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教育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教育管理
现代教育管理

刘国瑞

月刊

1674-5485

bianjibu2004@126.com

024-86591009

110034

沈阳市黄河北大街249号

现代教育管理/Journal Modern Education Management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办刊宗旨: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编发稿件,引导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为教育行政管理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为教育管理理论创新提供平台,为教育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典型示范。 主要栏目有:决策咨询、热点研究、教育发展战略规划、教育政策、院校改革与发展、教育法制建设、教育督导与评估、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师资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职业教育、比较教育、大学生就业等。 主要读者对象: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者;教育管理理论研究者;各级各类学校教师;高等院校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等。欢迎订阅《现代教育管理》杂志,热切期待广大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工作者赐稿。联系电话:024—86591009。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维度生源背景因素对硕士研究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

    韩子旭时昱
    7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硕士研究生是国家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后备军,其培养质量与国家科技创新、行业发展紧密相关.从硕士研究生的本科学校背景、本科专业背景、录取方式三个维度来考察生源背景因素对硕士生学业表现的影响发现:从本校升学或在升学时实现院校间的向上流动的硕士生、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相同的硕士生、经由推荐免试录取的硕士生在读研期间获得奖学金的次数明显更多.进一步通过分样本回归分析发现:从本校升学或在升学时实现院校间的向上流动的硕士生的学业表现优势仅存在于统考生源群体中;跨专业读研对硕士生学业表现的负面影响在本校生源群体中不存在.为提高硕士生的培养质量,高校应重视本科阶段与硕士阶段的知识技能衔接,在招收和培养统考生时避免歧视来自办学水平层次较低的高校的生源,为有志于跨专业读研的本科生提供更多在本校继续升学的机会,继续坚持推荐免试制度.

    硕士研究生学业表现生源背景推荐免试跨专业读研

    职业教育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作用机理与提升路径

    刘晓童小晨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侧,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其时代使命.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特色与数字特色三大特点,其内涵强调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好就业结构和促进个体发展.职业教育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特质与高质量充分就业内涵耦合,在具体实践上可从职业教育体系、市域产教深度融合、技能人才评价三个方面改革助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现.

    高质量充分就业作用机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组织合法性理论视角下我国职业技术大学"合法性"的挑战与获取策略

    马君高子若
    94-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职业技术大学仍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面临着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所称的"合法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规制合法性、规范合法性及文化—认知合法性挑战.构建职业技术大学的"合法性"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特别关注并提升规范合法性,强化制度供给,为其奠定制度基础;其次,要注重可操作性并提升规制合法性,细化具体政策,为其提供法规保护;再次,要提高社会认同度并提升文化—认知合法性,大力宣传引导,为其营造环境氛围.

    职业本科教育职业技术大学合法性组织合法性理论

    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现实价值与逻辑向度

    任令涛
    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国际化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路径,数字技术为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提供了新契机.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体现在以数字技术驱动在地国际化的技术赋能、以数字技术扩大国际化资源覆盖范围的权利赋能、以数字技术推动实质性跨文化互动的价值赋能等现实价值.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逻辑向度表征为重塑在地国际化教育理念、架构在地国际化教育数字空间、以数字化手段汇聚在地国际化教育资源、开展灵活多样的在地国际化教育项目.为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发展,应从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师生数字素养和能力、数据安全及隐私等维度探讨相应的策略.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地国际化数字技术赋能

    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是否促进了高等教育"提质增效"——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研究

    梁媛张雷聂国东
    11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信息化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创新力量,是教育信息化出经验、出典型、出成绩的重要领域.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效果关系着其政策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影响着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否推动高等教育"提质增效".基于政策网络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双重差分法,可以探寻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作用与影响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对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提高有促进效应,但是政策网络结构因素和政策执行主体因素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中介效应呈现复杂变化.因此,增强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执行效果,就要从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网络生态,加强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网络行动者互动,发挥高等教育信息化政策网络执行主体角色作用等方面着力.

    高等教育信息化教育政策政策执行高等教育质量双重差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