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仪器与医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仪器与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

王效杰

双月刊

2095-5200

tougao@csimc.com.cn

(010)52722651

100035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2号成铭大厦B1座5层

现代仪器与医疗/Journal Modern Instrument and Medical TreatmentCSTPCD
查看更多>>杂志创刊于1995年,曾用名《现代仪器》。2002年被评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管单位为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学器材公司,杂志编委会由国内知名学者、专家组成,以确保载文质量。栏目设置包括:   论著       研究报告      综述与专论    研制开发    影像介入   医疗数字化   临床研究     质控监管     检验检测    器械评介   管理论坛    技术交流       使用维修      行业报道      信息视窗    杂志已建立数字优先出版渠道,以缩短出版周期。低版面费制以吸引优质稿源,建立作者服务中心,通过多方位多角度为作者提供服务,欢迎投稿订阅! 《现代仪器与医疗》国内统一刊号:CN10-1084/TH 国际刊号:ISSN2095-5200。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字第 0046 号 邮发代号: 82-699,16开本(210*285 mm),四色彩印铜板纸封装,内文70g轻涂纸胶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AT、AAG的性能评价和准确性研究

    覃晓虹陆婷婷陈文艳
    1-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重庆某公司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a-1-AT,AAT)、α1-酸性糖蛋白(α1-acid glycoprotein,α1-GP,AAG)试剂的分析性能,及其是否符合厂家声明并满足临床需求。方法 参考医学检验执行的国家卫生行业标准《临床检验定量测定项目精密度与准确度性能验证》(WS/T492-2016)、《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验证指南》以及CLSI EP5A定量测量方法的精密度性能评价,以AAT、AAG水平测定作为指标,分析并验证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对测量结果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参考区间等性能进行验证,并将其验证结果与厂商声明的性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正确度验证:AAT、AAG各3份厂家赋值的样本结果偏倚均<10%。精密度验证:AAT两个水平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2。59%,1。72%,两个水平的批间精密度分别为3。03%、3。14%。AAG两个水平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4。82%,5。78%,两个水平的批间精密度分别为5。24%、5。37%,均小于行业评价标准,批内精密度8。00%,批间精密度15。00%。线性范围验证:AAT浓度在20~379mg/dl间为线性区间,AAG浓度在20~240mg/dl间为线性区间。AAT可报告范围上限为798。66mg/dl,AAG可报告范围上限为1125。2mg/dl,且厂家提供的生物参考区间可以接受。结论 AAT、AAG试剂在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检测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参考区间等性能均符合要求,主要分析性能达到了厂商声明的性能和有关的质量要求,可满足临床需要。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性能评价α1-抗胰蛋白酶α1-酸性糖蛋白

    基于CCTA测量EAT参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

    潘智荣李思欣王梓延叶汝娴...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体积及CT值参数对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冠心病组,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者均临床资料完整,且CCTA图像齐全。利用syngo。via后处理工作站软件,获得EAT体积(cm3)及CT值(HU)数据。随后收集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指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MedCalc统计绘图软件绘制ROC曲线,并通过AUC进行各指标对冠心病诊断效能的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EAT体积、EAT的平均CT值、LDL-C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t分别为9。723、3。958、4。302、-3。09和3。727,均P<0。05)。性别、年龄、EAT体积、EAT平均CT值和LDL-C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分别为68%、66%、62%、62%和50%,特异度分别为65%、75%、82。5%、68。5%和100%。其中EAT指标EAT体积和EAT平均CT值诊断冠心病的阈值分别为>122。95cm3和≤-86HU,对应的AUC分别为0。738和0。637。结论 性别、年龄、EAT体积、EAT平均CT值和LDL-C均有助于诊断冠心病,其中基于CCTA测量EAT参数(如EAT体积、EAT平均CT值)作为新兴技术获取指标,对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能效具有一定价值。

    冠状动脉病变心脏病CT血管造影术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研究

    基于3D打印技术的CT影像设备X射线球管模型设计与开发

    李翰威王浩文齐宏亮陈宏文...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CT影像设备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关键部件之一是X射线球管,传统学习X射线球管构造及原理缺乏教学内容互动,无法提供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难以加深对X射线成像原理的理解。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参考西门子Plus 4单排CT的原厂X射线球管,进行零部件划分和实物尺寸测量,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进行实体建模,利用实验室2台3D打印机打印。该模型还原了真实CT球管的外观及构造,具有重量轻、拆卸方便、耐用度高等特点。

    CT影像设备X射线球管3D打印建模教学

    二茂铁纳米平台逆转索拉非尼化疗耐药性的研究

    邓映刘军杰
    16-2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制备的负载索拉非尼(Sorafenib,SFB)的二茂铁金属有机骨架(MOF-Fc)纳米平台(SFB@MOF-Fc),逆转肿瘤耐药性的机制与效果。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以及细胞存活率实验,考察SFB耐药肿瘤细胞模型的构建及耐药机制。通过细胞存活率以及3D肿瘤球的细胞活/死染色实验,考察纳米平台体外抗肿瘤能力。通过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以及生物电镜研究,考察纳米平台体外抗肿瘤机制。结果 通过对细胞存活率分析,显示出SFB耐药细胞(Huh7-SR)的成功建立。通过对流式细胞术检测ROS水平分析,显示Huh7/SR细胞在被SFB药物处理后,ROS水平升高不明显,表明ROS水平可能是肿瘤耐药的关键因素。通过细胞存活率以及3D肿瘤球细胞活/死染色分析,显示SFB@MOF-Fc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降低以及死细胞荧光染色区域增加,表明SFB@MOF-Fc成功逆转了体外模型的耐药性。通过ROS荧光探针以及生物电镜分析,表明SFB@MOF-Fe纳米粒可以通过使Huh7-SR细胞产生铁死亡,放大氧化应激水平的机制来逆转肿瘤耐药。结论 SFB@MOF-Fc被肿瘤细胞内吞后,药物在细胞的摄取增加,通过铁死亡,放大氧化应激水平,达到了有效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效果。

    肿瘤耐药索拉非尼铁死亡靶向肿瘤治疗

    基于柔顺性的血管支架优化设计及强度可靠性分析

    马宗民白猛威李淑娴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血管支架的参数化模型,进行血管支架柔顺性能的优化设计。基于优化结果考虑加工精度引起的设计尺寸的不确定性,进行血管支架强度的概率计算以验证优化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探寻结构特征,建立血管支架参数化模型。取弯曲刚度作为优化目标,血管支架支撑筋宽度、支撑筋长度、连接筋宽度和支架厚度为设计变量,采用响应面法进行血管支架优化设计,选取应力局部灵敏度较低的候选设计点作为最优设计点。基于优化血管支架,取受加工精度影响的设计尺寸作为随机变量,利用六西格玛工具进行血管支架强度的概率计算。结果 建立了参数化的血管支架模型,优化后的血管支架弯曲刚度相比原始血管支架减小32。91%,累积分布概率为99。85%时,血管支架最大应力满足强度条件。结论 连接筋宽度对血管支架的柔顺性影响最大,支架厚度次之,支撑筋长度和宽度影响较小;加工精度影响下优化血管支架强度可靠。血管支架在工程实际中会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进行确定性优化设计之后,要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设计变量的不确定性进行强度可靠性分析验证。

    血管支架柔顺性响应面优化不确定性可靠性分析

    液相色谱中线性溶剂强度模型的快速建立

    阚育洵郝卫强徐瑾蒋磊...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一组单线性梯度洗脱实验获取线性溶剂强度模型的参数值,为色谱图的预测提供所必须的参数值。方法 首先,在实验中固定流动相组成的起始和结束值,通过改变梯度洗脱的时间,从而改变梯度的斜率(B)。测定溶质在这些梯度条件下的保留时间,计算其流出色谱柱时所对应的流动相组成(φR)。然后,将描述φR与B之间关系的数学公式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从而获取线性溶剂强度模型的参数值。拟合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通过Excel中的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VBA)语言编程实现。结果 计算机程序的可靠性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以12种芳环化合物为分离的对象,以C18柱为固定相,含1%乙酸的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应用所编写的程序对单线性梯度洗脱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溶剂强度模型的参数值。然后,根据所得到的参数值预测多线性梯度洗脱条件下的色谱图,得到的理论色谱图与实验色谱图吻合。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快速准确地获取线性溶剂强度模型的参数值,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液相色谱梯度洗脱线性溶剂强度模型VBA非线性拟合Levenberg-Marquardt算法

    一种高精度的非侵入式脑组织氧监测系统

    徐成喜郭新茹向婷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介绍一种集成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与USB接口的非侵入式脑组织氧监测系统,提升监测实时性和操作便利性。方法 本研究利用改良的比尔-朗伯特定律(Modified Beer-Lambert Law,MBLL)测定头皮下组织氧合变化,采用硅光电倍增器(Silicon Photomultipliers,SiPM)作为探测器,通过整合fNIRS和便携的USB接口,开发一款轻便、易于使用且成本效益高的脑血氧监测设备。本研究通过一系列详尽的试验验证脑组织氧检测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易用性和实用性。结果 系统在与商业产品NeurOs Cerebral Oximetry比较中显示出±10%的准确性范围内。重复性测试表现出0。42%到3。93%的复现性误差,并在8h连续监测中表现稳定。结论 本系统的精确性和稳定性为脑组织氧合水平的实时监测提供了可靠工具。未来研究将探索系统的小型化、可穿戴化以及人工智能技术集成。

    脑组织氧测量USB接口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非侵入式监测脑血氧参数

    优化实验动物眼部磁共振成像技术

    王战京雷建锋焦昆武文琦...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改进实验动物眼部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提高眼科疾病研究的准确性,并促进新治疗方法的研发。方法 选用了 5只健康的SD大鼠,并利用Bruker7。OT MRI扫描仪进行检测,通过精确的定位和细致的扫描参数调整,对比了 T2WI与FLASH两种成像技术,以评估图像质量。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利用大鼠头部线圈结合精确的定位技术,成功获得了高质量位置统一的眼部MRI图像。对T2WI序列和FLASH序列进行比较较,FLASH序列在眼部结构成像中展现出更高的信噪比(SNR),从而提供了更为清晰的图像和更丰富的组织细节。结论 本研究成功提高了眼部MRI成像的质量,并证实了 FLASH技术在眼科研究中的优越性。这为未来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为MRI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序列信噪比眼部结构大鼠磁共振扫描方法实验教学

    全流程健康体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孙思雨金鹏郑凯帆李静...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体检效率和体检体验,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变传统体检系统的单一模式,并实现数据的分析与共享。本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全流程健康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OOP)和分布式的系统体系架构,并与院内HIS、PACS、LIS等业务系统集成。运用后,平均体检时长由6h缩短至3h,并实现了检前智能评估、检中智慧化分检导检、检后统计分析和智能随访功能。该系统提升了服务质量和医护体检效率,建立了检前、检中和检后的全流程管理体系,促进了医院的数字化发展。

    智慧化全流程管理健康体检集成数据共享

    应用纳米技术改进骨肉瘤诊治的研究现状

    程智勇陈友浩王宁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肉瘤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与有效治疗是医学界高度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纳米生物材料技术的发展,纳米技术在骨肉瘤的诊疗方面呈现了不可限量的潜力。本文以简略介绍骨肉瘤和纳米技术为基础,综合纳米材料的多种功能特性,详细探讨了纳米材料在骨肉瘤诊治中的研究现状,包括易修饰性、信号放大、高载药性、光热转换、免疫调节等方面。同时,展望了纳米技术在未来癌症检测和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进,旨在为该领域未来的良好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纳米材料骨肉瘤传感检测传感界面修饰药物递送免疫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