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白盛菊

旬刊

1008-8849

xdjh126@126.com

0311-87738668;13315965390

050061

河北省石家庄市北城路35号万信花园D区8号楼1单元201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Journal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归脾汤对心脾两虚型孤独症谱系障碍大鼠谷氨酸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谢映胡国恒刘慧慧
    1461-1468,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归脾汤对心脾两虚型孤独症谱系障碍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探讨归脾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20只受孕SD大鼠,随机选择16只给予心脾两虚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粪便配制的液体灌胃,其余4只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持续至分娩后21 d,通过三箱社交实验并结合大鼠体重、摄食量、大便情况、活动量、神态等筛选出心脾两虚型孤独症谱系障碍造模成功的子代大鼠.随机选取造模成功的子代21日龄大鼠40只,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双歧杆菌组和归脾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另选择正常对照组子代大鼠8只作为正常组.双歧杆菌组给予双歧杆菌0.45 g/kg灌胃,归脾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2.2 g/kg、4.4 g/kg、8.8 g/kg的归脾汤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灌胃14 d.记录大鼠灌胃第7天、第14天时体重,三箱社交实验评估大鼠社交能力、社交新颖性,比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R2B)、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PI3K、Akt、mTOR、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6K)蛋白表达情况,RT-qPCR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NR2B、PTEN、PI3K、Akt、mTOR、p70S6K mRNA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大鼠与空笼接触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陌生鼠2接触时间明显缩短(P<0.05);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含量和海马组织中NR2B、PI3K、Akt、mTOR、p70S6K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 高(P均<0.05),海马 组织中PTEN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归脾汤各组及双歧杆菌组大鼠体重均明显增加(P均<0.05),大鼠与空笼接触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与陌生鼠2接触时间均明显延长(P均<0.05),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含量和海马组织中NR2B、PI3K、Akt、mTOR、p70S6K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海马组织中PTEN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归脾汤中、高剂量组大鼠体重及海马组织中PTEN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双歧杆菌组(P均<0.05),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含量和海马组织中NR2B、PI3K、mTOR、p70S6K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双歧杆菌组(P均<0.05).结论 归脾汤能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孤独症谱系障碍大鼠社交能力和社交新颖性,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谷氨酸含量、抑制谷氨酸与NR2B受体结合,从而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孤独症谱系障碍归脾汤心脾两虚型谷氨酸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究白及多糖对高脂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周漫颉玙王亚萍雷霆...
    1469-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白及多糖对高脂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揭示白及多糖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早期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葡萄糖、棕榈酸干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模拟糖尿病体内高糖、高脂环境的血管内皮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棕榈酸、白及多糖、通路抑制剂ICG-001最佳作用浓度及白及多糖细胞毒性,镜下观察最佳浓度葡萄糖、棕榈酸、白及多糖、ICG-001干预后的细胞生长状态,跨内皮细胞电阻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细胞中的核易位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β-catenin、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c-Myc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表达情况.结果 确定葡萄糖最佳浓度为25 mmol/L、棕榈酸为300 μmol/L、白及多糖为300 µg/mL、ICG-001为10 μmol/L,使用最佳浓度葡萄糖和棕榈酸诱导建立血管内皮损伤模型.葡萄糖+棕榈酸300 μmol/L组、葡萄糖+棕榈酸300 μmol/L+ICG-001组细胞处于生长抑制状态,黏附性下降,细胞活力明显降低;葡萄糖+棕榈酸300 μmol/L+白及多糖组、葡萄糖+棕榈酸300μmol/L+ICG-001+白及多糖300 μg/mL组细胞碎片及形态异常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黏附性较前加强,细胞活力明显增高.葡萄糖+棕榈酸300 μmol/L组电阻TEER值、胞浆胞核中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核中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及细胞中VEGF、bF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细胞质中GSK-3β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β-catenin在胞浆胞核表达的荧光强度较弱,葡萄糖+棕榈酸300 μmol/L+白及多糖组上述指标均逆转.葡萄糖+棕榈酸300 µmol/L+ICG-001组电阻TEER值、胞浆胞核中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量、细胞核中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及细胞中bFGF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葡萄糖+棕榈酸300 μmol/L组(P<0.05),β-catenin在胞浆胞核表达的荧光强度均较弱,葡萄糖+棕榈酸300 μmol/L+ICG-001+白及多糖组上述指标均逆转.结论 白及多糖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促血管生成,从而达到修复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作用.

    糖尿病足溃疡白及多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

    基于SIRT1/PGC-1α/Cyt C通路探讨养精种玉汤联合寿胎丸对PCOS-IR大鼠的影响

    聂春莹马红霞胡敏
    1478-1484,1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 α)/细胞色素C(Cyt C)通路探究养精种玉汤联合寿胎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PCOS-IR)大鼠的影响.方法 取雌性SD大鼠110只,随机选取97只大鼠,以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及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建立PCOS-IR模型,其余大鼠作为正常组.将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2只.二甲双胍组给予0.265 g/kg二甲双胍灌胃,寿胎丸组给予12 g/kg寿胎丸灌胃,低剂量养精种玉汤组给予33 g/kg养精种玉汤灌胃,高剂量养精种玉汤组给予66 g/kg养精种玉汤灌胃,低剂量养精种玉汤+寿胎丸组给予33 g/kg养精种玉汤+12 g/kg寿胎丸灌胃,高剂量养精种玉汤+寿胎丸组给予66 g/kg养精种玉汤+12 g/kg寿胎丸灌胃,高剂量养精种玉汤+寿胎丸+EX-527组给予66 g/kg养精种玉汤+12 g/kg寿胎丸灌胃和5 mg/kg EX-527腹腔注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与腹腔注射,均1次/d,连续干预14d.记录大鼠的体重;血糖仪、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大鼠的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血糖曲线下面积(GAUC);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2)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卵巢组织病理学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SIRT1/PGC-1α/Cyt C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PG、GAUC、HOMA-IR、LH、T水平及卵巢组织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FSH、E2水平及卵巢组织中SIRT1、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大鼠卵巢组织呈多囊样病变,囊性扩张卵泡增多,卵泡体积增大,颗粒细胞排列疏松紊乱.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的体重下降程度较大(P均<0.05),FPG、GAUC、HOMA-IR、LH、T水平及卵巢组织中Cyt C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FSH、E2水平及卵巢组织中SIRT1、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大鼠卵巢组织多囊样病变减轻;高剂量养精种玉汤+寿胎丸组上述各项指标及卵巢组织多囊样病变改善更明显,而EX-527减弱了高剂量养精种玉汤联合寿胎丸对大鼠PCOS-IR进展的阻碍作用.结论 养精种玉汤联合寿胎丸可能通过调节SIRT1/PGC-1α/Cyt C信号通路改善PCOS-IR大鼠性激素水平,延缓PCOS-IR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养精种玉汤寿胎丸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细胞色素C

    归夏散结汤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贾苏杰郎晓猛刘建平赵源...
    1485-1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归夏散结汤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7月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90例行结直肠腺瘤内镜下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于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减少红肉摄入)、调畅情志,治疗组加服归夏散结汤治疗12周 比较2组患者术后治疗前、治疗12周临床症状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评估2组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术后1年复查肠镜,统计腺瘤复发情况以及腺瘤数量与大小.结果 治疗12周后,对照组仅黏液血便、腹胀、里急后重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组腹痛、腹胀、黏液血便、便秘、里急后重、腹泻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2组血清IL-6、PGE2、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IL-6、PGE2、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0%(36/45)比57.8%(26/45),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术后1年复查肠镜,治疗组腺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9/45)比40%(18/45),P<0.05],且治疗组腺瘤数量及最大直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归夏散结汤能明显改善结直肠腺瘤术后患者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效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且安全性好.

    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归夏散结汤

    益气活血祛痰方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气虚痰瘀证的研究

    丁荣张勇吴凌华林远茂...
    1490-1495,1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益气活血祛痰方联合西医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气虚痰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1年6月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气虚痰瘀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 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祛痰方水煎液口服,2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气喘、咳嗽、咳痰、打鼾、憋醒、日间嗜睡、倦怠乏力)、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肺功能指标[呼气峰值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多导睡眠图参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快速眼动睡眠期(REM)、氧减指数(ODI)、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最低SaO2、觉醒指数]、炎症相关指标[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变化,统计2组总体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GRQ评分、ESS评分、PSQI评分、AHI、ODI、觉醒指数及血清CRP、IL-6、TNF-α、VEGF水平和Fe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ACT评分、PEF、FEV1%预计值、FEV1/FVC、REM、SaO2、最低SaO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5%(37/40)比82.5%(33/40),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0.0%(4/40)比27.5%(11/40),P<0.05].结论 益气活血祛痰方联合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气虚痰瘀证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在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控制哮喘发作,改善肺功能和睡眠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相关.

    支气管哮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气虚痰瘀证益气活血祛痰方炎症反应

    小鼠白癜风疾病模型的构建及初步研究

    曾令娥李林英王世全李海涛...
    1496-1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氢醌乳膏和莫诺苯宗乳膏诱导野生型C57BL/6J小鼠产生白癜风样表型的作用,构建组织病理学相似度高、脱色效果持久稳定且成本低、易操作的白癜风样小鼠模型,为选择白癜风疾病动物模型以研究人类白癜风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药物治疗效果、药物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3组小鼠于背部相同部位去毛后,对照组涂抹乳膏基质,莫诺苯宗组涂抹40%莫诺苯宗乳膏,氢醌组涂抹2.5%氢醌乳膏,均1次/d,建模周期为50d.肉眼观察造模部位皮肤变化;建模结束后处死各组小鼠,取病变部位皮肤组织,进行酪氨酸酶(TYR)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摘眼球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TYR、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 莫诺苯宗组和氢醌组小鼠均出现明显皮肤脱色,TYR表达平均光密度值明显降低.莫诺苯宗组和氢醌组小鼠血清TY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莫诺苯宗组和氢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氢醌组小鼠血清IFN-γ、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莫诺苯宗组(P均<0.05),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莫诺苯宗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IFN-γ、MMP-9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5%氢醌乳膏和40%莫诺苯宗乳膏涂抹法均可成功建立野生型C57BL/6J小鼠白癜风模型,其中2.5%氢醌乳膏更易诱导建立白癜风表观模型.

    白癜风氢醌莫诺苯宗C57BL/6J小鼠干扰素-γ基质金属蛋白酶-9

    矾贝散结颗粒联合化疗治疗痰瘀互结证结直肠癌肺转移疗效观察

    王承祥侯爱画刘泽孟鹏...
    1501-1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矾贝散结颗粒联合化疗治疗痰瘀互结证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8-12月在烟台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治疗的84例痰瘀互结证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m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矾贝散结颗粒口服,2组均以14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8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肿瘤控制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V3.0)与KPS评分评定]、免疫功能(CD4+、CD8+、CD4+/CD8+)和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8个周期后,2组患者肿瘤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及EORTC QLQ-C30(V3.0)量表中疲倦、疼痛、气促、食欲丧失、腹泻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EORTC QLQ-C30(V3.0)量表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KPS评分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05%(32/39)比55.26%(21/38),P<0.05],且CD4+、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白细胞下降及腹泻发生的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矾贝散结颗粒联合m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可明显改善痰瘀互结证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结直肠癌肺转移矾贝散结颗粒mFOLFOX6方案

    老年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葛金华冯志海
    1508-1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446例老年T2DM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病程、体质指数(BMI)、踝肱指数(AB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微量白蛋白(UMA)、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关系,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T2DM患者中医证型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气阴两虚证、湿热内蕴证、脾虚痰湿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性别、年龄、病程、BMI、ABI分布情况、2hPG、HDL-C、UMA、UA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PG、HbA1c、TC、TG、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与年龄呈正相关,湿热内蕴证与年龄呈负相关;湿热内蕴证与性别呈正相关,脾虚痰湿证、气阴两虚证与性别呈负相关;脾肾阳虚证与病程呈正相关,脾虚痰湿证、湿热内蕴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与病程呈负相关;脾虚痰湿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与BMI呈正相关,气阴两虚证与BMI呈负相关;脾肾阳虚证与ABI呈正相关;湿热内蕴证、气阴两虚证与2hPG呈正相关,脾虚痰湿证与2hPG正负相关;脾虚痰湿证、湿热内蕴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与HDL-C呈正相关,脾肾阳虚证与HDL-C呈负相关;脾肾阳虚证与UACR呈正相关,脾虚痰湿证、湿热内蕴证、气阴两虚证与UACR呈负相关.结论 气阴两虚证为老年T2DM的主要证型;老年T2DM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病程、BMI、ABI分布情况、2hPG、HDL-C、UACR存在相关性,其中性别、年龄、病程、BMI、2hPG、HDL-C和UACR为影响老年T2DM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的主要指标.

    老年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临床指标相关性

    蓬子菜总黄酮基于TGF-β/Smad3和JNK信号通路对动脉硬化内皮细胞的影响研究

    徐丹刘思赢彭湃匡东旭...
    1515-1519,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蓬子菜总黄酮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3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对动脉硬化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24只成年雄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蓬子菜总黄酮低剂量组、蓬子菜总黄酮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兔建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模型.建模成功后,蓬子菜总黄酮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45 mg/kg、180 mg/kg的蓬子菜总黄酮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兔灌胃2周后处死,取右侧髂股动脉,分离培养内皮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内皮细胞中TGF-β1、Smad3、JNK及磷酸化JNK(p-JNK)蛋白表达情况,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硝酸还原法、放射免疫法检测内皮细胞中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 模型组内皮细胞中 TGF-β1、Smad3、JNK、p-JNK 蛋白表达量及 CRP、sICAM-1、TNF-α、IL-1β、ET-1 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蓬子菜总黄酮各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蓬子菜总黄酮高剂量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蓬子菜总黄酮低剂量组(P均<0.05).模型组内皮细胞中NO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蓬子菜总黄酮各组NO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蓬子菜总黄酮高剂量组明显高于蓬子菜总黄酮低剂量组(P<0.05).结论 蓬子菜总黄酮可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3和JNK信号通路有关.

    转化生长因子-βSmad3蓬子菜总黄酮内皮细胞

    电针夹脊穴结合导引治疗功能性腰椎不稳疗效观察

    杜玲怡陈德塔李玉梅樊天佑...
    1520-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电针夹脊穴结合导引治疗功能性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0年5-12月在上海市中医院骨伤科就诊的功能性腰椎不稳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1例、其余2组各2例失访).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及功能锻炼治疗;电针联合功能锻炼组在所选病灶两侧的华佗夹脊穴进行电针治疗,同时进行功能锻炼;电针联合导引组在选取病变节段两侧华佗夹脊穴施以电针治疗,同时进行导引功法锻炼.3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8周、12周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JOA评分和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腰椎稳定性相关影像学参数(腰椎矢状位曲度、腰椎活动度及过伸过屈位片椎体滑移距离、角位移),统计3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4周、8周、12周后的ODI评分、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电针联合导引组治疗4周、8周、12周后的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其他2组(P均<0.05),JOA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均<0.05),3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矢状位曲度、椎体滑移距离、角位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腰椎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且电针联合导引组腰椎活动度明显大于其他2组(P均<0.05).治疗4周后,电针联合导引组愈显率为100%(38/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8%(21/39)和电针联合功能锻炼组的81.6%(31/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电针联合导引治疗功能性腰椎不稳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恢复腰椎稳定性.

    功能性腰椎不稳电针导引夹脊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