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教育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钟晓流

月刊

1009-8097

xdjyjs@tsinghua.edu.cn

010-62785595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电教中心112室

现代教育技术/Journal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为:立足学术研究、带动实践探索、促进教育技术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本刊可供高校及其他各级各类学校电教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CAI中心、远程教育机构、多媒体研究开发人员和热心教育现代化的教师及管理人员阅读,是学校图书馆、资料室、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的必备资料。本刊对师范院校教育技术类专业师生的学习及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育数据分类分级研究

    杨伟平曾德华段婷婷赵昱...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规定的数据安全保护基本制度之一,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的实施是数据安全治理和有效利用的基础环节。考虑到教育行业掌握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业务数据和师生个人信息,故开展教育数据分类分级工作势在必行。为此,文章遵循"现状分析-问题挖掘-方法构建-案例验证"的研究思路,首先梳理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育数据的发展现状和国内外教育数据分类分级的研究现状;接着,文章从制度、管理、技术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了教育数据分类分级面临的困境;然后,文章从教育数据分类分级规则和工作流程两个方面,构建了一套教育数据分类分级方法;最后,文章选取 3个教育行政部门和6所高校作为试点单位,验证了教育数据分类分级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教育数据分类分级方法的提出,旨在解决教育行业数据分类分级中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可为教育系统各单位开展数据分类分级提供理论指导。

    数字化转型教育数据分类分级试点验证

    技术能否赋能学生的数字素养?——一项大规模的中小学数字化学习状态调查

    浦小松曹培杰
    98-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走向融合发展,数字化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支点,并进一步重构未来人才的能力素养。在此背景下,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能否赋能学生数字素养这一议题备受关注。为此,文章基于全国 12个省份的中小学校调查数据,以学校新基建情况、教师数字化教学实施频率和学生智能终端使用熟练度为核心解释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其对学生数字素养的影响,结果发现:学校新基建情况对学生数字素养无显著影响;教师数字化教学实施频率越高,学生数字素养越高;学生智能终端使用越熟练,其数字素养越高。鉴于此,文章提出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常态应用为导向的新基建原则,释放新基建以提升学生数字素养的巨大潜能;助力教师实现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功能性和教师灵活性的优势;引导学生熟练使用各种智能终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文章的研究重在发现影响学生数字素养的因素及其作用效果,从而为数字时代学生数字素养的有效提升提供参考。

    技术数字素养中小学数字化学习

    专递课堂"双师"教学存在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研究

    颜玉杰左明章万子谦
    109-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教学存在是预测学生学习投入的重要指标。专递课堂教师教学存在因"双师"异地同堂实时交互而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特征,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在专递课堂中,主讲教师教学存在表征为教学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直接指导、评价,辅助教师教学存在表征为组织管理、辅导答疑、情感支持,两者协同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投入。以"双师"教学存在为条件变量、学生学习投入为结果变量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专递课堂"双师"教学存在以主讲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评价为必要条件,以辅助教师组织管理为有益补充,并通过主讲教师促进对话、直接指导和辅助教师辅导答疑形成优势互补联动效应,协同促进学生学习投入。深化专递课堂"双师"教学,将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投入,推动主讲教师和辅助教师形成教学共同体,提升专递课堂建设质量。

    "双师"教学存在专递课堂学习投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

    指向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研究

    徐如梦孙众
    120-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数字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当前我国乡村教师的数字教育资源应用意愿不强、数字技术应用创新能力不足、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较为突出。对此,文章依托空间生产理论,结合深度访谈,聚焦乡村教师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需求,构建了指向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该体系包含三方支持主体(即学术导师、以师范生为主的助教团队、乡村教师),四类支持服务(即知识支持服务、管理支持服务、情感支持服务、技术支持服务),三种支持机制(即反馈机制、协调机制、动力机制),以期提升乡村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远程研修效果,助推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育公平发展。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数字素养乡村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

    元宇宙赋能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研究初探

    张思妍刘乐元陈靓影
    128-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孤独症儿童的大脑镜像神经元系统存在异常,使得传统教育的教学效果有限。元宇宙整合数字技术打造的虚实共生镜像世界,对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无疑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深入剖析了元宇宙赋能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的适切性,以作为研究的前提。之后,文章构建了元宇宙赋能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的技术架构,以从技术上实现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从规避镜像阶段到重塑镜像阶段的跃迁;同时,文章设计了以循证为取向的"干预实施—效果评价—策略调整"的实施流程,以指导具体的干预实施。最后,依托元宇宙理念,文章开发了一个基于孪生数字人的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系统并进行了教学应用,结果表明:此系统能够提升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语言能力,且维持效果较好。

    元宇宙教育元宇宙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