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交通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交通技术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现代交通技术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王家强

双月刊

1672-9889

xdjtjs@jstri.com

025-86576787

210017

南京市水西门大街223号

现代交通技术/Journal Moder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综合交通运输现状,重点报道公路工程、水运工程、运输工程、交通规划与管理实践方面的学术进展和发展动态,传播科技信息、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速公路运营期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

    张亚平吕卫国汪锋朱志泉...
    57-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系统分析相关问题及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实现高速公路运营期碳中和的"算碳—降碳—零碳—负碳—易碳"实施路径.以沪宁高速公路为例,分析高速公路运营期的碳中和潜力,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运营期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在于加快推进路域清洁能源开发及车辆的电动化.

    高速公路碳中和实施路径

    大型农贸批发市场交通组织研究——以苏州市南环桥市场为例

    徐乃云田聪朱沁宜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合理组织大型农贸批发市场的交通运输,对市场的交通特征、交通组织难点、交通组织方法等进行研究,并以苏州市南环桥市场为例,进行实例研究,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大型市场的交通组织与管理提供参考.

    农贸中心批发市场交通组织分区管理

    机场智慧围界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与展望

    肖烈军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机场智慧围界技术进行应用现状分析与展望,对比目前围界安防技术,并讨论围界技术在各机场的应用现状.结合未来10年国内民用机场的建设情况,重点挖掘智慧围界技术的市场需求,展望智慧围界技术的发展趋势.

    智慧民航围界安防入侵报警系统

    软弱土层中联络通道冻结工程温度场实测研究

    杨宁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南京地铁7号线某区间联络通道冻结工程,研究在富水砂土软弱地层中运用人工冻结法加固时,加固区土体温度的变化规律,为类似冻结工程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撑.通过在冻结加固土层内布置测温孔,对冻结加固区土层冻结温度场进行测定,得出其温度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总去路、总回路盐水温度变化可分为迅速降低、保持稳定和维护冻结三个阶段;各测点土体降温均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距离冻结管越近、附近冻结管数量越多,冻结帷幕扩展越快,向内侧扩展速率大于向外侧扩展速率;冻结45 d时最小冻结壁厚度与冻结帷幕平均温度均达到设计要求.采用人工冻结法对南京地铁7号线区间联络通道进行加固,冻结帷幕的厚度与平均温度均在设计时间内达到设计要求,加固效果良好.故在软弱地层中应用人工冻结法能实现良好的加固功效,研究可为类似冻结工程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撑.

    联络通道冻结法温度场变化软弱土层

    (35+50+35)m"双U+箱形"组合截面连续U梁有效宽度研究

    陈娣鲜文博杨玲毛耀增...
    76-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了解连续U梁的结构性能,基于南京至句容城际轨道交通工程(35+50+35)m双线连续U梁,通过建立midas Civil平面杆系模型、midas FEA三维实体模型,结合施工监测数据,对两种模型进行结构计算及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杆系模型、实体模型的计算结果和施工监测数据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但相比实体模型,杆系模型未考虑剪力滞效应对截面应力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偏不安全,而实体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比较吻合,且能够准确地反映结构真实的应力分布状况.通过各荷载工况下实体模型应力分布的对比,得出截面的有效分布宽度折减系数,代入杆系模型中对截面尺寸进行修正,验证了有效宽度的合理性,得出引入有效宽度的"双U+箱形"组合截面连续U梁杆系模型的简化算法.

    "双U+箱形"组合截面连续U梁有效宽度折减系数简化算法

    重载条件下大跨度地下连续墙凿除关键技术

    雷丹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盾构施工中一般采用龙门吊进行垂直运输,龙门吊轨道梁基础通常作用于主体结构地下连续墙上,后期凿除地下连续墙后,车站附属结构与主体结构才能连接在一起.当盾构与车站附属结构同期施工时,凿除附属与主体结构相连的地下连续墙时保证龙门吊安全使用是工程的难点.针对上述情况,基于广州地铁5号线保盈大道站附属结构大跨度地下连续墙凿除开展研究并成功实施,总结出重载条件下大跨度地下连续墙凿除关键技术,包括设置底板支撑、格构柱换撑、连续墙分段凿除、轨道梁沉降监测、底板后浇带施工等,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重载条件地下连续墙凿除大跨度格构柱换撑轨道梁

    基于有限元法的高桩码头结构内力分析

    徐明伟牛兴伟张伟唐浩翔...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码头的使用要求日益复杂,将码头结构简化为平面进行受力计算的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设计需求.运用有限元软件Robot Structural Analysis(以下简称Robot)建立梁板式高桩码头空间模型,分析结构内力,将计算结果与易工三维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总结两种模型的优缺点,验证Robot空间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Robot模型中桩轴力和梁的最大正弯矩误差较小,桩弯矩和最小负弯矩误差较大,计算结果基本准确,与易工模型各有优劣.Robot模型的计算结果可靠,同时解决了易工模型因简化受力而忽略构件空间受力影响的问题.

    有限元法高桩码头数值模拟内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