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交通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交通技术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现代交通技术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王家强

双月刊

1672-9889

xdjtjs@jstri.com

025-86576787

210017

南京市水西门大街223号

现代交通技术/Journal Moder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综合交通运输现状,重点报道公路工程、水运工程、运输工程、交通规划与管理实践方面的学术进展和发展动态,传播科技信息、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江流域城市机动车过江通道建设与社会经济耦合研究

    刘敏张家元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长江流域的城市机动车过江通道为研究对象,选择该流域上游重庆市主城区、中游武汉市、下游上海市和南京市为代表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机动车过江通道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存在高度相关性.同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机动车过江系统与其他城市发展子系统间的协调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上海市、武汉市的机动车过江系统建设较完善,可与其他城市发展子系统达到较好协调,重庆市主城区及南京市的机动车过江系统有待完善,研究提出相应指导策略.

    机动车过江通道灰色关联度分析耦合协调

    军用梁临时路面在地铁车站建设中的运用分析

    李鹏飞
    65-6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小地铁车站建设中明挖法施工对现状地面交通疏导的不利影响,常采用盖挖法修筑临时路面系统,最大限度地维持路面交通状态,利用军用梁建立临时路面体系便是常用方式之一.以沈阳地铁4号线北大营站为研究对象,基于项目周边环境因素介绍了军用梁临时路面体系的设计思路、安装方法和受力特点.该方法可有效解决城市主干道下地铁车站基坑施工期间的道路交通疏导难题,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地铁车站军用梁临时路面交通难题

    地铁明挖区间深浅基坑永临结合支护技术研究

    李运启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地铁明挖区间深基坑工程中,轨道正线与出入场线共用基坑,由于两基坑功能不同,其底部存在较大高差.通过在深浅基坑过渡时设计排桩支护,桩顶施作钢筋混凝土冠梁,并在浅坑钢筋混凝土底板内设置横向暗梁,将冠梁与地下连续墙连接锚固,形成框架结构,其中部分支护结构永临结合;同时在深浅坑基底分别设置钻孔灌注桩,并对浅坑基底进行水泥搅拌桩加固,改变土体力学性能,以提高基底强度及结构的抗倾覆能力.监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周围土体各技术参数稳定,变化值在允许范围内,该技术有助于解决深浅基坑支护方面的难题.

    地铁基坑明挖法基坑支护地基加固管井降水

    基于AHP的现代有轨电车后评价体系

    王敏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有轨电车已在多个城市开通运营,建立有轨电车后评价体系的必要性逐渐凸显.以南京河西新城有轨电车为例,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建立有轨电车后评价模型,其次基于模型从规划功能、客流效益、运营管理和交通影响四个方面提出后评价体系,对河西新城有轨电车规划、建设、运营及维护提出合理的改善建议,同时也为类似后评价项目提供参考.

    有轨电车层次分析法后评价体系

    轨道交通工程中变宽连续U形梁的设计研究

    李晓峰陈轶鹏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某轨道交通工程中,跨越道路时采用(30+48+30)m双线变宽连续U形梁,主梁采用现浇施工.该桥线路的间距变化大、设计难度大,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杆系模型和三维实体模型的计算结果,研究关键截面纵向应力、横向应力的分布情况,验证桥梁构造设计、预应力布置的合理性,并提出桥梁的设计要点.研究表明,该类U形梁不仅可用于标准双线宽度的连续结构,还可用于非道岔区的连续变宽结构,从而拓展了连续U形梁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范围、丰富了 U形梁的结构体系.

    变宽连续U形梁有限元设计

    基坑开挖对下方隧道变形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宋玉良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既有区间隧道上方进行基坑开挖具有较大风险,其加载、卸载作用将会改变区间隧道原有受力状态,继而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若保护措施采取不当,将会引起区间隧道变形超限,甚至出现开裂、漏水等病害.以某区间隧道上方增压站基坑为例,结合隧道状况调查结果,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分析基坑分区分块施工、对称施工和基坑回填对下方区间隧道的影响.研究及实际监测数据表明,上方基坑施工时采取合理分区施工、对称施工等保护措施,可有效控制下方区间隧道的变形,确保其结构安全,研究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基坑隧道变形midasGTS区间隧道分区分块对称施工

    苏州市水上交通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研究

    王银波王定森陆庄伟吴迪...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应对水上交通快速发展过程中应急管理方面出现的各类问题,根据水上突发事件的特点与应急响应流程,分析苏州市水上交通应急管理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其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水上应急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并提出系统总体架构,以全面提升苏州市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水平,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为各地建设水上交通应急管理系统提供经验借鉴.

    水上交通应急管理智能指挥调度系统功能设计总体架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