训练系统.在系统硬件方面,选择苹果Vision Pro作为MR头显装置,并配套设计体感识别追踪装置及动作跟踪装置;在系统软件方面,利用3D-max软件对数控机床进行三维建模,并将三维数控机床与真实环境相融合,将Unity 3D作为开发平台控制装配场景位移,实现装配训练过程.测试结果表明:此系统的基础功能与性能均优于当前系统.

    虚拟现实技术数控机床数据处理装配训练

    飞机垂平尾交点孔表面粗糙度的精加工工艺参数影响分析

    段晓明于国栋焦彦超安春英...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点孔是飞机装配中的一类关键连接孔,其制孔精度和质量直接影响飞机的使用寿命和飞行安全.针对表征交点孔加工质量的表面粗糙度,试验分析了镗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三种加工工艺对其影响规律.首先开展8组不同参数组合的交点孔精加工,实际测量了交点孔的表面粗糙度,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交点孔表面粗糙度的经验公式,最后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粗糙度与镗削速度呈负相关,与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呈正相关.为降低交点孔的表面粗糙度,可以从提高镗削速度、减小进给量和切削深度方面入手.

    交点孔镗孔表面粗糙度精加工工艺参数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研究

    吴琴洪浪
    114-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虚拟电厂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管理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虚拟电厂通过聚合和优化分散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调度.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点,能够为虚拟电厂的调度提供更加透明、可信的环境,提高调度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合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虚拟电厂调度可行性分析,深入探讨基于区块链的虚拟电厂优化调度问题,以期能够进一步优化虚拟电厂的调度系统,推动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区块链虚拟电厂优化调度可行性分析

    基于哈里斯鹰优化算法的电力负荷分配研究

    柴江帆薛军伟王岑海
    117-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力负荷分配(ELD)问题对于电力系统的节能运行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优化与高效管理.基于此,将哈里斯鹰优化算法(HHO)应用于解决电力负荷分配问题,并对哈里斯优化算法用于此类问题的性能进行分析,从而对优化分配和调度电力负荷进行更好处理,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电力负荷分配哈里斯鹰优化算法优化电力系统

    基于HMM-Viterbi算法的光伏发电预测研究

    王岑海薛军伟柴江帆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太阳能发电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而光伏发电受气候环境和大气状况等因素影响,导致发电功率具随机性和波动性.基于此,构建了隐马尔可夫模型,采用维特比算法解码预测过程,预测了下一年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功率,并以辽宁近年的光伏发电数据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具有较优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隐马尔可夫模型Viterbi算法光伏发电功率预测

    基于图像识别的水电站漏液检测模型研究

    吴海涛
    122-123,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基于融合电站高清摄像头和视频数据的方法,通过研究图像识别的深度学习框架、视频面向视频序列的动态目标识别技术研究和增强设备目标集合形变的识别能力研究,建立设备图像样本库,实现水电站设备漏液缺陷的智能识别.通过识别模型研究成果,验证了适用于水电站场景的识别模型特点和技术要求,为今后视频识别技术在水电站应用推广提供了重要参考.

    视觉识别漏液检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