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

周刊

现代职业教育/Jour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WOT分析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李苹苹高晓燕文洪莉崔美芳...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SWOT分析,根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合实际,从建设原则、发展规划、平台支撑、提升工程、制度保障等方面,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进行探析,旨在为高职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有益参考。

    SWOT分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路径探究

    张芷若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学生获得正确思想引领和行为塑造的核心,也是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所在,对树立当代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在理论教学与育人实践的成效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限制与挑战。随着我国课程思政改革以及"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理念的持续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高质量提升以及实效性发展都需要与高校的发展现状和创新机遇相结合,进而有效推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和育人形式突破现实困境。探究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促进学生获得综合性的全面发展。

    高校思政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路径

    数字经济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研究

    陈垣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变得非常重要。提出了数字经济时代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并结合部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了数字经济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即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把工匠精神培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开创多种形式的产教融合模式,以"三全育人"的视角开展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全过程。

    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数字经济产教融合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浅析

    胡修茵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为抓手,培育和践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深入挖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又能大力弘扬"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处世教育,还能推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人格修养教育,以此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进而增强民族使命感。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各民族学生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意识,树立"四个与共"理念,树牢"三个离不开"思想,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数民族大学生

    推动高职体育课程"立德树人"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王伟明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各高校在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在课堂教学服务引导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发展。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以民族体育课程为例,构建"三精三层三度"育人模式,推动民族体育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工作任务中的探索与实践。

    民族体育"立德树人"探索实践

    黄炎培美育思想对高职院校美育工作的启示

    郭轩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炎培的美育思想传承于蔡元培,黄炎培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具备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通过对四所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 400名学生开展高职美育现状的调查研究,结合黄炎培美育思想和国家职业教育、美育相关政策文件,提出了明确高职美育地位、把握高职美育目标、建立高职"大美育体系"、科学实施与评价四个方面的策略。

    黄炎培美育思想高职院校美育

    高职舞蹈教育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创新融合的路径研究

    徐磊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促进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落实,社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构建"创新融合学习"的教育模式成为现代教育研究重点。分析了高职舞蹈教育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创新融合的现状、影响和时效,提出了以制度保障为协同发展之基、以课程建设为协同发展之柱、以资源共享为协同发展之本的高职舞蹈教育与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创新融合的策略,旨在提高舞蹈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进而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高职舞蹈教育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创新融合

    文化自信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以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何艳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部分,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以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下称学院),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了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阐述了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行性及具体实践方法,最后解析了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效果。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现状,从教材、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等方面入手,结合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文化自信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双碳"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实践路径研究

    梁碧霞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视域下,高职院校培养模式和思政教育理念要适时做出调整,以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解电力能源类高职院校融入"双碳"思政的可行性,根据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双碳"思政元素分析,通过时政融通、优化师资、需求导向等方式,培养"基础牢靠、学科融通、创新思辨、注重实践、适应性强"五位一体的高素质"双碳"人才。

    双碳思政教育高职院校专业课第二课堂

    浅析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

    柳铭王志英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强、覆盖面很广的专业基础课。首先对本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要点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接着对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内容五种途径的融合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研究实践分析。实践结果证明:以落实立德树人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让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不仅达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还"活泼生动,兴趣盎然"的教学效果。

    思政元素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