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吕全国

季刊

1671-8178

hbzyxb@126.com

0712-2867885

432000

湖北省孝感市玉泉路特17号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bei Polytechnic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9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的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主,兼及医学、护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领域应用研究的研究性学术期刊。本刊以繁荣学术研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已任,是学校与兄弟院校、工矿企业、科研单位交流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孝感主城崛起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

    刘小芹
    1-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孝感主城崛起的经济发展既有与武汉融合度高、文化积淀深厚、生态环境优良、产业特色鲜明等有利条件,也存在经济总量小、城市布局不够合理、区域聚集和辐射服务能力较弱等短板.为此,应选择政府主导和内源性民间力量推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实施科学规划、重点发展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统筹推进的发展路径,促进主城区经济实现跳跃式增长.

    孝感主城区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

    为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提供有效法治保障

    张鸣潘登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治保障对孝感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具有聚势赋能、提质增效、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背景之下,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基层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以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助推孝感打造武汉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

    武汉都市圈节点城市法治保障

    高职口腔医学专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及路径研究

    何伟吴逸华谢宏新肖严...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时代背景下,高职口腔医学专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基层口腔医疗人才的关键.通过分析高职口腔医学专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及现状,探讨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指出应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及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等路径,有效提升高职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口腔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积极发掘大学"人文教育"的"新质生产力"

    黄云霞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强调以"创新"为主导,以科技的应用为动力,深入推进产业和经济的根本性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新质生产力"对"人文教育"同样带来了深刻的启发."人"是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也是最为活跃的因素,"新质生产力"对"人"的素质的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革新性科技的介入有利于突破传统"人文教育"的既定模式,"教与学"资源的创新性配置有利于加快提升"人文教育"的质量,"科技"与"人文"的充分结合更是有利于推进"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新质生产力"的倡导为在智能网联时代培养更符合社会要求的"新质人才"提供了新的契机.

    大学人文教育新质生产力

    共同富裕战略目标下优化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研究

    李晓璐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是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发展型资助工作需要厘清共同富裕与发展型资助工作的逻辑关系.面对共同富裕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为此,需要明确目标定位,注重资助的育人内涵,实现人的现代化;把握关键导向,解决贫困生的"相对贫困"问题,缩小获得感差异;更新资助方式,注重"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形成梯度资助格局;加强队伍建设,打造资助育人"多维矩阵",形成多方合力;打造信息平台,用好"望远镜"和"显微镜",推进资助科学化.

    共同富裕发展型资助高校

    优化职业学校学生实习选择权:社会实践理论的应用与策略

    何芸蒋玉兰侯文胜
    26-2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考察场域动力学、惯习模式和资本转换三个维度,揭示了实习选择权的社会生态结构.研究发现,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学生惯习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以及资本积累的不平等问题,是实习选择权面临的主要挑战.对此,提出了构建全面的实习评价与反馈体系、培养职业规划意识、优化实习资源配置和深化校企合作等策略.

    职业教育实习选择权社会实践理论实习质量教育评价改革

    地方红色资源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

    吴修荣郝金镇姜丽萍亓萍...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红色资源赋能"大思政课"建设,活化教育内容,提升育人实效;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完善教学资源平台,让地方红色资源融入课程体系;聚焦菜单实践模式,让地方红色资源融入社会实践;丰富校园环境载体,让地方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强化协同机制建设,让地方红色资源融入一体建设.地方红色资源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凸显"大思政课"建设理论联系实际的灵魂,有效提升培根铸魂的育人合力,增进立德树人的教育实效.

    地方红色资源大思政课实践路径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孙静宜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应果断抓住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发展契机,破除传统思政课教学弊端,扩展教学场域,丰富教学资源,实现精准施教,完善教学评价,构建思政教学新图景.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思政课教学在教学内容、信息安全以及价值引领等方面的内在张力也使得赋能任务面临障碍.因此,需要从提升人机协同能力、提高主体素养、完善技术生态、明确算法责任主体、加强技术监管、锚定主流价值导向等方面入手,助力思政课教学效果向善向好.

    生成式人工智能思政课人机协同教学资源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

    秦茜许芝铖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实践活动对促进大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认知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激发挺膺担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在社会实践领域高校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缺乏正确认识、欠缺规范管理、专业指导匮乏、实践基地不足的问题.对此,应该坚持思想先行,做好科学筹划;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强化专业指导,提高研究能力;抓好基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价值高质量发展大思政课

    马克思关于"人本质"的跨历史性研究——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的时序文本解读

    张欣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学界基于历史主义视角对马克思关于人本质、人的类本质和人类独特属性的文本考察和解读,认为马克思人本质理论具有历史性,而对跨历史主义视角下人本质的文本考察缺乏关注.基于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解读,从文本时序出发,考察跨历史主义视角下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论证了马克思人本质的跨历史性,揭示了人本质历史性与人本质跨历史性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人本质跨历史性历史性异化