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药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姜瑜

半月刊

1009-5519

xdyyws@vip.126.com

023-63853583;63621701

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现代医药卫生/Journal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查看更多>>本刊是是经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社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半月刊)。本刊知识涉及面广,临床实用性强,适用于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宁夏某高校大学生瘦体组织成分与指长比的相关性研究

    马成凤马秀慧吴曦张静...
    901-9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宁夏某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瘦体组织(LBM)成分与指长比[食指(2D)∶环指(4D)]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838名在校大学生(男412名,女426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测定所有受试者体重、身高、身体总水分(TBW)、细胞内液(ICW)、细胞外液(ECW)、蛋白质含量、骨矿物质含量(BMC)、骨骼肌含量(SMM)、体重指数(BMI)及基础代谢率(BMR)的分布。同时,拍摄受试者双手掌面照片,利用电脑图像软件测量并计算左、右手各2D∶4D。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及线性回归法分析各项LBM与2D:4D的相关性。结果 宁夏某高校大学生LBM、BMI和BMR的分布均表现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宁夏某高校大学生左手及右手2D∶4D均表现为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体成分指标在不同性别间均与2D∶4D无相关性(P>0。05)。结论 宁夏某高校大学生LBM与2D∶4D均分别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提示性激素代谢水平可能影响二者的分布,然而两者之间并无相关性,可能并不存在共同的发育基础。

    瘦体组织基础代谢率指长比生物电阻抗相关性分析

    基于深度学习的腕关节DR成像质控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彭超张剑刘欢黄英...
    907-912,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建立腕关节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R)自动质控模型生成系统,并对质控性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采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方法建立腕关节正位和侧位DR图像质控系统模型,回顾性收集重庆大学附属中心医院临床怀疑腕关节病变的1 315张图像,按6∶4的比例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在MobileNet V2分类模型和Global Universal U-Net(GU2Net)关键点检测模型上进行训练,然后分别使用模型准确率、精准度、召回率和曲线下面积(AUC),以及平均径向误差(MRE)和成功检出率(SDR)进行评估。结果 根据验证数据集的实验所得到的伪影分类模型在伪影识别方面具有较高的性能,AUC=0。970 1,95%可信区间(95%CI)0。970 0~0。970 3,其准确率、精准度、召回率分别为0。93、0。88和0。97。正位和侧位影像中关键点检测模型的 MRE也在合理水平,分别达到(0。794 4±3。253 5)mm和(3。813 4±7。408 7)mm。距离10。0 mm下正位和侧位关键点检测模型的SDR分别为99。64%、92。51%。结论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开发的全自动腕关节DR质控系统模型,能够对腕关节正位和侧位片 自动生成图像质量控制报告,且效果较好。

    腕关节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质量模型深度学习模型卷积神经网络

    肝性脑病大鼠经粪便细菌移植后的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分析

    王威巍刘丰睿吕朝华申呈祥...
    913-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及粪便细菌移植(FMT)模型,探索细菌移植后肝性脑病大鼠肠道菌群的改变。方法 选择30只SD大鼠,采用四氯化碳联合乙醇的方法建立肝性脑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肝性脑病模型组,C组为FMT组,每组10只。B组进行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C组进行FMT(按200 μL/d灌胃,每毫升细菌溶液含细菌1。5×1011)。每天观察大鼠生存情况。收集大鼠肠道粪便进行宏基因组测序。结果 实验过程中大鼠共死亡9只,A组无死亡。FMT前后,C组大鼠移植后体重明显增加。通过宏基因组测序,发现C组较B组可有效地改善菌种的多样性和丰度;与A组比较,B、C组中变形菌门含量显著升高,拟杆菌门丰度显著降低。结论 FMT可以改变肝性脑病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

    粪便细菌移植肝性脑病宏基因组肠道菌群大鼠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红花绿绒蒿活性成分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娘格才让索朗拉宗卓玛措毛格拉措...
    918-922,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红花绿绒蒿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SwissTarget和PubChem数据库获取红花绿绒蒿的主要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肝纤维化相关疾病靶点,然后利用Venny2。1获取两者交集的共同靶点,将其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共同靶点的蛋白互相作用网络,应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最后采用AutoDocktools(v1。5。6)将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获取117个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与6 423个疾病靶点,两者取交集后共获得251个交集靶点;GO与KEGG富集分析显示红花绿绒蒿有效成分可能参与AGE-RAGE、化学致癌-受体激活、PI3K-AKT等信号通路来逆转肝纤维化;分子对接显示,红花绿绒蒿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SRC、HSP9OAA1、MAPK 1和MAPK3具有较好的结合能。结论 红花绿绒蒿可能作用于SRC、HSP9OAA1、MAPK1和MAPK3等关键靶点,通过AGE-RAGE、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红花绿绒蒿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八珍汤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党文军聂宏刘爽孔祥颖...
    923-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八珍汤防治乳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数据平台筛选八珍汤活性成分,利用数据库筛选乳腺癌相关靶点。以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并用分子对接验证有效成分与靶点亲和力。结果 筛选出八珍汤有效成分2 336个,潜在靶点211个。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槲皮素、柚皮素、山柰酚与关键靶点ATK1、CASP3具有良好亲和力。结论 初步明确八珍汤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山柰酚、槲皮素、柚皮素等活性成分作用于AKT1、CASP3等关键靶点。

    八珍汤乳腺癌网络药理学机制预测分子对接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溪黄草药用成分及潜在抗癌的作用机制

    李小敏张佳涵梁宏轩黄镇江...
    930-935,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溪黄草的药效成分及其潜在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BAT-MAN-TCM数据库及CancerHSP数据库收集溪黄草的化学成分,利用化源网查询CAS号,通过TCMSP数据库和SwissADME在线平台筛选有效成分;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在线平台预测各有效成分的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通过在线作图平台微生信将结果可视化。通过STRING平台获取蛋白互相作用网络并筛选关键靶点,通过NIMNT数据库进行关键靶标的适应证预测,采用网络绘图软件Cytocape3。9。1构建"药物-核心靶标-疾病"互作网络。结果 共筛选到5,6,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铁锈醇、山柰酚和杜鹃黄素等10个有效成分,这些成分作用于212个靶点,其中SRC、PIK3R1、PIK3CA、AKT1、ESR1、CDK1和EGFR等为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条目5 310条,细胞组成条目524条,分子功能条目981条;KEGG通路富集筛选获得260条信号通路,参与癌症通路、磷酸酶D信号通路和cGMP-PKGX信号通路等多条通路。结论 溪黄草抗癌活性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草药辅助治疗癌症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溪黄草网络药理学靶点信号通路癌症

    胆管癌和胰腺癌患者胆汁酸分析及其潜在临床意义

    李倩宁波易航钟立...
    936-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胆管癌(CCA)和胰腺癌(PCC)胆管中胆汁酸组成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34例良性胆道疾病(BBD)患者、20例CCA患者和8例PCC患者,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采集患者的胆汁,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分析62例患者胆汁中的40种胆汁酸。结果 CCA患者胆汁中甘氨石胆酸(GLCA)、总非结合胆汁酸、总结合胆汁酸、甘氨结合胆汁酸、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甘氨脱氧胆酸(GDCA)、牛磺脱氧胆酸(TDCA)、23-脱甲胆酸(23-NorCA)、次级胆汁酸、鹅去氧胆酸(CDCA)、总胆汁酸水平显著低于BBD患者,而PCC患者胆汁中牛磺胆酸(TCA)、初级胆汁酸水平显著高于B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3-NorCA、TDCA、CD-CA、次级胆汁酸、总胆汁酸可作为辅助诊断CCA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初级胆汁酸、TCA对PCC的辅助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胆汁酸胆管癌胰腺癌诊断

    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高同型瓜氨酸尿症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焦玉帅刘文晶袁兆红
    941-94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高瓜氨酸尿症综合征(HHH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尿素循环障碍性疾病。该院收治了1例HHH综合征患儿,平素挑食严重,厌食高蛋白食物,运动倒退,多次实验室检查示转氨酶、血氨升高及凝血功能异常,全外显子基因检测显示患儿携带SLC25A15基因c。521C>G(p。S174x)纯合变异,患儿父母均携带该基因杂合变异,患儿经肝移植后好转。对于该类患儿建议早期进行血尿遗传代谢及基因检测以挽救患儿生命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高鸟氨酸血症-高氨血症-高同型瓜氨酸尿症尿素循环障碍SLC25A15基因病例报告

    意义未明的特发性及克隆性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邓媛姜坤陶善东
    944-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意义未明的特发性/克隆性血细胞减少症(ICUS/CCU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诊断,评估疾病发展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于该院诊治的14例ICUS/CCUS患者,其中ICUS 7例、CCUS 7例,对其临床表现、骨髓形态及病理、染色体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荧光原位杂交检测(MDSFISH)、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7例ICUS患者超过1年随诊,予对症支持治疗为主,1例进展为CCUS;7例CCUS患者中2例进展为MDS伴原始细胞增多亚型-1,1例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5。结论 ICUS患者需定期随访,建议定期复查MDS基因突变检测,有进展为CCUS可能;合并有提示预后不良基因突变的CCUS患者需定期复查骨髓,及早干预诊治。

    意义未明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克隆性血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疲劳感对自我感受负担的效应分析

    吴文英全翠芳欧玉兰
    949-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疲劳感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减轻COPD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湖南省衡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204例COP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曼切斯特COPD疲劳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进行数据收集,调查COPD患者疲劳感、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分析疲劳感对自我感受负担的效应。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为98。0%。调查对象疲劳感总分为(24。25±7。79)分,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为(28。45±6。89)分,疲劳感与自我感受负担呈正相关(r=0。779,P<0。001)。自我感受负担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R2为79。5%,其中疲劳感总分对拟合优度R2的边际贡献为21。5%,是自我感受负担得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疲劳感对自我感受负担具有正向效应。结论 COPD患者疲劳感对自我感受负担密切相关,因此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患者的疲劳感,可利用肺康复等有效手段改善疲劳,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升幸福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疲劳感自我感受负担效应分析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