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职业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

周刊

现代职业教育/Journal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论"五维四象"综合评价体系——高职财经商贸大类专业五育并举学业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李忠华熊文英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职财经商贸大类专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不断演变,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职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财经商贸领域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展开深入探讨,构建以"五育并举"为核心的综合评价体系,旨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职场需求的有机结合。在分析现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五育并举"模式,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五个维度融合,结合全面、个性、实用和社会适应性四个象限,构建一个更加全面、多元的评价框架。

    五育并举评价体系财经商贸五维四象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校与民营企业联合党支部运行模式研究

    郭自灿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国家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和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与湖北信义兄弟建设集团校企联合党支部建设为例,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释放党建强大力量,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建立联合党支部共创、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党建阵地联动模式,为企业赋能、学校提质,促进校企产教深度融合走深走实。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建筑企业联合党支部运行模式

    基于职业院校与小微企业特质化耦合点的产教融合实践研究

    张忍东桂芳刘婧邵龙...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产教融合研究多数集中于大中型企业的产教融合模式运作,重点关注概念内涵、意义、价值、困境、优化路径等,对于小微企业产教融合关注较少,且研究方向更多关注某一方面,方法较为单一,理论依托不足。通过研究小微企业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提炼与职业院校合作的小微企业特质化耦合点,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职业院校与小微企业产教融合横纵融通的独到理论。

    职业院校小微企业产教融合特质化耦合点横向耦合纵向延伸

    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三维释读:逻辑理路、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向

    郑复铭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高"建设背景下,推进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越来越得到高度重视。研究者认为,在新一轮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中,强化产业集群的对应性是逻辑起点;确保职业标准的规范性是基本要求;强化产教融合的协同性是内在属性;提升"三教"改革的适应性是核心要素。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面临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校企合作不够深入、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诸多现实困境。为此,要准确把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目标定位,全方位实现专业群教育资源开发整合,产教融合全面建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专业群教师能力素养,全面建构和完善高水平专业群保障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逻辑思路实践路向

    人工智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价值分析和路径探索

    张姮胡红宇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智能取得了诸多突破性进展,使掌握思想变化规律、洞悉社会意识变化规律、革新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可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关联。人工智能通过优化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堂管理,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和主体地位,以智能教学、智能场景、智能评价等技术融入实际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精准思想政治和智慧思想政治体系。

    人工智能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教学智能教学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路径探究

    普光琼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其能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积极与国际院校、行业、企业等开展合作,使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推进,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高职院校需要全面分析其在国际化发展中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探索新的路径。

    新时代"一带一路"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

    学生中心视域下AI助推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改革探析

    陈志芳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化"三教"改革背景下,现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存在不够客观量化、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不匹配、教与学不一致等问题。对此,对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学生中心视域下AI助推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进行改革,通过确定教学质量表征要素,建立表征要素关联模型和AI大数据分析模型,以及反馈和应用评价结果,促进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更为客观公正,分析、预测学生需求,动态调整教学过程,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学生为中心AI思政课教学质量教学评价

    "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严寒雪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公益创业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大力推动下,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发展为新常态的背景下,高校公益创业教育仍然相关理论体系不健全,满足不了指导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的需求。从价值、现实、实践多个维度出发,对"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进行系统研究,构建完善的"一核两翼三阶四融合"实践模式。在"立德树人"价值引领下,使大学生公益创业教育理论内涵更为充实、深刻,实践模式和形式趋于完善。

    立德树人价值引领大学生公益创业

    元宇宙赋能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论析

    张玉华马前锋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建设的要义在于协同育人。元宇宙作为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集成体现,成为助力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基于元宇宙的沉浸性、共享性、互动性等特点,可通过建立元宇宙教学资源共享体验中心、元宇宙虚拟教研室、元宇宙虚拟示范思政课堂等路径,提升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广度、深度和效度。

    高职思政课元宇宙协同育人

    基于学生视角的体育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路径分析

    耿玮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从学生视角出发,体育类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存在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足,学校活动覆盖面不足;师资配备单一;缺乏课程体系,与专业契合度差;实践机会少,政策扶持少等问题。体育类高职院校应通过建立创新创业教育部门;引入多元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设"专创融合"课程体系;设立基金,积极与社会力量交流合作等方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由理论教育向"理论+实践"教育转换,实现项目从比赛到落地的转化,切实让创新创业成为体育类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重要通道。

    创新创业教育体育专业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