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消防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消防科学与技术
消防科学与技术

王铁强

月刊

1009-0029

fire@xfkj.com.cn

022-23920225 23383612

300381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110号

消防科学与技术/Journal 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消防科学与技术》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消防协会主办的学术性会刊,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 《消防科学与技术》由中国消防界知名的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指导办刊工作,编委会有院士一名。拥有全国各级消防管理机构、消防科研所、高等院校、建筑设计院、消防企业和消防工程公司、保险公司等最广泛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刊登国际和国内的稿件。 报道内容 与各消防专业技术委员会合作,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消防设备、石油化工、火灾调查、战训、建筑防火和规范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就。 设置栏目 消防理论研究、性能化设计与实践、规范研究与信息、建筑防火设计、灭火指挥与训练、消防设备研究、灭火系统设计、石油化工消防、工艺防火、电气防火、灭火剂与阻燃材料、消防管理、火灾调查与分析、质量监督与标准化、专家访谈、青年学者论坛、国内外科技信息、讨论园地及产品质量检验通报等。 《消防科学与技术》被五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技术)》、《乌利希期刊指南》、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索引》。 《消防科学与技术》被中国科协学会部和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共同主办的检索性刊物《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收录为首批源期刊。同时也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消防科学与技术》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中国安全工程领域重要的学术性期刊。 联系电话:022-23387274 电子信箱:fire@xfkj.com.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消防员灭火防护装备研究进展

    刘烨王俊胜金星王宏阳...
    1636-1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自然灾害增多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火灾事故愈发频繁,合理使用灭火防护装备,对于保护一线消防员的人身安全和提高救援效率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过去 10余年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消防头盔、灭火防护头套、呼吸防护装备、消防手套和灭火防护靴等灭火防护装备的研究动态,重点介绍了灭火防护服各层面料中新材料的应用以及结构设计上的创新研究.总结分析了现有消防员灭火防护装备厚重、透气性不佳、舒适性差等问题,以及极端环境下防护装备缺乏、装备在智能化、集成化和兼容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从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装备人机工效学、实景模拟评价方法、标准化和退役后循环利用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消防员灭火防护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研究展望.

    灭火防护装备隔热性能功能材料防火材料舒适性智能化

    消防员个体防护装备工效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李盼盼何瑞东李颖斯阳...
    1646-1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个体防护装备的工效性是装备-人体-环境间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对保障消防员生命安全和提高消防员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评价技术的重难点在于精确定量分析装备在特定环境下对人体机能和作业表现的影响.而有效定量分析的关键在于准确获取穿戴防护装备后的运动学、动力学及生理学参数.近年来,随着评价技术的发展,在工效学评价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尤其在关节活动、平衡能力及生物力学方面.基于上述关键参数,梳理了工效性评价框架,系统地回顾了现有的工效性评价方法,总结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消防员个体防护装备工效学评价方法

    消防防护手套关键性能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

    于东兴李志昕霍明帅夏建军...
    1658-1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评价消防防护手套的热防护性能、抓握力与灵活性等关键性能,定量分析防护手套对手部防护能力和活动能力造成的影响,更好地提升消防防护手套的评价技术,文章综述了近年消防防护手套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回顾和分析国内外标准试验方法和相关要求、评价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得出了针对消防防护手套热防护性能、抓握力和灵活性等关键性能的主要技术进展,梳理了目前仍需解决的防护手套评价技术的难点问题,明确了未来研究方向,以促进下一代手部防护装备的开发,为我国消防装备领域消防手套评价技术提供指导.

    消防防护手套热防护性能抓握力灵活性

    运动生物力学用于消防员防护装备性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符海雨王宏阳李婷婷陈晓铮...
    1664-1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是保障消防救援人员安全作业的重要手段,其人机工效学评价也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本文分别从生物力学评测技术现状及优缺点、防护装备适体化应用两方面,阐述运动生物力学用于消防员防护装备性能评估的研究现状.系统分析了压力传感、表面肌电、动作捕捉技术用于躯干、手部、足部、头部等防护装备性能评估的研究现状.不同作业环境、人体体型等都会影响消防员防护装备的性能评估,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挖掘各指标间的关系,模拟真实工况条件,全面揭示影响防护装备性能的关键机制,为进一步增强防护装备适体化提供参考.

    防护装备运动生物力学性能评估适体化

    干式水域救援服的研究与发展

    杨玲徐缓缓刘长琦朱艳艳...
    1670-1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综述了干式水域救援服的发展现状,重点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及其实际应用角度进行探讨.结合应用场景和人体工效学原则,对防水透湿复合面料、补强材料等关键材料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究了结构设计对干式水域救援服的安全性、功能性以及舒适性的影响.展望了干式水域救援服未来在材料创新、设计优化等方面的进一步突破及其广阔应用前景.

    消防救援干式水域救援服高强防水透湿面料结构设计

    个体降温装备研究现状与展望

    严庆帅江潇蒙沈华徐广标...
    1675-1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消防员的生命安全和作战能力,随着高效制冷相关技术研究不断深入,新型个体降温装备层出不穷.本文主要综述了无源型个体降温装备和有源型个体降温装备的分类、基本概念、降温原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并从个体降温装备舒适性量化设计、功能与智能复合和整装量化评估三个方向展望了个体降温装备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个体降温装备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个体降温装备无源型个体降温装备有源型个体降温装备

    气凝胶在防火和灭火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伊辰李思成王学宝
    1683-1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多孔轻质固体材料,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和吸附性能,在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简述了气凝胶的隔热机理和吸附机理,然后重点从防火保温材料、防火隔热材料、气凝胶灭火剂 3个方面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气凝胶在防火和灭火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指出了气凝胶在防火和灭火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如制备成本高、有机溶剂用量大和力学性能不佳等,并对未来气凝胶在防火和灭火领域应用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气凝胶防火保温材料气凝胶防火涂料气凝胶灭火剂气凝胶消防服

    用于热衰竭预警的汗液传感织物制备与研究

    李明宫大鹏王航田明伟...
    1690-1694,1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衰竭是消防员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人体体液和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导致周围血管循环机能衰竭,进而危及生命.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汗液分析的多通道电化学传感织物,研究了pH、钠离子、钾离子 3种传感纤维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其对汗液成分的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基于纤维材料的pH、钠离子、钾离子传感器均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线性度及抗干扰性.其中,pH传感纤维的灵敏度为53.33 mV.pH-1,钠离子传感纤维的灵敏度为 30.83 mV.dec-1,钾离子传感纤维的灵敏度为38.58 mV.dec-1,为预防消防员热衰竭提供了有效保证.

    消防员热衰竭预警传感纤维汗液传感器

    高等级化学防护服面料用水刺聚酰亚胺无纺布制备及性能

    李君美班德茂沈华刘丽芳...
    1695-1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酰亚胺短纤为原料,采用水刺工艺制备无纺布,以期用作高等级化学防护服面料骨架层.采用扫描电镜、电子织物强力机、织物阻燃性能测试仪等,研究单位面积质量对无纺布微观结构、断裂强力、化学稳定性能和阻燃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位面积质量为100 g/m2 的无纺布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其纵向断裂强力为448 N,横向断裂强力为102 N;具有优异的耐高温/低温性能;无续燃和阴燃现象、无熔滴滴落,纵向和横向的损毁长度均小于2 mm,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经30%盐酸、40%硝酸、20%氢氧化钠浸泡处理后,仍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综上所述,采用水刺工艺制备聚酰亚胺无纺布作为化学防护服的骨架层具有显著优势.

    聚酰亚胺无纺布水刺工艺化学防护断裂强力

    集阻燃抗菌于一体的多功能涤棉混纺织物的制备

    张丽耀宋婉萌刘云
    1701-17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使用胶原蛋白与苯基膦酸进行反应,制备了磷氮协效阻燃剂胶原蛋白/苯基膦酸盐(POC).使用浸渍烘干法将其整理到涤棉混纺织物(PTCO)上,详细研究了阻燃整理PTCO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燃烧行为、力学性能、抗菌性能及阻燃机理等.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表明POC均匀地沉积在PTCO的表面.空气氛围下PTCO/POC的Rmax降低了 20.3%,700℃下的残炭由 0.6%提升至 3.3%.PTCO/POC在垂直燃烧中能够自熄,续燃时间与阴燃时间都为0 s,损毁长度为7.8 cm,LOI值为28.2%.在CCT测试中点燃时间由26 s延长至35 s,最大热释放速率与总热释放分别降低了33.8%和 23.6%.此外,PTCO/POC 保留了 88.1%的断裂强力.PTCO/POC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达到了99.99%.综上所述,PTCO/POC兼具阻燃性能与抗菌性能.

    涤棉混纺织物阻燃性能抗菌性能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