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化工
现代化工

张立萍

月刊

0253-4320

mci@cheminfo.gov.cn

010-64444090

100029

北京安外小关街53号

现代化工/Journal Modern Chemical Indu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化工技术信息性期刊,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公开发行,月刊。1980年创刊,坚持大化工、全方位的服务方向,以战略性、工业性和情报性为特色。重点报道国内外化工、石化、石油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兴边缘学科和高技术成就,读者对象为化工科研及设计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化工行业管理干部以及化工企业的厂长经理及营销人员。主要栏目有专论与评述、技术进展、科研与开发、化工行业设备、市场研究、环保与安全、海外纵横、知识介绍、 国内简讯、国外动态、专利集锦及服务窗等。并承办国内外广告业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u改性丝光沸石催化剂及其在二甲醚羰基化反应中的性能研究

    赵鹏邵钦涟
    102-10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六亚甲基亚胺(HMI)为水热合成模板制备H-MOR和Cu/H-MOR系列丝光沸石催化剂,并在二甲醚羰基化反应中对其进行评价.为了研究Cu的掺入量对丝光沸石反应性能的影响,利用XRD、SEM、氮气吸附/脱附、ICP-AES、NH3-TPD和CO-TPD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Cu的掺入,催化剂的酸量和酸强度明显增加,同时促进了催化剂对CO的吸附,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在反应温度为200℃、反应压力为1.0 MPa和反应空速为2 040 mL/(g·h)条件下的评价结果表明,当掺入Cu的质量分数达到2.36%时,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最优,二甲醚转化率为58%且乙酸甲酯(MA)选择性为95%.

    二甲醚羰基化H-MOR水热合成Cu改性

    铁矿增强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降解四环素性能及机理研究

    周彤董国辉
    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纯氮化碳的光催化性能,增强其在处理污水中抗生素的应用,采用水热一步合成法成功合成了 CN/FeS2、CN/Fe2O3、Fe2O3/FeS2复合材料.XRD、FT-IR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被成功制备.阐述了Z型异质结CN/FeS2中CN和FeS2之间的电子传输方式.ESR测试结果表明,超氧自由基为催化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其中CN/FeS2降解四环素效率高达97%,经过6次降解循环后效率降低11%.该研究为光催化合成、设计和净化污染物开辟了新途径.

    氮化碳三氧化二铁黄铁矿光催化四环素

    改性瓦斯灰干法脱除NO的实验研究

    庞崇靖张运瀚冯嘉予夏福婷...
    112-115,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不同碱改性固体废物瓦斯灰制备出一种能够脱除烟气中NO的催化剂.考察了浸渍浓度、固液比、超声时间等制备条件对瓦斯灰脱硝性能的影响,并对材料进行了 XRF、XRD、SEM、EDS-Mapping、FT-IR表征.结果表明,利用KOH改性的瓦斯灰脱硝性能最佳,在KOH浓度为2 mol/L、固液比为1∶2、超声时间为40 min的最佳制备条件下脱硝率约达100%.改性后,K成功负载在材料表面,瓦斯灰微观结构发生了变化,生成的新物质为NO的去除提供了更多活性位点.

    干法瓦斯灰NO资源化利用

    PMS催化氧化解聚α-O-4模型化合物的研究

    孙敬泽王嘉楠马桥宋峰...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质素是重要的天然可再生芳香族化合物,是潜在的化石燃料替代者,是新型能源和芳香原料的来源.首先制备了催化剂g-C3N4和NC-800,并利用XRD、XPS、SEM、N2-TPD等表征方法对其进行表征.以过一氧硫酸盐(PMS)为氧化剂,在g-C3N4和NC-800的催化下解聚α-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4-苄氧基苯酚.研究了催化剂在不同温度、时间下对4-苄氧基苯酚的解聚历程,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越大、石墨N质量分数越高,模型化合物的解聚速率越高.提出了 PMS氧化解聚α-O-4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的反应机理:活性氧自由基攻击模型化合物形成各种自由基,自由基进一步氧化形成单体产物.

    过一氧硫酸盐4-苄氧基苯酚氧化解聚碳氮催化剂

    均匀沉淀法制备Al2O3负载的铜基催化剂及其催化合成吗啉的研究

    任超邹昀周延何瑞宁...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尿素为沉淀剂,通过均匀沉淀法制备了Al2O3负载的铜基催化剂.利用XRD、SEM和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考察活性组分铜镍摩尔比、载体质量分数和尿素摩尔分数对其催化合成吗啉的影响.结果表明,铜镍摩尔比为3∶1、载体质量占催化剂质量的40%、尿素物质的量占金属硝酸盐物质的量的5.25倍时,所制备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性能.相比于商品催化剂,均匀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低的还原温度、更小的平均粒径、疏松的表面结构和优良的稳定性.

    尿素均匀沉淀催化剂吗啉稳定性

    虎杖根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秦小桐曹昱莹居瑞军林炎钧...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虎杖根6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利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2,2-二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法和总还原力检测法对6种不同溶剂虎杖根提取物进行抗氧化能力评价.选用抗氧化活性较强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细胞层面内源性抗氧化能力的研究,评价其对抗氧化基因Nrf2、SOD、CAT、HO-1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5种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且具有最高的多酚含量.95%乙醇提取物可显著增加Nrf2、SOD、CAT、HO-1等抗氧化基因的表达.95%虎杖根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成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虎杖根提取物不同溶剂抗氧化活性内源性抗氧化

    KOH含量对棉秆碳结构特征及锂硫电池正极性能的影响

    蒲鹏王洋董振飞谭天乐...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棉秆为生物质源、KOH为活化剂、单质硫为储能物质,采用炭化-活化-高压3步法制备高性能碳硫复合材料,并探究KOH用量对活性碳结构以及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OH的活化促进了活性碳中10 nm以下孔的发育,碳碱质量比(棉秆碳化后的碳:KOH质量比)为1∶4时活性碳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达到最大,分别为3 068.15 m2/g和1.68 cm3/g.过量的KOH活化导致3~9 nm部分孔的坍塌,使得微孔/小介孔向大介孔或大孔转化,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缩小.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活性碳的孔体积呈正相关,碳碱质量比为1∶4时制备的活性碳与硫进行复合的碳硫复合材料展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之后,仍可保留787 mAh/g的放电容量;在2 C的电流密度下也可展现出582 mAh/g的高比容量.

    棉秆活化碳/硫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

    Na盐修饰的Cu/SiO2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研究

    马应圆魏新煜高晶晶苏暐光...
    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浸渍法制备了 6种Na盐修饰的Cu/SiO2催化剂,利用XRD、TEM和XPS对其晶相结构、粒径大小和Cu物种价态进行了分析,考察了 Na盐促进剂种类和摩尔分数对Cu/SiO2催化剂上丙烯氧气环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Na盐可以不同程度地还原Cu2+物种,生成不同含量的Cu0或Cu+物种.6种Na盐都可以提高Cu/SiO2的丙烯环氧化活性,而且Na2CO3最有利于环氧丙烷的生成.适量的Na2CO3可以促进Cu+物种的形成,有利于丙烯环氧化反应的进行,但过量的Na2CO3会导致Cu0物种的产生以及Cu物种的聚集,反而不利于环氧丙烷的生成.Cu+物种摩尔分数越高,Cu/SiO2的丙烯环氧化活性和环氧丙烷的形成速率也越大.小粒径的Cu+物种具有最高的丙烯环氧化活性,是丙烯氧气环氧化反应的活性中心.

    丙烯环氧化Cu/SiO2Cu+物种Na2CO3Na盐促进剂

    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及其在硅橡胶中的阻燃性能研究

    马树刚万子岸刘星池王世荣...
    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采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乙基三乙氧基硅烷(ETES)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氢氧化镁(MH)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工艺对改性MH粒子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确定的最佳改性条件为:改性剂为VTES、改性剂质量分数为8%、反应温度为80℃、搅拌转速为500 r/min、反应时间为2.0 h.将改性MH共混入硅橡胶,当VTES-MH质量分数为50%时,与未添加MH的硅橡胶相比,VTES-MH/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仅分别降低了 5%和11%,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极限氧指数为40.2%,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

    氢氧化镁阻燃剂改性硅橡胶

    Ag/SBA-15材料的制备及其CO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孟祥艳侯月强南方林枫...
    152-155,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2种不同方法将金属Ag浸渍在SBA-15上制备Ag/SBA-15复合材料,通过SEM、UV-Vis、XRD对Ag/SBA-15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对Ag/SBA-15进行CO气体催化氧化实验,评价Ag/SBA-15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去除模板剂后浸渍合成的Ag/SBA-15的催化性能较好,其中金属负载量为1%的产品催化性能最好,催化所需的温度最低,CO转化率最高.

    Ag/SBA-15SBA-15CO催化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