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农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农药
现代农药

张湘宁

双月刊

1671-5284

agrochem@263.net;agrochem_xdny@163.com

025-86581148

210024

南京市北京西路17号407室

现代农药/Journal Modern Agrochemical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也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所收录;2007年6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时报道我国农药研究技术最新进展,着力展示行业发展水平,促进技术交流,倡导技术创新,并密切关注世界农药发展动态,是颇受农药科研、教学、生产、管理、推广和应用等领域人员欢迎的农药专业技术类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药剂型的过去、现在与发展趋势

    程雪健丁程瀛冉刚超徐博...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药剂型作为农药剂量传递的重要载体对于农药应用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经过70余年的演化、发展,我国农药剂型结构、加工与应用技术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章综述了我国农药剂型的过去、现在与发展趋势,总结了未来农药制剂研发的5个重点突破方向,分别为通过纳米化提高分散度、基于靶标界面特性设计靶向亲和型农药制剂、应用场景导向的制剂研发、开发适配植保无人机喷雾的农药制剂、发展省力化制剂,以期为我国农药制剂研发、登记和应用提供借鉴,为我国农药减施增效策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农药剂型制剂研发剂量传递农药利用率发展趋势

    科技推动下的农药剂型加工与发展

    雷津美张莉杜凤沛
    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药是防治农作物有害生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传统农药剂型通常污染环境严重、有效利用率低、叶面附着性差以及药效期比较短。随着科技进步,我国农药行业产业升级,对农药剂型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药剂型朝着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本文对农药剂型加工与发展进行总结,从农药剂型加工特点、分散与乳化技术、递送与控释技术、场景导向的研究、纳米技术、新农药剂型的研发和数据精准设计等方面阐述了科技推动下农药剂型加工的相关研究成果与理论基础。同时,提出了未来农药剂型加工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农药剂型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从而开发出绿色环保型农药剂型,提高农药利用率和精准施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药剂型加工技术科技革命发展趋势纳米农药

    基于农药应用场景的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熊秋雨章浩楠于斌方云...
    17-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纳米技术的快速崛起为农药向着高效、低毒、低残留方向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策略与技术手段,而农药的应用场景千差万别,对纳米材料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基于长久以来农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众多不利影响与技术缺陷,本文对纳米材料的引入如何缓解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对目前应用在农药纳米化上的纳米材料种类进行了分类与介绍,最后探讨了未来纳米材料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

    纳米材料农业纳米农药增效机制研究进展

    农药的靶向传输与剂量效应研究进展

    李园园蔡润泽徐博黄啟良...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药的靶向传输、剂量效应与农药有效利用率密切相关。农药在植物体内的传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农药的理化性质、制剂体系、施药方式、植物种类、组织结构等多种因素都对会农药剂量传递效率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农药在植物体内的传输行为、农药对靶剂量传递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改善农药剂量效应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农药剂量效应的研究、农药制剂的研发,以及农药的科学使用提供参考。

    对靶沉积传输行为传递效率有效利用率研究进展

    智能响应型农药微囊缓控释系统的研究进展

    陈越李众一陈春光李北兴...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农药利用率并降低其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一直是现代农药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新材料、新方法等多领域交叉学科技术的引入为传统农药制剂研究带来了新的重大突破,推动农药制剂由缓释向智能控释的转变。本文结合国内外智能缓控释系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自身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农药智能缓控释系统的构成、响应因子和触发机理,评述了智能响应性农药微囊缓控释系统在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领域的应用,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农药智能缓控释系统的产业化提供借鉴。

    农药智能化农药微囊智能响应多重响应缓控释系统

    静电纺丝技术与昆虫性信息素剂型加工

    上官文杰郑莹莹陈慧萍边强...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昆虫性信息素作为传统化学农药绿色替代品已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发挥重大作用。由于化学不稳定性和易挥发性,借助于载体和剂型加工技术可保障该类化合物在田间持续发挥作用。近年来,聚合物加工和纳米技术的发展为农药绿色革命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中也包括昆虫性信息素的载体设计与剂型开发。静电纺丝是一种灵活且可规模化的微/纳米级纤维加工制造技术,该技术已经在昆虫性信息素的载体开发及释放行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本文讨论了昆虫性信息素的缓控释载体开发及应用,重点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在昆虫性信息素载体设计及剂型加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而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以期为昆虫性信息素的创新载体设计及高效精准应用提供参考。

    静电纺丝纤维材料控制释放昆虫性信息素绿色农药

    硫苷抗虫功能应用研究及其进展

    朱永东丁宝邹献中王甦宇...
    50-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硫苷是十字花科蔬菜中一类重要的亲水性次生代谢产物,作为防御产物存在于植物的整个生命周期。硫苷降解产物异硫氰酸酯提纯后产物的杀虫效果可以媲美商业杀虫剂。为了助力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对硫苷发现、化学合成、抗虫研究及应用进展等进行综述。

    硫苷异硫氰酸酯化学合成抗虫应用研究进展

    霜脲氰的合成工艺改进

    徐宁李林虎许宜伟葛凤敏...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霜脲氰合成工艺产品收率低、"三废"量大、安全性低等问题,开发了 一种改进的生产工艺。以1-氰乙酰基-3-乙基脲为原料,经与亚硝酸异丙酯肟化反应,然后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氯甲烷进行甲基化反应,得到霜脲氰。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产品收率在95%以上,产品质量分数可达 99%。

    霜脲氰亚硝酸异丙酯氯甲烷甲基化反应工艺改进

    大黄素甲醚微囊缓释剂的制备及表征

    王亚晶史莹莹伏莉吕世群...
    59-6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一种大黄素甲醚微囊缓释剂,将大黄素甲醚制成微乳液,提高其溶解度,进一步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密胺树脂作为囊壁,将大黄素甲醚微乳液微囊化。微乳液中大黄素甲醚的溶解度约为5 g/L,明显高于在其他溶剂中溶解度。当囊芯为微乳液(含水量30%),密胺树脂为囊壁,芯壁比(质量比)为3∶1时,所制大黄素甲醚微囊缓释剂的载药量和包封率最高,在水中14d累积释放率为72。0%,土壤中35 d累积释放率为51。9%。该微囊缓释剂分布均匀、载药量高、释药缓慢持久,用于病害防控可减少给药次数,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大黄素甲醚微乳液微囊缓释剂制备

    基于HPLC-UV-QDa检测不同剂型中噻唑膦和吡虫啉

    顾爱国陈昌旸刘凤琪李雪...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质谱(HPLC-UV-QDa)测定5种不同剂型产品中噻唑膦和吡虫啉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以乙腈+水(0。05%甲酸)为流动相,采用C18色谱柱进行梯度洗脱,结合紫外和质谱串联检测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质量浓度0。05~50 mg/L,噻唑膦、吡虫啉的线性关系良好,R2分别为0。999 2~0。999 9和0。999 1~0。999 6。在0。5、50、500 mg/kg等3个添加水平下,噻唑膦、吡虫啉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2%~103。9%和94。7%~104。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04%~6。69%和1。27%~5。88%。噻唑膦和吡虫啉在5种基质中无明显基质效应,检出限分别为0。005和0。01 mg/L,定量限分别为0。02和0。04 mg/kg。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不同剂型产品中噻唑膦和吡虫啉的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质谱噻唑膦吡虫啉基质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