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医药卫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现代医药卫生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姜瑜

半月刊

1009-5519

xdyyws@vip.126.com

023-63853583;63621701

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现代医药卫生/Journal Modern Medicine & Health
查看更多>>本刊是是经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社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半月刊)。本刊知识涉及面广,临床实用性强,适用于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及医药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APACHE Ⅱ评分结合血清PCT、hs-CRP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预测价值研究

    王冠超张永涛
    1307-1311,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结合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根据是合并呼吸衰竭将其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35例)。比较2组APACHE Ⅱ评分及血清PCT、hs-CRP水平,并分析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 2组在吸烟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氧合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及血清PCT、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合并COPD、APACHEⅡ评分、PCT、hs-CRP是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而氧合指数是其保护因素(P<0。05)。APACHE Ⅱ评分及血清PCT、hs-CRP联合时预测灵敏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使用时(P<0。05),而在特异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结合血清PCT、hs-CRP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

    TFCC损伤与腕部骨折相关性分析

    吕云云林小慧王静宇袁亮...
    1312-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与腕部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4月该院因前臂创伤行腕部磁共振成像平扫患者168例,依据Palmer分型标准将其分为TFCC损伤组(118例)和TFCC无损伤组(50例)。同时根据血管分布和临床治疗策略将TFCC损伤组进一步分为TF-CC 单处损伤组(58例)和TFCC多处损伤组(60例),比较各组桡骨远端伴尺骨茎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尺骨茎突骨折情况,分析TFCC损伤与腕部骨折相关性。结果 TFCC损伤组、TFCC无损伤组中桡骨远端伴尺骨茎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尺骨茎突骨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桡骨远端伴尺骨茎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尺骨茎突骨折分别与TFCC损伤具有相关性(Phi系数=0。204、0。164、0。462)。TFCC单处损伤组、TFCC多处损伤组中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茎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茎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分别与TFCC多处损伤具有相关性(Phi系数=0。254、0。222)。桡骨远端骨折C型与TFCC多处损伤具有相关性(Phi系数=0。340)。桡骨远端骨折C型伴尺骨茎突Ⅱ型、桡骨远端骨折A型伴尺骨茎突骨折Ⅰ型分别与TFCC多处损伤具有相关性(Phi系数=0。335、0。349)。结论 TFCC多处损伤与腕部骨折具有一定相关性。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桡骨远端骨折远尺桡关节

    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对卵巢癌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赵飞飞郭迎雪张婷婷孙东斌...
    1317-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腹腔化疗(IP)联合静脉化疗(IV)对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1月1日,收集关于采用IP、IV治疗卵巢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其中研究组采用IP联合IV方式,对照组采用单纯IV方式,分析2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7项研究,涉及4 05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PFS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86,95%CI:0。77~0。95,P=0。00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2组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5,95%CI:0。68~1。05,P=0。12)。研究组OS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89,95%CI:0。79~1。00,P=0。04)。研究组不良反应(≥3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22,95%CI:1。09~1。37,P=0。000 8)。亚组分析结果显示,2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感染和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血液学毒性和神经毒性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联合IV可以延长卵巢癌患者生存期,延缓复发时间,但需警惕重度不良反应的发生。

    卵巢癌腹腔化疗静脉化疗不良反应

    某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生生死教育认知与需求现状分析

    李子琦范盈盈谢晋刘佳文...
    1323-1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生生死教育认知与需求现状,为完善全科医学生生死教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河北省某医学院校在校的427名全科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分析全科医学生对生死教育的认知与需求。结果 63。68%的全科医学生认为开展生死教育非常重要,52。49%的全科医学生对生死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为一般。关于开展生死教育相关课程的作用,医学生认为有助于树立正确且积极的生命观与死亡观(80。10%)、提升职业认同感(68。41%)、降低死亡焦虑与恐惧(49。50%)。大部分全科医学生认为开展生死教育的层面应该是学校教育(42。30%)、家庭教育(41。30%)。49。50%的全科医学生表示未学习过专门课程,但在其他课程中涉及过生死教育知识。40。30%全科医学生认为应该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死教育。全科医学生想了解的生死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为生死意识(68。66%)、生命文化(62。94%)、生死知识(57。71%)、生死本质与尊严(51。49%)、生死两安(46。02%)。不同时间接受生死教育的全科医学生在开展生死教育重要性、对生死教育相关知识的认知、学校开设有关生死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科医学生对于生死教育相关知识的认知不足但需求较大。全科医学生最早接触生死相关知识的时间会正面影响其对生死教育的认知。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全科医学生的生死教育认知程度,满足其生死教育需求。

    全科医学生生死教育认知需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医学生医学职业精神认知现状研究

    徐勤毅邹立瑜刘蓉曹羽钦...
    1328-1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高校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理解和认知现状。方法 选取上海市部分医学院校的全日制在读医学生574名,采用 自行设计的问卷开展调查,并根据参与志愿者工作或抗疫一线工作经历将医学生分为参与组(362名)和未参与组(212名),进一步分析相关工作经历对医学职业精神内涵重要性认同度的影响。结果 不同学历医学生对《医师宣言》和《中国医师宣言》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2%的医学生认为疫情的发生并没有影响个人职业规划,37。3%的医学生在经历疫情之后更坚定了学医的决心,准备为医学事业献身;37。6%的医学生认为疫情对个人职业精神影响很大,加深了对医学职业精神的直观感受,并将付诸实践;46。5%医学生意识到医学职业精神对医学教育、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医学生认为医学职业精神最重要的前3项是"尊重患者"(87。1%)、"在困难时保持镇定"(87。3%)和"解决自己知识和技能上的差距"(86。2%),而排名末3项则是"代表患者发声"(58。9%)、"对待患者,随叫随到"(47。9%)和"为满足患者,接受对自己不便的要求"(41。5%)。参与组对医学职业精神内涵重要性的认同度显著高于未参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识目前仍存在不足,且利他主义精神相对缺乏,但大部分医学生能认识到医学职业精神在自身成长、发展与职业实践中的重要性。

    医学生医学职业精神医学教育公共卫生事件

    炎症性肠病患者疾病获益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则艳夏范翠王烁张梦燕...
    1333-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疾病获益感(BF)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山东省滨州市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IBD患者288例,采用问卷对IB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IBD患者BFS、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分别为(55。67±20。57)、(108。47±27。93)分。不同文化水平、职业、家庭来源地、家庭月收入、费用支付方式患者BF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自我管理能力是IBD患者BFS评分影响因素(P<0。05)。IBD患者BFS总分与 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呈正相关(r=0。773,P<0。001)。结论 IBD患者BF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有待进一步提高。

    炎症性肠病疾病获益感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

    阿尔茨海默病外周血早期生物标志物及其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祁艳张臻昊刘玉刘欣梦...
    1337-1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病理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AD患者临床确诊时通常已发展到中晚期。蛋白标志物在AD发展极早期即从脑脊液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外周循环。外周血标志物检测具有采集方便、创伤小的特点,有望成为最具潜力的早期筛查和随诊手段。然而传统免疫分析方法无法实现外周血中超微量蛋白标志物的精准定量分析,近年来发展的免疫分析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超微量蛋白标志物分析。该文就AD早期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血液生物标志物免疫分析方法综述

    子宫内膜癌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丽张娴李爱华
    1344-1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子宫内膜癌(E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趋势。早期EC经规范治疗预后良好,因此EC筛查越来越受到重视。病理检查是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取样技术的侵入性,其在临床筛查的推广中受限。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利用微创采样技术、基因甲基化检测等方法探索新型生物标志物在EC筛查中的价值。该文就EC筛查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子宫内膜癌筛查DNA甲基化综述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研究进展

    刘子棋戴建国
    1349-1352,1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是目前我国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癌症之一,由于发病前期无明显自觉症状,通常就医时癌变肿块已较大,故常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为辅的综合诊治方式。目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我国仍是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首选。随着医学的进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区域神经阻滞、缩小切除范围和乳房重建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区域神经阻滞综述

    肥胖者脑网络改变的研究进展

    罗伟强罗光华张洛恺
    1353-1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肥胖所引发的神经毒性使得脑结构和脑网络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肥胖者的认知功能减退,进而阻碍身体机能的恢复,因此肥胖可能是一个关于身体和大脑的复合体疾病。相关研究发现,肥胖者脑网络的改变可能是导致肥胖伴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该文简要阐述了肥胖与脑网络改变的中介和调节因素,并探讨了肥胖者脑功能网络的异常机制,为筛查、预防、治疗和监测肥胖合并认知损害提供新策略。

    肥胖脑网络神经影像学认知损害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